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氯碱:市场回暖 扭亏为盈
2017年2期 发行日期:2017-01-13
作者:zhoukan2012

  2016年,面对主导产品产能过剩、资源和能源约束不断强化、安全环保能效要求不断提高的局面,氯碱行业克服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生产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摆脱了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
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6年,我国烧碱产能达到3945万吨,相比2015年底净增72万吨(新增203万吨,退出131万吨)。国内烧碱生产企业共158家,较2015年底净减少5家。2016年,我国聚氯乙烯产能为2326万吨,相比2015年底净减少22万吨(新增89万吨,退出111万吨)。目前有聚氯乙烯生产企业75家,较2015年底净减少6家。
  聚氯乙烯连续三年产能负增长,由于总体消费平稳增长,行业平均开工率由2013年的62%提升至当前的72%,生产企业数由2013年的93家减少到当前的75家。烧碱每年虽有一定增量,但退出产能较大,总体产能稳定,由于消费的平稳增长,行业平均开工率由2013年的74%提升至当前的83%,生产企业数由2013年的176家减少到当前的158家。氯碱的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6年前11个月,全国烧碱累计产量为2985.7万吨,较2015年同期增长7.6%。全国聚氯乙烯累计产量为1521.4万吨,较2015年同期增长2.7%。详见表1。氯碱行业主导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开工率有所提升。烧碱平均开工率为83%,聚氯乙烯平均开工率为72%,西部企业开工高于中东部企业。
下半年价格涨幅较大
  2016年上半年,国内烧碱市场呈现产销平衡走势,整体表现低迷,价格持续稳中窄幅震荡整理。9月份起,受下游需求明显提升及烧碱主产区产量不足推动,国内烧碱价格持续快速上行。此外,自从国家颁布《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后,汽车运输能力明显下降,运费价格上涨,烧碱运费成本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推动烧碱价格上行,多数地区水碱吨价每月连续涨幅在百元左右,价格于11月份中旬达到历年最高峰。11月末开始,受烧碱产量的恢复及下游印染行业需求转淡影响,下游行业消化烧碱高端价格货源存在一定压力,同时,随着环保检查力度加强,部分地区下游耗碱企业陆续停车,进一步降低了对烧碱的需求,导致高端价格货源成交量出现下滑,市场观望气氛加重,国内烧碱价格开始小幅回落。2015~2016年烧碱价格变化详见图1。  
  一季度国内聚氯乙烯市场持续上涨,价格坚挺。二季度贸易商减少库存储备,企业销售压力加大,市场价格下滑。自6月份开始,国内聚氯乙烯市场出现较大起伏,价格上涨开始在6月中旬,延续至11月15日左右达到顶峰。随后在年末行情震荡,开始下调。2016年7月份开始,中央环保督察组开始第一轮的环保检查,生产电石所涉及的白灰等企业因环保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产量不稳定,供应紧张,因此也带动了西北电石价格的大幅上涨,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一方面因原料电石紧张开工不足,另一方面是原料成本不断攀升,促使聚氯乙烯价格走高。此外,因同样受到物流运输成本上涨影响,内蒙古地区的聚氯乙烯发货在9月之后更为不畅,北货南下受阻,供不应求情况突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当前的运输状况得到缓解,消费地的产品输入也开始增多,供应由紧缺转为宽松。2016年聚氯乙烯价格变化详见图2。
下游助市场回暖
  2016年,烧碱下游氧化铝、化纤等行业表现良好,接货积极性较高,造纸及印染企业在下半年起也存在一定盈利空间。氧化铝行业是烧碱行业的主要下游消费领域,占下游消费比例的1/3左右,2016年氧化铝行业表现较好,特别是下半年起上涨明显,其中主产区山东地区氧化铝价格由年初的1650元/吨左右上涨至2950元/吨,行业的开工负荷处于相对高位,对烧碱价格的上涨起到最为直接的支撑。
  2016年,聚氯乙烯下游客户在6月份聚氯乙烯开始涨价的过程中,为规避原料涨价风险,采取提前订货,期间超量购买的情况较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需求放大,市场一度有价无货。之后,11月份北方市场进入淡季,东北地区的型材及管材加工企业相继停工,华北地区需求在11月下旬同样逐渐萎缩。消费市场向南方转移,货源陆续增多。
出口实现增长
  2016年1~11月,我国液碱出口114.20万吨,固碱出口68.49万吨。固碱出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因上半年出口市场较好致出口量增加,同时因去年天津港事故致出口积压至2016年,导致出口量同比出现一定程度增加。
  2016年1~11月中国累计聚氯乙烯纯粉出口为101.33万吨,进口为57.96万吨,累计出口数量较去年有较大增幅。聚氯乙烯出口主要集中在前三季度,主要是受印度及东南亚部分地区需求旺盛所致。随着第四季度内贸价格提升迅速,企业外贸转内销赢取更多利润,聚氯乙烯单月出口数量在9~11月份出现明显减少。特别是进入年末,聚氯乙烯出口量出现大幅度下滑。
利润提升扭亏为盈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2016年聚氯乙烯和烧碱市场均有不凡表现,全行业不仅摆脱了连续3年的亏损局面,利润水平也有较大提升。2016年1~10月,在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中,73家企业利润总额超过20亿元(2015年同期为亏损8亿元),盈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近三年聚氯乙烯和烧碱产能方面取得的积极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低迷,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困难,许多计划新建项目推迟或取消,没有竞争力的企业陆续退出市场;另一方面,行业企业在困难中积极进取,积极提升管理水平、降本增效、加强创新、拓展下游应用,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但同时,部分企业新扩建的冲动又在涌现,部分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又在放缓,对下一步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出挑战。因此,行业供给侧改革的决心仍然不能动摇。
  从市场而言,伴随冬季需求降低,业内对未来市场预期开始转淡。目前聚氯乙烯价格在下降通道中,但售价和成本达到平衡状态时,原料等成本支撑又会促使市场重新调整;并且印度预计现金流问题将会在近期获得缓解,聚氯乙烯出口将开启新的机会。烧碱方面,国内供需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尽管由于目前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后市存在一定的回调空间,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预计回落幅度将相对合理。在生产成本及下游需求的有力支撑下,2017年国内烧碱价格将会保持稳中震荡整理走势。

表1  2016年1~11月全国烧碱和聚氯乙烯产量统计表                                               万吨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累计        同比
烧碱 480.7 285.5 276 280.3 282 267.7 258.5 264.7 285.9 291.9 2985.7 7.6%
PVC 263.1 142.8 132.1 138.3 137.6 137.9 133.1 138 146.5 144.7 1521.4 2.7%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