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供应趋紧支撑春耕肥市
2017年5期 发行日期:2017-02-28
作者:zhoukan2012

  2016年第四季度化肥市场由于原料煤炭价格上涨,产能退出、环保督查力度加强造成的开工率较低,在经过前三季度前所未有的低谷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涨势。
  春节后,万物复苏,化肥市场延续了上涨走势。目前,江苏地区的45%氯基复合肥主流出厂报价1900~1950元/吨(吨价,下同),实际成交价为1850元;45%硫基复合肥主流报价为2150元/吨,实际成交价为2050元/吨,比节前上涨了80~100元。由于复合肥企业前期的库存原料基本已经消化完毕,节后的生产基本上是随用随采,在低价原料消化完后,高价原料的采购也为复合肥的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总的来看,供应趋紧应是2017年春耕时节化肥市场的主旋律。  
整体供需情况
  我国复合肥种类较多,且大多以销定产。经过长期快速发展后,从2008年起我国复合肥产能增幅有所减缓。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我国复合肥新增产能约400万吨,增幅在4%左右。其中,新型肥料和硝基复合肥尤为突出。尽管新增产能不断,但也有企业退出,因此,整个复合肥的产能规模仍维持在2亿吨左右。2012~2016年我国复合肥供需情况详见表1。
  由于国家对复合肥产品质量及安全环保生产的重视,一些企业前期获得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2013年到期后无法申请换证,加上行业受化肥整体不景气影响,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一些小企业也纷纷退出市场。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到3000家,比2011年峰值期的4933家明显下降。2016年复合肥行业企业平均产能为6.67万吨。据统计,中国复合肥产能大于200万吨,100万~200万吨,30万~100万吨,10万~30万吨以及小于10万吨的企业分别有5家,16家,近300家,近1000家,以及将近2000家,除了个别为了配合近距离客户使用的复合肥企业外,需要淘汰企业的任务仍很艰巨。
历史价格走势
  2010~2012年底,我国复合肥价格随着化肥市场价格提升和需求较好而一路攀升,到2013年初,由于化肥市场整体低迷,单质肥价格下跌,复合肥价格也随之下跌。2014年复合肥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年底价格小幅走低,45%氯基复合肥主流报价为2100元,45%硫基复合肥价格在2350元左右。2016年复合肥市场价格持稳,45%硫基复合肥价格约为2036元左右,直到年终才出现逐步走高。目前国内资源价值显然被低估,长远来看,作为资源性产品的复合肥价格仍存在上涨的可能,但受到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农户价格承受能力有限等条件的制约,上涨过程将会是缓慢而小幅的,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这种上涨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呈震荡上涨。
  2017年的化肥市场延续了上涨走势,这也给农资人带来了久违的幸福感。在经历了长期的市场低迷后,市场在期待中迎来了涨价,这也给市场带来了活力。
  受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影响,目前各地的中小复合肥企业仍未开工。随着春耕市场的启动,国内化肥价格仍有上涨可能。预期4月份之前,受原材料价格支撑,市场机会还是大于风险。目前尿素的整体开工率维持在60%以下,由于合成氨用于生产化工产品的盈利好于尿素,所以短期内尿素的开工率不会有明显提升,这也就决定了尿素在4月份之前价格明显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而磷肥方面,受到环保监管力度加强的影响,企业的开工率也不高,如果维持目前开工率的话,二铵的出厂价有望维持2400元,在供应偏紧的前提下,原料价格也对复合肥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但2月底,受低价货源冲击以及小麦追肥备肥季节已过,需求略显减少,尿素的价格出现了回落,仅仅一个周末,山东地区小颗粒尿素就回落了50元,降至1620~1650元;一铵行情也呈现了弱势,部分企业订单不多,新单增加不理想,大厂大单价格应在1900元左右,个别小厂55%粉铵低端出厂价已在1850元左右;边贸氯化钾供应充足,报价已现缓慢回落之势,与年前相比,大约回落50~80元,边贸个别低端62%白晶为1850元。整体来看,复合肥的氮磷钾原料的成本支撑开始显现疲软之势。
影响春耕供需的其他因素
  政策方面 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的化肥行业也在积极调整,以氮肥为例,不少企业为了扭转亏损的局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对甲醇、合成氨的生产,保证了化工品种的盈利,也使得尿素维持低位生产,尿素产品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主题,强调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成为化肥行业发展的方向。这充分说明,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一项长期政策,化肥行业新增产能已经无望,去产能成为必然,行业生产已进入总量控制阶段,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鱼吃小鱼”现象将成为行业的新常态。随着产能的逐步退出,化肥行业的供需格局将会出现新变化。
  出口方面 目前春耕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受出口零关税政策的影响,2017年的化肥出口政策相对宽松,但对复合肥而言,关税并未作出调整,仍属于限制出口的类别,没有出口优势,而其他化肥品种的出口望改观。总体看,由于整体环境的改善,2017年的春耕市场值得期待。
  需求方面 虽然化肥行业的整体环境有所改善,但必须意识到农产品价格的低位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虽然小麦、水稻价格维持相对稳定,但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植信心;另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种植大户不赚钱,影响了经销商的收款,也会或多或少对化肥市场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作为化肥市场走向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大宗粮食价格,如果短期内回暖,无疑会对化肥市场形成有力的支撑。随着天气的回暖,社会对煤炭的需求量会降低,部分主力消费企业煤炭采购长协价的签订也抑制了煤价过快增长的势头,原料价格的回落会引起尿素及其他基础化肥产品价格的回落,将影响对复合肥价格的成本支撑,从而影响化肥市场的整体走势。
  总之,对于整个复合肥产业来说,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在短期内得到缓解。但对于短期市场走势来说,却因为原料价格、出口政策、需求增长而形成短期供应偏紧的局面,也为企业提供了机会。然而,面对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化肥产品还是要以产品升级、提高养分利用率为发展方向。

表1  2012~2016年我国复合肥供需概况     万吨

项目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厂家数/个[1] 1081 1176 1202 1214 1190
产能 约2亿 约2亿 约2亿 约2亿 约2亿
产量 5320 5900 6300 6520 6500
开工率/%[2] 26.6 29.5 31.5 32.6 33.0
进口量[3] 134.2 137.9 114.4 149.6 117.1
出口量[3] 92.1 62.8 87.3 93.8 66.7
表观消费量 5362.1 5975.1 6327.1 6575.8 6550.4

[1]来自统计局数据,为规模以上企业。(远少于实际,2015年底获得登记证的复混肥料企业数在3000家左右);[2]开工率计算取产能为2亿吨;[3]进出口量为三元素,氮磷二元素,磷钾二元素之和

张玉清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无机化学部)咨询顾问。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硕士学位,拥有8年化工行业经验及3年化工行业咨询经验。其专长领域包括化肥、无机化学、复合肥、硫磺、硝酸盐、磷酸盐、磷酸铵、磷酸等。张玉清曾在《中国化肥政策和产能变化对化肥行业的影响》,《缓释肥的全球市场研究》,《氯碱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等30余个咨询项目中担任核心咨询顾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