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中错综交织的深层次矛盾,石油和化工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五位一体”总体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化解产能过剩,行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9624家,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9万亿元,增长1.7%;利润总额6444.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1.5%和9.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万亿元,下降5.9%,占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9.4%;资产总计12.54万亿元,增幅3.9%,占全国规模工业总资产的11.7%;进出口贸易总额4778.2亿美元,下降9.2%,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其中出口1708.7亿美元,降幅6.1%,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8.1%。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85%,同比下降0.08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4.30元,上升0.25元。全年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25.0天;全行业亏损面13.6%。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景气指数显示,2016年12月,中国化学工业景气指数为92.38,较上月上升1.52点;油气行业景气指数为94.08,较上月大幅上升7.59点。均创两年来新高。
其中,2016年,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6409家,行业增加值增幅8.0%;实现主营收入9.21万亿元,同比增长5.3%;利润总额5073.2亿元,增幅1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万亿元,下降0.7%;资产总计8.04万亿元,增长5.2%;出口贸易总额1413.0亿美元,下降7.1%。
2016年,全国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约5.69亿吨,同比增幅2.0%。其中,化肥总产量(折纯)7004.9万吨,下降4.8%;烧碱产量3283.9万吨,增长8.8%;乙烯产量1781.1万吨,增长3.9%;合成材料总产量1.42亿吨,增长8.0%。全年轮胎外胎产量9.47亿条,增幅8.6%。
2016年,国内橡胶制品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的26.0%,同比下降8.1%;化肥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2786.4万吨(实物量)和66.3亿美元,下降21.5%和39.5%。
化学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5.51%,同比上升0.32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6.71元,下降0.29元。全年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7.0天;行业亏损面为12.9%。
经济增长分化愈发明显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增长显著分化。从增加值看,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增幅8.0%,炼油业增长7.3%,油气开采业则是下降3.6%。化学工业中,专用化学品、农药和合成材料制造等增加值增速较高,分别为10.8%、10.8%和10.0%。但是,化肥制造和化学矿采选等增加值增速只有3.6%和5.4%。
从主营收入情况看,三大板块中,油气开采降幅较大,达17.3%;石油加工业则小幅下降2.0%。化学工业收入增长5.3%,其中专用化学品和合成材料收入增幅较快,均为7.6%;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增幅次之,为6.7%;而化肥行业则是下降4.5%,橡胶制品业增速也只有2.6%。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原油产量降幅达6.9%,2010年以来首次下降。汽油、煤油产量增幅分别为6.4%和8.9%,而柴油则下降1.3%。主要化学品中,无机化学原料产量增幅仅为2.2%,但有机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增幅分别为5.7%和8.0%。2016年主要产品产量见表1。
结构调整加快推进
一是在政府引导下,行业和企业加大去产能的力度。如化工大省山东持续开展化工行业综合整治,加快企业搬迁改造和集聚发展;浙江大力处置“僵尸企业”,淘汰化工落后装置和工艺;江苏对全省石化产业布局重新界定,大调整、大优化。
二是产品结构加快调整。成品油质量升级,国四汽柴油标准在全国施行;水煤浆等先进煤气化技术在煤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更加普遍,降低了企业的耗能和排放;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料等在化肥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磷化工更多利用国内低品位磷矿资源,加强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水性涂料在涂料行业企业生产中越来越成为趋势;一些大型炼化企业从原来单纯提供通用原料,通过更加重视研发,改进配方,增加牌号多样性等,向市场提供差异化、专用性、功能性的合成材料;轮胎行业质量水平继续提升,低滚阻力防滑绿色轮胎比重进一步提高,等等。产品结构的改善,对满足和带动下游升级需求,促进行业提质增效,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兼并重组增多,集中度提高。如佰利联并购四川龙蟒,跻身亚洲第一,成为全球第四大钛白粉生产企业;沙隆达并购农药巨头ADAMA,一跃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农化公司,成为我国农药行业的旗舰型企业等。
四是化工搬迁入园工作加快实施。随着2015年底工信部印发的《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搬迁和发展成为重点,在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步伐明显加快。
五是企业在环保、安全、科技、智能制造方面的投入加大。2016年,石化行业内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技术改造、环保项目、科研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这也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有效投资方向,总体来看,行业内企业整体能力和发展能力有所提升。
产业提质增效取得进展
2016年炼油业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国V汽柴油升级改造全面完成,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国V标准。由于成本下降和优质优价,2016年炼油业效益持续高速增长,利润总额逾1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超过120%。化学工业效益持续改善,利润也创历史纪录,增幅近12%。特别是基础化学原料提质增效最为显著,利润增速达38.1%,对化工行业利润贡献率达70%;合成材料利润也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增幅达41.8%,位居化工各行业之首,贡献率超过38%。石油和化工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
价格触底回升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连续第5年下降。但是,石油和主要化学品市场呈现触底回升走势,价格降幅不断收窄,特别是进入第3季度后,回升明显加快。价格指数显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全年价格总水平下降16.4%,同比收窄约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12.8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下降2.8%,为5年来最低降幅,同比收窄3.9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收窄2.8个百分点。
出口贸易结构改善
2016年,尽管出口额连续第2年下降,但出口贸易结构有所改善。传统优势产品橡胶制品和化肥出口额占比下降,成品油、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树脂和专用设备等占比上升。数据显示,2016年橡胶制品和化肥在出口额中的占比分别下降0.5和2.1个百分点;但是,成品油占比则上升了1.6个百分点,有机化学原料和合成树脂分别上升1.1和0.5个百分点,专用设备上升0.6个百分点。
能源效率继续提高
2016年,行业总能耗增速继续放缓,能源效率继续提升。数据显示,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能耗增长1.3%,增速创历史新低,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总能耗增长1.0%,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石油和化工行业万元收入耗标煤同比下降0.4%,近年来首次下降。其中,化学工业万元收入耗标煤同比下降4.0%,创历史最好水平。
数据还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吨油气产量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3%,吨原油加工量综合能耗微幅增长0.6%,吨乙烯产量综合能耗下降1.9%,吨烧碱产量综合能耗下降1.9%,吨纯碱产量综合能耗增长2.0%,单位电石、黄磷和合成氨分别下降2.4%、4.3%和0.6%。
六大问题困绕发展
虽然2016年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目标,但行业经济运行的基础仍不很稳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
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和风险依然存在
在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仍没有完全退出,在价格低位和环保核查严格环境下,有些仅仅只是暂时性的歇产或减产,一旦价格回升或环保核查放松,有可能死灰复燃,重新对市场运行带来压力和困扰。同时,一些产能利用率较低的行业比如说炼油目前投资冲动仍很大,一些价格好转效益改善的行业如氯碱等投资冲动又开始显露苗头,值得关注。
企业运营成本上升和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一方面是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很大,煤炭、石油等原料成本在2016年价格上涨明显,企业用能成本上升,同时物流、融资和人工等成本总体仍在攀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另一方面是投资环境仍有改善的空间,如有些产业政策欠精准,有时“一家企业生病,全行业吃药”,企业投资无所适从;一些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投资项目或技改项目只能按照大石化管理规范要求,虽监管方便同时也造成企业资源浪费;各地土地、环保、监管等政策不统一,导致不公平竞争,对企业投资决策带来困扰;一些企业小试中试项目审批手续繁杂,不利于企业投资创新等。
油气开采业效益恶化
2016年,油气开采业利润历史上首次出现净亏损,全年亏损额达543.6亿元,亏损情况持续加剧。收入也是深度下降,全年降幅达17.3%,连续第2年下降。油气开采业效益长期恶化的直接原因是油价大幅下降。监测显示,尽管2016年国际油价震荡回升,但均价水平仍处于历史较低位,我国大庆原油(现货)年均价格36.97美元/桶,为2004年以来最低,同比跌幅21.0%;胜利原油年均价格为34.98美元/桶,跌幅25.4%。由于油气开采业效益严重恶化,导致石油和化工全行业经济回升显得乏力。
行业投资总体疲软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第2年下降,且降幅较上年扩大1.8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投资历史上首次出现下降,这与全国工业投资保持增长的局面形成鲜明反差。投资仍然是目前维系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国有企业受到目前油价以及采油成本相对较高影响,资本支出明显减少,对国内油气资源储量正常接替以及下游油气工程服务企业开工水平带来较大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受到成本上升以及投资环境影响,目前整体投资动力不足,特别是在新兴领域的投资动力缺乏,不利于化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特别值得警惕的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持续大幅下降,有可能对我国未来能源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国际化工市场压力增大
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继续高发,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共遭遇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19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143.4亿美元,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上升了36.8%和76%,其中化工产品占比较大,美国在上年刚对我国乘用胎发起双方调查后,2016年再次对客货商用车胎双反。另一方面,受中东、韩国等新增产能装置投产加快的影响,国外化工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大。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有机化学原料进口持续高速增长,进口量达到5854.1万吨,同比增幅26.0%,净进口4565.7万吨,增幅达33.1%。其中,混合芳烃进口达1170.1万吨,增长81.2%;甲醇进口880.3万吨,增幅58.9%。2016年我国合成材料进口也是处于高位,进口量4498.4万吨,小幅下降1.4%;净进口量3585.3万吨。其中,合成橡胶进口量增幅达64.1%。一些大宗化工产品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加剧了国内市场无序竞争,伤害了我相关企业的利益。
2016年,化工行业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1%,连续20个月累计下降。目前外需市场依然不振,出口压力还在增大。
行业安全环保问题仍较突出
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安全爆炸事故偏多,环保不达标情况仍不少存在,对行业平稳健康运行带来较大干扰。一批涉化工业园区离规划先行、管理规范、绿色发展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中石化企业面临的挑战和任务都很艰巨,行业“三废”(废水、废气、废固)问题如何努力解决,这对行业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表1 2016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
12月产量 1~12月累计产量
本月实际 去年同月 同比±% 本月累计 去年累计 同比±%
原油 万吨 1677.2 1816.7 -7.7 19968.5 21458.6 -6.9
天然气 亿立方米 133.1 130.8 1.8 1368.3 1339.5 2.2
液化天然气 万吨 73.6 57.2 28.7 695.3 535.1 29.9
硫铁矿石(折含S 35%) 万吨 127.4 126.6 0.6 1466.2 1644.8 -10.9
磷矿石(折含P2O5 30%) 万吨 1429.4 1261.2 13.3 14439.8 14293.0 1.0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422.5 498.3 -15.2 5421.9 5854.6 -7.4
化肥总计(折纯) 万吨 580.3 618.0 -6.1 7004.9 7359.4 -4.8
氮肥(折含N 100%) 万吨 339.8 421.7 -19.4 4458.8 4838.8 -7.9
磷肥(折含P2O5 100%) 万吨 175.3 147.2 19.1 1828.6 1831.4 -0.2
钾肥(折含K2O 100%) 万吨 61.9 42.7 45.0 663.3 612.1 8.4
磷酸一铵(实物量) 万吨 221.7 197.4 12.3 2372.1 2205.5 7.6
磷酸二铵(实物量) 万吨 145.8 148.6 -1.9 1787.8 1895.9 -5.7
化学农药原药(折 100%) 万吨 32.9 36.1 -8.8 377.8 375.0 0.7
杀虫剂原药(折 100%) 万吨 5.3 4.5 18.0 50.7 51.8 -2.2
杀菌剂原药(折 100%) 万吨 1.9 1.7 12.4 19.9 18.2 9.2
除草剂原药(折 100%) 万吨 12.8 16.6 -22.6 177.3 177.2 0.1
硫酸(折100%) 万吨 798.0 768.6 3.8 8889.1 8957.6 -0.8
盐酸(含HCl 31%) 万吨 81.6 75.8 7.6 867.4 842.7 2.9
浓硝酸(折100%) 万吨 26.9 27.9 -3.7 273.7 279.7 -2.1
氢氧化钠(烧碱)(折100%) 万吨 298.1 254.7 17.1 3283.9 3018.7 8.8
碳酸钠(纯碱) 万吨 231.0 217.3 6.3 2588.3 2522.7 2.6
碳化钙(电石)(折300升/千克) 万吨 231.3 224.2 3.2 2588.3 2484.4 4.2
单晶硅 吨 8511.3 5646.9 50.7 79683.7 55079.1 44.7
多晶硅 万吨 2.4 2.2 9.6 26.2 23.5 11.4
乙烯 万吨 152.4 154.0 -1.1 1781.1 1714.7 3.9
纯苯 万吨 68.7 70.0 -1.9 805.2 785.5 2.5
精甲醇 万吨 398.1 351.2 13.4 4313.6 4002.3 7.8
冰醋酸 万吨 59.6 49.9 19.5 594.7 587.0 1.3
合成树脂及共聚物 万吨 741.4 708.8 4.6 8226.7 7718.2 6.6
聚乙烯树脂 万吨 129.5 126.2 2.6 1435.5 1385.5 3.6
聚丙烯树脂 万吨 166.1 155.0 7.2 1849.7 1686.4 9.7
聚氯乙烯树脂 万吨 147.4 137.5 7.2 1669.2 1619.0 3.1
聚苯乙烯树脂 万吨 18.3 22.3 -17.9 283.5 305.3 -7.2
ABS树脂 万吨 28.6 27.3 4.8 327.1 308.9 5.9
合成橡胶 万吨 47.9 43.5 10.2 545.8 501.1 8.9
合成纤维单体 万吨 275.2 300.6 -8.5 3770.3 3572.4 5.5
合成纤维聚合物 万吨 140.0 134.2 4.3 1653.2 1647.7 0.3
聚酯 万吨 100.6 93.0 8.2 1192.0 1180.6 1.0
化学纤维 万吨 451.1 434.2 3.9 4943.7 4763.8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