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塑料管道:面六大问题 抓五大机遇
2017年5期 发行日期:2017-02-28
作者:zhoukan2012

  近几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等方面不断进步。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行业还存在一些不足。“十三五”期间,行业要直面六大问题,抢抓五大机遇,加强自律,重视创新驱动,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整体竞争力。  
产业持续稳增  产品结构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产量由 2010年的840.2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1380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10.43%,超过了“十二五”期间预期的发展目标。表1为“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产量增长情况。
  “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的出口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出口量由2010年的39.62万吨,增长到2015年的54.47万吨,年均增长率为6.57%;出口额由2010年的11.59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22.13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3.81%;2015年塑料管道出口单价4062.80美元/吨,比2010年的平均单价增长了38.89%。表2为“十二五”期间的塑料管道出口情况。
  产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建筑及市政给、排水管道和农业用(含饮水、灌排等)管道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他领域的应用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以城市供水管道为例,据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15年对全国594个供水单位的调查统计,2014年,供水管道总长500266.59公里,其中塑料管道116661.36公里,占总长度的23.32%。表3为主要应用领域的用量。
六大问题不容忽视
  然而,行业还存在关注增长速度,忽视综合效益;关注增加产量,忽视质量控制;关注产品生产,忽视工程技术;关注传统应用,忽视科技创新等问题。
  1. 生产能力持续供大于求,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目前塑料管道年生产能力已达到3000万吨,行业总体加工设备利用率较低。虽然部分企业的设备已经长期闲置,但还有企业仍在扩大加工能力。行业已经出现较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竞争压力加大。
  2. 有些产品质量不达标,影响了行业声誉
  个别企业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不强,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地区有集中生产假冒低劣产品的现象。行业“廉价低质”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企业用不合格原辅材料以及过量添加填充料等方式降低成本,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的信誉。
  3. 整体市场环境依然不够规范
  造成目前塑料管道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不规范,产品标准的执行监管缺失。有的购买者不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不重视产品质量,更愿意低价采购不一定合格的塑料管道产品。而有的高档、优质塑料管道产品受价格制约,有时反而得不到用户的认可,失去了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
  4. 产品创新仍需加强
  有的企业偏重于仿制产品、关心规模做大,不关心做精做专、做百年老店。行业对于塑料管道基础技术研究重视不够,有的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高,产品创新动力不足。应用市场的不规范也造成了一些企业不愿投资进行产品创新。相对而言,行业同质化的中低端产品、通用产品占了大部分市场,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相对较少。
  5. 工程施工质量需进一步完善
  有的企业只注重塑料管道生产,忽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服务。有的产品工程技术标准、施工技术不配套;有的设计、施工、监理、应用等部门对塑料管道产品的性能、特点、设计、安装等技术还了解不够,存在不按规程安装、使用不合格施工装备、野蛮施工等现象,影响了塑料管道的设计、施工安装和应用,还造成了一些问题管道工程的出现。
  6. 原辅材料供给制约发展
  PVC树脂品质进一步提升和多样化进展速度相对不快,接枝改性等高性能树脂研发进度缓慢;HDPE混配料的产量和牌号相对少,有的牌号的加工性能和产品性能还有待提高;有的PP树脂品种性能提高达不到需求;有的加工企业自行混配原料;个别色母粒料和添加剂等辅助材料甚至卫生等性能还存在问题。这些因素都使管道制品进一步提高性能受到了制约。
五大机遇促进增长
  “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行业仍有较好的市场机会,预期总量仍会保持适度增长。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市政建设用排水、给水、供热以及农业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仍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
  1. 海绵城市建设
     2015年4月,国家确定了16个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先行试点工作;2015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2月25日,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水利部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开展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2016年3月11日,住建部发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这些政策为塑料雨水收集模块、蓄水装置、塑料检查井、相关用途塑料管道系统等产品的大量应用创造了条件。
  2. 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
  2015年4月,住建部公示了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十个试点城市名单,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总投资351亿元。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3. 棚户区改造计划
  2015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强化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安排中央投资,重点投向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等7类重大工程建设。计划3年内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套,同步规划和建设公共交通、水气热、通讯等配套设施。
  4. 水利系统工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在水利系统的农村饮水安全和水利灌溉领域有较大应用范围。“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还要加快东北节水增粮、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南方节水等工程,发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和微灌的模式都会使塑料管道产品在节水灌溉应用中大有可为。
  5.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2015年4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提出要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到2017年,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7年,全国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到2020年,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此外,在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改造、再生水输送等项目中也会大量使用塑料管道材料。  
重视新品开发  拓展应用领域
  “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产量将保持在3%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20年,预期全国塑料管道产量将达到1600万吨(参见表4),其中涉水产品仍然是塑料管道的主要应用领域,尤其以市政给水排水管道增长为主。预计塑料管道长度在各类材料管道中平均市场占有率超过55%。
  行业应在PVC、PE、PP等传统材料的基础上,加大改性、复合以及其他新材料的新型塑料管材和配套产品的研发,重视基础科研工作,完善管道生产和应用技术,完善现有品种的功能,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管道产品,以拓展新应用领域。
  ——充分发挥我国PVC树脂产能大的优势,大力推进PVC管道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继续加快接枝改性聚氯乙烯(PVC-M)、取向(定向)拉伸聚氯乙烯(PVC-O)、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可熔接聚氯乙烯(F-PVC)的研发和生产,以扩大相关产品在压力等管道系统中的应用。在2017年末完成PVC管材、管件中采用环保型热稳定剂替代铅盐稳定剂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提前完成。
  ——推进给水用HDPE管道混配料国产化生产和稳定应用,以满足HDPE压力管道的生产需求;促进耐应力开裂(如PE-RC)等材料管道更好应用,以适用不同的施工条件、非开挖施工技术和管道修复工程的需求;继续加快缠绕熔接增强PE压力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利用改性、增强、增韧、共挤、复合、后续工艺处理等方式,提高传统PP-R材料的韧性、低温抗冲击等性能,以拓展其应用范围。促进复合挤出、高模量缠绕增强及高模量双壁波纹管等大口径PP材料的原料生产和管材加工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大口径压力及排水管网的需求。
  ——加强挤出、复合挤出或缠绕等加工方式,利用改性、复合等方法生产不同材料实壁、结构壁的高耐压等级以及某些特殊需求的大口径塑料或复合塑料管道系统的研发,以分别满足中、高压力水、油气输送管道,以及特种介质输送等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如高压增强热塑性塑料(RTP)管材、大口径交联聚乙烯(PE-X)管材、分子量大于200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管材、钢塑复合管材等。
  ——继续加强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系统中涉及到的蓄水砌块、管材、管件、检查井等塑料制品,城镇集中供热预制保温直埋塑料管,聚酰胺燃气管等管道系统的研究、生产与应用。
  ——关注用户不断增长的新需求,满足卫生、环保、抗菌、阻燃、防火、保温、耐低温、耐热、高压、增强、抗震、抗磨、阻氧、降噪以及复杂、极端应用环境等不同的性能指标、不同材料塑料管道系统的研发与生产。
  ——进一步提高同层排水塑料管道系统、低噪声排水管道系统、地板辐射采暖塑料管道系统、太阳能等生活热水塑料管道系统、室内通风塑料管道系统以及消防用水塑料管道系统等建筑领域应用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连接等配套水平。
  ——努力扩大矿山、石油、化工、造船等工业领域,以及节能环保相关的地源热泵系统、海水淡化工程、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等领域相关塑料管道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加强农业用各种塑料管道系统的完善与新产品研发,提升管灌、喷灌、滴管等方式节水灌溉塑料管材,蓄水用塑料水窖,人饮工程用塑料管道系统等产品的品质。
  ——不断完善不同材料和结构塑料管道系统的连接方式和配套技术,继续加强塑料管件、阀门、检查井、化粪池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保证管道系统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在以下六方面做文章。
  一是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质量认证和监督制度,做好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管件的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其他塑料管道品种。相关产品及工程项目应实行质量承诺及保证制度。建议应用领域制定合理的招投标管理办法,完善管理体制,通过合理的竞争机制,打破“物美价廉”的传统习惯,选用符合标准要求、价格合理的塑料管道产品。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倡导成立国家塑料管道工程技术研究机构及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引导企业积极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走出低价竞争的误区,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制定鼓励政策,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新材料、改性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新型管道的研究、生产和配套工作,形成多样化的产品市场,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行业应从发展战略角度综合分析,以绿色化发展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绿色节能改造,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发展体系,获得新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配合相关行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水平。
  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促进塑料管道标准体系的完善,及时制修订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应用质量。加快塑料管道协会团体标准的工作进程,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以解决目前塑料管道产品标准覆盖不全,一些标准制修订速度过慢等问题。
  五是注重与上游行业的协调发展,促进行业提升发展质量。配合和推进上游原料行业,加快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管道专用树脂及混配料的研发和稳定生产。促进助剂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功能化助剂的技术水平,加速推进PVC管道制品铅盐热稳定剂的替换工作。促进装备企业与塑料管道加工企业间的合作,推进高端装备应用,推进生产装备的技术改造升级。  
  六是加强对应用市场的服务。加强和应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协助应用者选择最佳的塑料管道产品,关注建设系统运营模式的转变,选择不同特点、符合自身特长的合作方式,注重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后续服务的持续改进。关注用户的需求,做好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延伸。

表1  “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产量和增长速度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产量(万吨) 1000.0 1100.0 1210.0 1300.0 1380.0
增长率(%) 19.0 10.0 10.0 7.4 6.15

表2  “十二五”期间塑料管道出口情况

                              出口量                   增长率                占总产量               出口额            增长率                     平均单价
                              (万吨)                     (%)                  比例(%)             (亿美元)                 (%)                (美元/吨)
2011年 44.87 13.20 4.5 14.99 29.30 3340.76
2012年 48.92 9.00 4.4 18.67 24.50 3816.00
2013年 52.75 7.83 4.4 21.45 14.91 4067.00
2014年 56.69 7.47 4.4 22.94 6.93 4046.50
2015年 54.47 -3.94 4.0 22.13 -3.50 4062.80

表3  2015年塑料管道主要应用领域            万吨

市政给水 150 10.9 市政排水 150 10.9
市政燃气 65 4.7 建筑给水 100 7.2
建筑排水 120 8.7 供暖 35 2.5
农业 400 29.0 工业 55 4.0
护套 130 9.4 其他 175 12.7

表4  “十三五”期间塑料管道预期增长和产量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预期产量(万吨) 1435.0 1485.0 1530.0 1668.0 1600.0
预期增长率(%) 4.0% 3.5% 3.0% 2.5% 2.0%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