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三点定位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
2017年8期 发行日期:2017-04-14
作者:zhoukan2012

  智慧化工园区是以“化工园区+互联网”为导向,以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研发而成的具有专业化、集成化特征的信息系统。把人类智慧和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园区发展与管理当中,满足园区的运营需求,通过感知、传输、整合、分析化工园区的各类关键数据和信息,对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以及公共服务等做出精准高效的智能响应,并将充分体现在园区管理和服务的各个方面,是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一个综合表现。更重要的是,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已经成为园区开发商、运营商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提升园区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智慧园区的建设是由我国整体宏观环境、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园区自身战略定位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园区规模迅速扩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不断的深入发展,化工园区的数量和规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化工园区1000余家。截至2015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502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47家,省级化工园区262家,地市级化工园区193家。502家化工园区2015年的工业总产值合计超过6.6万亿元,占到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不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56%。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8家,产值在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35家,二者的数量虽然仅占我国化工园区数量的8.6%,但工业总产值达到3.3万亿元,占化工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9.9%。可以看出,中小型化工园区仍在我国占较大比重,大多数园区仍处于项目招商和建设阶段。
  同时,由于化工行业的自身特点,化工产品产业链相对较长,占地面积大,性质复杂,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及排放的三废种类繁多,而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各种危险源的存在也为化工园区带来了各种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大火、爆炸或化学品泄露事件,将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化工园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智慧化程度偏低,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对于安全和环保两大难题来讲,不同园区的抵抗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环境和安全问题依然是困扰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一部分园区中企业设备老化、安全事故频出的现状,启动智慧化工园区建设工作势在必行,这将有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规划和有效的开发利用,并对我国化工产业的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园区的规模都比较大,领导者的管理范围相应变大,园区管理单位不仅要负责整个园区的管理,还要负责园区的产业推进、招商引资、应急处理、内部服务等各种工作,做出准确决策的难度大大增加。从项目、企业、到各部门的逐级监控管理问题,不同市场环境的兼顾适应与风险控制,专业分工细化带来的资源整合及协调问题,园区内化工企业环保监测问题等,都是园区在管理中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管理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园区的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单位开展良性的互动。
三面配合应对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园区需要在战略、流程、资源三个层面进行良好的配合。
  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合理高效的组织构架,完善企业各项管理流程,并创建一套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人才、资金等内外部资源,并引入互联网概念,使园区实现智慧化管理,为园区的企业创建一个高端的工作平台。化工园区应综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日常管理业务,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对园区的企业、公共区域等进行实时监控,对超标、超限、违法、违规状况及时报警处理,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上对园区的安全进行防控。
  在相关政策的带动下,化工园区要抓住机遇,并实现智慧化转型升级,提升园区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化工园区环境和安全风险监控能力,并针对园区不同层级的态势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智慧化工园区应从日常管理、值守防范和应急响应几个层面展开,组成一套完善的常态与非常态兼顾的运营管理体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化工园区已经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园区配套的管理服务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在强调建设强大的信息化平台的同时,建立起高素质的园区管理队伍将成为智慧化工园区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园区间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发展思路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园区的人才队伍构成有直接关系。很多化工园区缺乏化工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制约了规划编制、招商引资、管理运营、配套服务的开展。同时缺乏安全、环保、应急等专业操作技能培训,这已经成为园区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面对化工园区复杂的安全生产现状,园区监管与应急职能部门缺乏专业技术背景。那么,如何建立健全高效、专业化的化工园区专业团队将是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除了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外,还应该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物料流、储运流、能量流、危废流、资金流几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园区的集群化发展优势。智慧化园区的建设不仅需要注重在园区软件和硬件上的投资,更不能忽视后续的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在未来,化工园区的智慧化将是大势所趋,最终将走向网络全覆盖、平台集约化、应用智慧化、运营简单化和安全环保的发展道路。在全面提升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基础上,不断提高园区的安全、环保的保障能力至关重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使园区能够确保新建项目平稳落地、日常运行顺畅。

肖书筠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事业部资深项目总监。法国兰斯高等商学院MBA硕士学位,拥有7年美国战略咨询管理公司工作经验及6年企业内部战略发展工作经验。其专长领域包括石油化工、化工材料、金属矿产、建筑材料、航海造船、汽车、能源等。其曾在《美资某化工企业滚塑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战略研究》、《英国某石油公司的新疆煤化工项目投资机会分析》、《美国某金属公司与中国某大型电力公司的合资项目战略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战略分析》、《我国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领域分子筛市场分析》、《河南某电子化学品工业园招商引资项目》、《某国有化工集团企业竞争力对标分析》等100余个项目中担任核心咨询顾问及项目经理的角色。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