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能预警组
2016年石化联合会监测的25种主要产品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1%,比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增幅比2015年扩大0.9个百分点,相比2012~2014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的持续下降,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其中,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的有16个产品,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的有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TDI等5个产品,烧碱、有机硅甲基单体、顺丁橡胶、MDI、聚甲醛等5个产品的产能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产能利用率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有纯碱、醋酸、PTA、聚醚多元醇等4个产品;比上年略有下降的有甲醇、己二酸、己内酰胺、聚丙烯等4个产品,降幅不超过2个百分点;受市场影响,尿素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下降7.2个百分点。
(一)原油加工去产能成效显著
2016年原油加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1.7个百分点。2015年国家开始赋予地炼企业进口原油使用权,促进了落后产能退出,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5808万吨,但由于统计口径变化,原油加工统计能力仍有所增加达到8.04亿吨;一次原油加工量5.41亿吨,同比增长3.6%;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7.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成品油(汽煤柴,下同)出口3820万吨,增长33.4%;进口464.6万吨,同比增长33.6%;消费量3.53亿吨,同比增长3.5%。
(二)现代煤化工项目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煤化工虽然受到低油价冲击和环保法规日趋严格的影响,但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成熟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在提高中前进,2016年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煤制油:2016年底神华宁煤400万吨煤间接液化项目投产,煤制油总产能增至738万吨,增幅118%;产量198万吨,同比增长53.5%;产能利用率58.6%(不含新增产能),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煤制天然气:产能维持在2015年31.05亿立方米的水平;产量同比增长35%,达到21.6亿立方米;产能利用率69.6%,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
煤制烯烃:新增产能298万吨,总产能增至818万吨,增幅58%;产量525万吨,增幅139万吨,同比增长36%;按全年有效产能591万吨计,有效产能利用率88.8%,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20万吨,总产能增至250万吨,增幅8.7%;产量约100万吨,同比增长66.7%;产能利用率40.0%,比上年增加13.5个百分点。
(三)大宗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逐步趋于合理,赢利水平明显改善
烧碱:新增产能203万吨,退出131万吨,总产能为3945万吨,增长1.9%;随市场状况好转,产量增长8.4%至3283.9万吨;产能利用率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至83.2%,趋于较合理水平。
纯碱:新增产能100万吨,总产能至3007万吨,增长3.4%;产量2588.3万吨,同比增长2.6%;产能利用率86.1%,与上年持平。出口量197.9万吨,下降9.9%。
电石:产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产能利用率略有提高。因淘汰落后、转产与新增产能增减相抵,总产能继续保持4500万吨水平;产量同比增长3.0%,达到2730万吨;产能利用率60.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出口14.4万吨,增长10.8%。
尿素:受国内需求和出口减少影响,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全行业年亏损223亿元。新增产能80万吨,退出产能433万吨,总产能7710万吨,同比减少4.4%;产量6192万吨,同比减少12.3%;产能利用率80.3%,比上年下降7.2个百分点;出口408万吨,比上年减少70.3%。
(四)重点有机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乏力
甲醇:新增产能280万吨,总产能至7730万吨,比上年增长3.7%;产量5240万吨,增长2.1%;进口880.3万吨,同比增长58.9%,因进口增幅过大,产能利用率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至67.8%。
PX:没有新增和退出产能,总产能仍维持在上年1369万吨的水平,产量同比增长4.3%至980万吨,产能利用率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达到71.6%。国内供应缺口继续扩大,去年进口高达1236万吨,同比增长6%。
PTA:2016年国内需求不振,而产能继续扩张,新增产能220万吨,总产能达到4909万吨,同比增长4.7%;产量增长4.9%,达到3240万吨;而产能利用率66%,与2015年持平;进口50.2万吨,同比下降33%;出口69.5万吨,同比增长11.6%,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醋酸:新增产能40万吨,总产能达到1024万吨,同比增长4.6%;产量699.4万吨,同比增长4.7%;产能利用率68.3%,与上年持平;进口8.7万吨,同比增长64.2%;出口24万吨,同比下降38.9%。
己内酰胺:新增产能46万吨,总产能至251.5万吨,同比增长22.7%;产量185.8万吨,同比增长19.8%;因新增产能增幅较大,而需求增长缓慢,产能利用率只有73.9%,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进口22.1万吨,出口0.2万吨,均与上年持平。
环氧丙烷:新增产能8万吨,总产能311万吨,同比增长2.6%,扩能速度明显减慢;产量250.8万吨,同比增长5.3%;产能利用率80.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进出口量与上年持平,消费量比上年增长5.1%。
己二酸:新增产能30万吨,总产能达到2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虽然国内需求小幅下降,但出口有所增加,达到28万吨(比上年增长52.2%),市场总需求量增加;产量130万吨,比上年增长11.9%;受新增产能影响,产能利用率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为56.9%。
(五)化工新材料原料市场需求增加,产能利用率回升
聚醚多元醇:产能、产量和消费量同比增幅均在11%以上(产能增加54万吨,比上年增长11.5%;产量增加30万吨,比上年增长11.9%;消费量比上年增长11.1%);产能利用率维持在53.8%,与上年基本持平。
MDI:产能维持在306万吨;产量比上年增长8.6%至214万吨;产能利用率比上年提升5.5个百分点,达到69.9%。
TDI:产能维持在2015年95万吨的水平;产量74.2万吨,增长18.5%;产能利用率为78.1%,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有机硅单体:产能维持在上年284.2万吨的水平;产量166万吨,增长10%;产能利用率为58.3%,提升5.2个百分点。
(六)合成橡胶进口占比大,国内产能利用率偏低
丁苯橡胶:产能维持在上年180万吨的水平;产量101.3万吨,同比增长3.3%;产能利用率为56.3%,比2015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进口40.97万吨,同比增长10.9%;出口3.96万吨,同比下降19.2%。
顺丁橡胶:产能比上年减少20万吨至162万吨,同比下降11%;产量76.3万吨,同比增长8.2%;产能利用率47.1%,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进口22.4万吨,同比下降13.8%;出口2.4万吨,同比增长9%。
(七)合成树脂下游需求回暖,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
聚丙烯:因煤制聚丙烯新增产能增加,聚丙烯总产能同比增长12%,扩至2253万吨;产量约1850万吨,同比增长9.7%;产能利用率82.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进口量比2015年减少38万吨至301.7万吨,出口量增加7万吨至24万吨。
聚氯乙烯:产能小幅下降,利用率上升。新增产能89万吨,退出产能111万吨,小幅下降0.9%至2326万吨;产量1609.2万吨,同比增长3.7%;产能利用率为71.8%,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聚甲醛:新增产能4万吨,比上年增长8.5%至51万吨;产量29.3万吨,比上年增长20%;产能利用率57.5%,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进口量29.3万吨,增长14.4%。
2011~2016年25个重点石油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情况见表1。
二、2017年重点石化产品产能及利用率趋势预测
(一)2017年形势判断
据联合国《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发展“五低二高”(低经济增长、低国际贸易流量、低通货膨胀、低投资增长、低利率;高债务水平和高度依赖货币政策)的状况在2017年将略有改善,但世界经济仍将保持低速增长。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2.7%,高于2016年的2.2%。
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稳市场将是今年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去产能和去库存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增速快落的风险明显下降,稳的因素增多,提质增效正积极推进。2017年经济运行上行的动力和下行的压力尚处于一个弱平衡状态,石化市场利好利空因素相互交织:
一是结构性过剩矛盾和风险依然存在。在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仍没有完全退出,在价格低位和环保核查严格环境下,有些仅是暂时性的歇产或减产,一旦价格回升或环保核查放松,有可能死灰复燃,重新对市场运行带来压力和困扰。
二是下游消费继续平稳增长。首先,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较大,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基础设施投资较高速增长;去年下半年企业效益有所改善,今年制造业投资将延续回稳态势,增速有望小幅回升。其次,居民消费潜力仍然巨大;虽然居民收入增速有所下降,加之2017年与住行相关的消费增长放缓,居民消费增速将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潜力会进一步释放。
三是国际化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继续高发。另一方面,受中东、韩国等新增产能装置投产加快的影响,国外化工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加大。2016年,化工行业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1%,连续20个月累计下降。目前外需市场依然不振,出口压力还在增大。一些大宗化工产品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加剧了国内市场竞争。
(二)2017年重点产品产能利用率预测
2017年,重点石化产品产能扩增继续放缓,纯碱、PX、PTA、MDI、TDI、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甲醛等行业产能规模维持2016年水平,下游领域对大宗石化产品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原油加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纯碱、尿素、甲醇、PX、PTA、MDI、TDI、有机硅甲基单体、聚甲醛等产能利用率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醋酸、环氧丙烷、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丙烯等产能利用率水平与今年持平或有继续下降趋势。
原油加工:预计新增产能3000万吨,包括云南石化以及惠州炼厂二期,淘汰落后产能2800万吨,增减相抵,2017年底炼油能力将达到8.06亿吨,与2016年基本持平。预计2017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同比增长5%左右,全年成品油净出口或超过4000万吨,原油加工量约5.7亿吨,同比增长5%左右,开工率比2016年略有提升,预计在70%左右。
现代煤化工:预计煤制油新增产能300万吨,总规模超过千万吨;煤制天然气新增产能2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无新增产能;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110万吨,总产能达到360万吨。随着国际油价企稳回升,2017年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和乙二醇产能利用率将呈上升趋势。
纯碱:2017年产能规模与2016年相当,预计国内需求增速在3%左右,国内与海外市场消费总量在2680万吨左右,产能超过需求300万吨,全年产能平均利用率将超过89%,比2017年略有提升。
尿素:预计新增产能30万吨,落后产能退出470万吨,总产能规模缩减至7340万吨,出口量在400万吨左右,国内和出口总消费量6500万吨,产能利用率水平将提高至85%~88%。
甲醇:预计新增产能460万吨。考虑到煤制烯烃占据甲醇50%的消费量,预计2017年,随着煤制烯烃产能利用率的提升,甲醇的开工水平也将出现小幅回升。
醋酸:预计新增产能50万吨,总产能达到1074万吨。随着下游醋酸乙烯、醋酸酯、PTA等行业扩能趋缓,醋酸消费量增速放慢,预计2017年增速约6%,消费量750万吨,进口量10万吨,预计产量在740万吨,产能利用率基本与2016年持平。
PX:产能规模维持2016年的水平,下游PTA需求保持10%左右的增长,预计2017年PX消费量将超过2400万吨,进口量可能突破1300万吨,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比2016年将有明显提升。
PTA:产能继续维持在2016年4909万吨的规模,下游聚酯行业对PTA的需求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预计2017年PTA消费量约3450万吨,进口进一步缩减,出口继续扩增,考虑到有几套装置将重启,预计2017年PTA产量将明显提升,产能利用率将超过70%。
环氧丙烷:预计新增产能40万吨,总产能达到351万吨。下游需求保持9%的速度增长,预计消费量在303万吨,产量约280万吨,受新装置投产影响,产能利用率较2016年略有下降,至79%。
MDI:产能继续保持306万吨的规模,下游需求增速在4%左右,消费量约253万吨,随着国外新建装置的投产,以及检修装置陆续恢复正常生产,预计进口量将小幅增长至35万吨左右,出口量小幅下降,产量约218万吨,产能利用率同比略有提升至71%左右。
TDI:产能保持在95万吨水平,预计下游需求增长2%,消费量约79万吨,进口2万吨左右,产量77万吨,产能利用率81%左右,比2016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有机硅甲基单体:新增产能10万吨,总产能扩至294.5万吨,下游需求增速在3%左右,预计2017年消费量约183万吨,产量180万吨,产能利用率约62%,比2016年提高3.7个百分点。
合成橡胶:2017年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产能基本与2016年相当,受低价天然橡胶冲击,预计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需求增速分别为1%和3%,顺丁橡胶、丁苯橡胶消费量分别在85万吨和106万吨左右,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在47%和59%的低位徘徊。
聚丙烯:预计新增产能超过300万吨,至2500万吨以上,下游需求增速约7.7%,2017年消费量2320万吨,进口量280万吨,国内产量约2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0%,比2016年略有下降。
聚甲醛:2017年没有新项目投产,产能保持在51万吨的水平,需求继续以超过8%的速度增长,2017年消费量64万吨左右,进口32万吨左右,国内产量约32万吨,预计产能利用率在63%左右,较2016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三、措施建议
(一)深入推进去产能,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加大环保核查力度,建立健全石化行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僵尸”企业退出,营造行业健康发展市场环境。
(二)稳住国内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继续实施宽松的出口政策,适当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三)促进协同发展,实现降本增效。促进企业间联合,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表1 2011-2016年25个重点石油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情况 %
产品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原油加工 82.9 74.9 73.6 66.5 65.5 67.2
煤制油 63.8 70.6 68.7 74.2 38.2 58.6
煤制天然气 - - - 25.8 51.5 69.6
煤制烯烃 42.9 59.6 77.6 27.4 75.1 88.8
煤制乙二醇 15.0 14.1 26.4 32.3 26.5 40.0
烧碱 72.3 72.2 74.1 81.4 78.2 83.2
纯碱 80.5 83.7 78.4 79.1 86.8 86.1
尿素 80.6 85.4 83.1 81.7 87.5 80.3
电石 72.4 57.9 60.7 62.2 58.9 60.7
甲醇 56.2 60.8 57.9 62.8 68.8 67.8
醋酸 68.2 65.5 62.8 69.0 68.2 68.3
己内酰胺 91.8 59.5 63.6 57.9 75.7 73.9
PX 82.2 87.9 69.2 77.2 68.7 71.6
PTA 84.3 66.8 68.6 61.1 65.9 66.0
环氧丙烷 80.3 87.9 88.7 80.8 78.6 80.6
己二酸 87.2 75.0 72.0 60.4 58.6 56.9
聚醚多元醇 63.5 63.5 62.1 58.3 53.6 53.8
MDI 85.5 79.5 80.0 74.0 64.4 69.9
TDI 62.9 83.5 78.7 80.9 65.9 78.1
有机硅甲基单体 64.5 66.3 72.9 59.5 53.1 58.3
丁苯橡胶 98.1 101.9 70.2 64.3 54.5 56.3
顺丁橡胶 58.4 52.1 49.3 40.2 38.7 47.1
聚丙烯 79.9 80.9 82.0 74.4 83.8 82.1
聚氯乙烯 59.9 56.3 61.8 68.2 68.5 71.8
聚甲醛 42.9 45.2 47.6 44.0 51.9 57.5
注:表中单位为%。产能利用率=产量/产能*100%,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有关专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