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苯:依赖进口局面短期难改
■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研究院化工科技信息所 张钺
需求增长靠进口满足
2016年,国内石油苯产能已达1132.7万吨,产量为825万吨 ,开工率为72.8%。表1为2012~2016年国内纯苯市场供需平衡表,从供应方面来看,进口量明显增加,这说明国内缺口主要通过进口量来补充。预计未来5年,纯苯下游行业仍有继续扩张的空间,在国产增幅有限的情况下,进口量有继续增大的可能。表2为2016年国内主要石油苯企业生产状况。
2016年,我国纯苯市场展现健康平稳的发展态势,价格一路平稳走高。相对于2016年以前,市场各方因素都出现明显好转,如国际原油上涨、港口库存下降、下游需求提升及盈利改善、进口平稳等,这些因素为市场向上攀升夯实了基础。在消费占比上变化并不大情况下,下游开工率维持较高水平,消费量较往年有所提升,苯乙烯仍为最大的消费领域,己内酰胺、苯酚紧随其后。2016年纯苯下游消费结构见图1。
表3为2016年国内纯苯主要进口来源,从表3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纯苯最大的供应国是韩国,其次是日本和泰国,其他国家进口量较少。从表4可以看出,2016年我国纯苯的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价格将走出中线底部
2017年一季度国内纯苯市场呈现倒“V”态势。年初以7125元(吨价,下同)开盘,3月末以6250元收尾,总体跌幅12.28%。其中,2月上旬市场达到峰值,最高点为9000元,因此一季度纯苯主流市场震荡区间在6250~9000元,较为宽泛。4~5月,国内纯苯市场呈现整体震荡整理态势,震荡区间在6000~7000元。图2为国内纯苯2017年1~5月份价格走势。
展望2017年国内纯苯下半年市场行情,市场整体将更多呈现走出中线底部趋势,其中原油起到主导性效果将更加明显,预计随着需求旺季临近,整体价格将有望提高。
一方面,由于2016年原油整体价格水平非常低,而芳烃系整体价格较为稳定,这使得芳烃生产企业整体盈利情况非常良好,2016年市场适逢成品油全面胀库,导致芳烃类生产意愿提高,但商业市场供应量偏大却导致商业流通环节的盈利能力急剧降低。预计后市原油市场整体供求平衡关系再调整活动结束,市场天平逐步倾斜于供应,原油价格水平将走高,整体价格水平有望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国五标准油全面升级工作结束,国内整体成品油需求会继续对甲苯的消费起到积极的意义。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来自进口混合芳烃以及国内越来越严格的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可能会造成商业调油活动对甲苯的需求减少,所以未来石化企业层面的调油活动依然是关键。
当前,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迷,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步入轨道。纯苯产业发展必须要做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与谋划,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重视上下游产业链协调与构建,加强产业涉及的科学知识普及,切实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
表1 2012~2016年国内纯苯市场供需平衡表 万吨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设计产能 943.7 990.0 1088.0 1117.0 1132.7
实际开工率/% 70.0 72.0 68.2 69.8 72.8
产量 662.6 712.8 741.9 780.0 825.0
进口 43.9 88.7 60.1 120.6 154.9
加氢苯产量 280.0 330.0 345.0 334.0 320.0
总供应量 986.5 1131.5 1147.0 1234.6 1299.9
实际需求 983.0 1130.0 1135.0 1181.0 1253.9
出口 4.9 3.1 7.4 9.3 5.3
总需求量 987.9 1133.1 1142.4 1190.3 1259.2
平衡 -1.4 -1.7 -4.6 -44.3 -40.7
表2 2016年国内主要石油苯企业生产现状 万吨
装置名称 生产能力
中石化上海石化 50.1
中石化天津石化 48.2
中石化镇海炼化 45.0
中石化扬子石化 44.6
中石化齐鲁石化 36.3
中石化广西青州石化 20.0
中石化燕山石化 19.5
中石化金陵石化 19.5
中石化茂名石化 19.0
中石化武汉石化 18
中石化洛阳石化 9.7
中石化青岛石化 8.0
中石化广州石化 7.2
中石化海南炼化 6.0
中石化湛江石化 5.5
中石化中原石化 5.2
中石化安庆石化 4.0
中石化长岭石化 3.2
中石化上海高桥石化 2.5
中石化石家庄炼化 0.9
中石油乌石化 70.0
中石油辽阳石化 42.4
装置名称 生产能力
中石油四川乙烯 40.0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 32.0
中石油吉林石化 31.0
中石油大连石化 24.2
中石油抚顺石化 23.7
中石油大庆石化 22.2
中石油兰州石化 16.8
中石油华北石化 6.0
中石油锦西石化 3.6
中石油锦州石化 1.5
青岛丽东 39.0
中海油惠州石化 35.0
中海油-壳牌石化 24.0
海南炼化 22.0
上海赛科 21.5
大连福佳 20.0
山西三维 20.0
扬巴公司 18.5
盘锦石化 8.0
其他 238.9
合计 1132.7
表3 2016年国内纯苯主要进口来源 万吨,百万美元
产品名称 进口来源 进口量 耗外汇
苯 韩国 71.1 461.1
日本 44.0 279.6
泰国 22.8 145.8
马来西亚 7.3 47.5
阿曼 3.3 20.6
新加坡 3.2 21.4
印度 1.4 9.6
表4 2016年国内纯苯主要贸易方式 万吨,百万美元
产品名称 贸易方式 进口量 耗外汇
苯 一般贸易 109.6 709.0
进料加工贸易 38.7 244.0
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6.6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