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需求进入平台期 买方话语权增大
■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 廖康程
2016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较为艰难。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仍然巨大,在冶炼酸装置不断投产的推动下,行业产能还在增长,但产值却在下降;产量同比略降,产品结构继续向冶炼酸转移;下游化肥行业运行疲软,来自化肥的需求下降,工业需求占比上升。
产量首现负增长
经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核实,2016年全国硫酸产量9563万吨,同比下降1.1%。这是新千年后(除2008年金融危机以外),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表明硫酸产量的平台期已经到来,市场容量不会再有较大变化。未来,在冶炼酸装置还在不断投产的情况下,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将加快。
从各原料制酸的产量来看,2016年硫磺制酸产量4290万吨,同比下降4.4%,这也是2008年后的首次下降;矿制酸产量1875万吨,同比下降7.2%,连续两年出现较大的降幅;冶炼酸产量3313万吨,同比上升9.6%,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他原料制酸86万吨(见图1)。
据协会统计,2016年全国硫酸总产能1.25亿吨,同比上升1.4%;其中硫铁矿制酸产能2466万吨,同比下降8.6%;硫磺制酸产能5744万吨,同比上升4.3%;冶炼酸产能4039万吨,同比上升6.6%;其他制酸产能201万吨。
从产能结构来看,100万吨以上的企业产能占到47%,30万~100万吨企业占32%,30万吨以下的企业较少。分产品看,硫磺制酸和冶炼酸都以大企业为主,而矿制酸以中小企业占比较大。
产业布局集中
我国硫酸产业布局集中在磷复肥产地和工业发达地区;2016年,产磷四省累计硫酸产量4253万吨,同比上升0.3%,占总产量的44.5%。产磷四省中云南、湖北、四川三省的产量同比均为下降,而贵州省的产量因为开磷两套“836”的投产而出现增长;工业发达的华东地区产量2555万吨,占总产量26.7%;西北地区产量降幅较大,其余地区变化不大(见表1)。
硫磺制酸:我国硫磺制酸主要集中在产磷四省和华东地区。2016年,产磷四省的硫磺制酸产量在3044万吨,占比达到71%,同比上升0.9%;华东地区867万吨,占比20.2%,同比下降15.7%;华南及重庆地区也出现较大降幅,占比较小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变化不大,西北地区没有硫磺制酸产量(见表2)。
冶炼酸:我国冶炼酸产业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矿产区,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利用进口有色金属矿冶炼的企业越来越多,沿海地区的冶炼酸产量有所上升,也推动我国冶炼酸总产量不断上升。生产冶炼酸的主要省份为安徽、河南、云南、山东、甘肃,五省产量占冶炼酸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3.9%。
硫铁矿制酸:主要分布在硫铁矿和硫精砂产地,单个装置产能较小,布局较为分散。四川、广东、安徽、湖北、江西是我国最大的硫铁矿制酸省份,广东、安徽、江西、四川是硫铁矿的主要产区;湖北地区则是我国硫铁矿制酸装置最早布局的省份。
集中度继续提高
2016年,协会统计范围内一共有420家企业,总体来看,大型企业的产量继续上升,但中小企业的产量降幅明显,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见表3)。其中,产量超过100万吨的厂家共22家,同比持平;产量合计4001万吨,同比上升8.5%,占总产量的41.8%,比去年提升3.7个百分点。其余企业产量总计5563.2万吨,同比下降7.0%,其中30万吨以下的企业降幅更为明显。另外,2016年有75家硫酸企业没有生产,比2015年多了16家。
2016年前10名企业硫酸产量合计3402万吨,同比上升8.0%,占硫酸总产量的35.6%,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分产品看,硫磺制酸的前十名企业产量同比上升8.3%,冶炼烟气制酸同比上升9.2%,而硫铁矿制酸同比仅上升0.2%(见表4)。
硫酸进口量升价跌
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累计进口硫酸143.3万吨,同比上升22.4%;平均进口价格28.0美元/吨,同比下降40.0%;剔除高价酸后,平均进口价格18.7美元/吨,同比下降52.7%。其中,来自韩国、日本、菲律宾的硫酸进口量分别占74.6%、14.7%和7.5%。(见图3)。
从进口酸去向来看,山东地区仍然是进口硫酸最大的消费市场,2016年56.4%的进口硫酸直接流入我国山东地区。此外,有26.2%的硫酸流入广东地区。
工业用酸比重有所增加
2016年我国硫酸表观消费量9700万吨,同比下降0.7%(见图4),这是2000年后首次出现消费量负增长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硫酸消费量正式进入平台期。
2016年的硫酸消费里,化肥用酸量占57.1%,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工业用酸量占42.9%,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在化肥用酸中,绝大部分都属于磷复肥用酸,其中高浓度磷复肥用酸量占到95.2%。而在高浓度磷复肥用酸里,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用酸量分别占40.5%和37.3%。在工业用酸中,硫酸法钛白、粘胶纤维、饲钙是占比最大的三个产品,另外氢氟酸、己内酰胺、湿法净化磷酸、染料用酸量占比也较大,其余在轻工、纺织、钢铁等行业中消费。
平台期发展趋势
1.新增产能压迫落后老旧产能退市
2016年硫酸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7.2%,消费量的下降也印证了我国硫酸需求已经进入平台期,市场容量基本固定,未来任何新增产能都会对已有产能造成冲击。而据协会统计,冶炼酸产能仍然在以明显的速度增加,2017年在建、拟建产能包括和鼎铜业80万吨、易门铜业20万吨、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35万吨、广西南国铜业120万吨、中铝东南铜业160万吨、西藏巨龙铜业180万吨等装置,预计将在2018~2020年投产。每一家装置的投产都将会对其附近硫酸市场造成冲击,届时更具成本优势的硫酸企业将更能把握市场,而能耗高、成本高的硫酸企业将被新产能挤出市场。
2.环保、节能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影响因素
2017年的硫酸行业,“环保督查”和“碳排放市场”将成为影响行业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一个控制企业的三废排放,一个控制企业的能源消耗。“环保督查”的威力毋庸赘述,已经在2016年对硫酸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多家企业为避开环保督查而停车,个别企业因环保督查不合格而关停整顿。2017年,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会比2016年差,没有做好三废治理的企业将面临非常大的政策风险。而随着“碳排放市场”的成立,“节能”由花钱转变为挣钱的环节,对于高耗能企业来讲,将付出比以前更高的能源成本。环保和节能将成为企业能否生存的重要先决条件。
3.化肥用酸量逐渐下降
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方案,封闭了化肥用酸量的上行空间,再加上近年来各类新型高效肥料、有机肥、生物肥的出现,让本就过度施用的磷肥的市场空间进一步缩小,其对硫酸的需求量也很有可能将逐渐减少。未来硫酸的消费将从化肥用酸为主的时代逐渐向工业用酸转移。
4.用酸企业集中度高于产酸企业集中度
近年来的新增冶炼酸产能可谓是遍地开花,在沿海和内陆地区都不断涌现,对硫酸的贸易流向造成了重大影响。2016年,全国有统计的31个省级行政地区里,除北京、西藏、海南之外都有硫酸产量,其中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有20个。所以,尽管前十名企业的产量不断上升,但硫酸的供应集中度并没有显著上升。而随着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的进程不断加快,用酸企业的分布将越来越集中。加上严重的产能过剩压力,未来的硫酸市场将逐渐偏向买方,产酸企业的话语权逐渐缩小,用酸企业的话语权逐渐增大。
表1 2016年各地区硫酸产量 万吨
产量 同比/% 占比/%
产磷四省(云、贵、川、鄂) 4253 0.3 44.5
华东 2555 -2.7 26.7
华南及重庆 1510 0.1 15.8
东北和华北 662 0.1 6.9
西北 583 -6.5 6.1
总产量 9563 -1.1 100
表2 2016年各地区硫磺制酸产量 万吨
产量 同比/% 占比/%
产磷四省(云、贵、川、鄂) 3044 0.9 71.0
华东 867 -15.7 20.2
华南及重庆 216 -11.9 5.0
东北和华北 162 2.7 3.8
西北 0 - 0
总产量 4290 -4.4 100
表3 2016年硫酸产业集中度 万吨
企业数/个 产量 同比/% 占比/%
100万吨以上 22 4001 8.5 41.8
30万-100万吨 55 2910 -2.7 30.4
10万-30万吨 110 1947 -11.7 20.4
10万吨以下 233 707 -10.6 7.4
其中未开工 75 0 增加16家 0
注:该部分数据里,未合并各集团公司子公司产量
表4 2016年各品种制酸产量前十名企业情况 万吨
前十名产量 同比/% 占比/%
硫酸 3402 8.0 35.6
硫磺制酸 2525 8.3 58.9
冶炼烟气制酸 1907 9.2 57.6
硫铁矿制酸 566 0.2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