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PS行业整合需提速
■ 《中国化工信息》编辑部
虽然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是聚苯乙烯(PS)/发泡聚苯乙烯(EPS)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经过前几年的爆发式扩能,近年国内业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再加上市场消费环境动力不足,房地产行业下滑,四大家电供过于求。企业纷纷推后甚至暂时搁浅后期的扩产及投产计划,以适度规避目前的市场风险,行业整合步伐需加快。
亚洲爆发式扩能冲击供应面
PS/EPS广泛用于汽车、家电、通讯器械及日用及建材等领域。其中,电子电器消费占比50%~60%,交通运输占比22%左右;但近两年房地产及汽车行业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PS/EPS产品产能主要集中于亚洲地区,约占世界总产能的50%左右。北美和西欧占18%~20%,南美占8%左右,东欧占2%~3%。得益于持续上涨的财富积累和稳步增加的人口,新兴国家对于产品需求增加明显,重点在亚太地区;中国是其中最大的消费市场,得益于包装及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2016年中国对PS/EPS的市场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37.1%。整体而言,未来几年亚太仍将是PS/EPS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北美和西欧地区工业化市场已接近饱和,产能将不会有明显变化。但近年亚洲产能爆发式的扩增,对供应面冲击加大,终端需求却出现了低速增长,供应过剩问题愈发明显。
近几年,国内PS产能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紧追GDP增速;但消费量增速已然大幅度放缓,行业开工率下滑。2016年国内PS总产能360万吨,较上年增加了4万吨,增长率仅1.1%;较2015年产能增长4.4%相比,呈现放缓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前几年PS产能迅速扩张,但需求却增长缓慢,带来了原料供应不足、库存压力渐增、装置开工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对新装置投资开始谨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装置运行利润下降,一度出现亏损,对PS装置投产热情降低。
2016年我国EPS总产能656万吨,较2015年变化不大。最近两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速明显较缓,受欧美经济影响,EPS出口下滑。另外,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对EPS需求带来一定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2016年需求减少了30%左右,而前期产能急剧增长带来的隐患逐渐显现,产能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压力增大。
此外,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影响了企业原料备货及对成本把控,利润下滑,开工率下降。去年PS新增的几套小型装置开开停停,产量贡献不多,EPS大厂也频频停车以至低负荷生产。
业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企业纷纷推后甚至暂时搁浅后期的扩产及投产计划,以适度规避目前的市场风险。
消费增长动力不足
从用途来看,PS与EPS的消费比例约为8:2。PS主要用于生产家用电器及电子/电器,EPS主要用于板材及泡沫包装。
2016年国内PS表观消费量258.9万吨,较2015年减少12.8万吨。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减弱,其中家电市场供过于求是主要影响因素,虽然小家电及办公设备领域消费在升温,但其消费占比较低,对PS总消费供献率低。另外,受制于PS产品自身品质不高难提升,表观消费量难有突破。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低速发展墙体保温需求减弱,市场购买力不足,EPS产能利用率下滑,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仅4%左右。2016年国内EPS表观消费量223.21万吨,同比下降19.1%,主要是主力下游板材等消费市场疲软,需求量持续降低近三成左右;且在原料大幅波动影响下,企业盈利状况不佳,开工率始终维持低位,产量持续降低。目前我国房屋住宅的能量损失大致情况为:墙体占50%;屋面占10%;门窗占25%;地下室和地面占15%。因此,墙面和屋顶的隔热保温是提升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如何选择一种既安全又环保的墙体保温材料,是决定我国建材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墙体保温中70%~80%都是EPS保温板,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建筑板材用量占80%。
EPS在家电包装领域应用占比80%左右,国内家电需求增速缓慢,去库存问题集中,消费量有所减少。目前国内食品、蔬菜、泡沫海鲜箱等包装方面消费量较为可观。PS发泡餐盒封杀了十多年后得到了解禁,其价格低廉用量将继续增加。
由于国外PS现有装置开工率偏低,出口到中国的数量有所减少;且国内需求低迷,现有产能高,足以满足消费增长需求,对进口货源采购意向减弱。2010~2016年我国PS进口量逐年递减,进口依存度也顺势回落,未来几年进口仍会继续受到国产冲击。2016年,经九龙海关进口的PS占总进口量的26%左右,较2015年增加2%。其次,宁波及黄埔海关进口量占32%左右。国内PS消费区域结构稳定,华南依旧是最大的消费市场,华东地区因生产企业较为集中,进口货源消费占比仅次于华南地区。此外,前10名的进口海关还有上海、拱北、广州、汕头、南京、青岛和天津等。
2016年PS主要进口贸易方式为进料加工,占PS总进口量的62%左右;一般贸易占23.11%,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10.2%。
近年国外对EPS进口需求减弱,我国EPS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市场竞争激烈,出口市场受挤压。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重要建筑、高层建筑的墙体保温均有严格的防火要求,EPS出口等级受限。在韩国、澳洲等地的建筑保温市场PS(EPS/XPS)泡沫被使禁用。
2016年,我国出口到中东地区的EPS占比19%,较2015年下降16%。出口量也有所减少。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是进料加工贸易,占比96%,几乎占据了整个出口市场,此类原料可直接进入当地工厂进行生产。一般贸易以及边境小额贸易占比2%左右,影响力十分微弱。
“双低”状态将持续
原料方面:原料采购方面,苯乙烯对PS/EPS市场的支撑有所不足,供应面压力加大,市场承压明显。苯乙烯成本面支撑或将持续,且在人民币持续贬值的背景下,进口商通关成本偏高,苯乙烯市场难以出现大幅下跌。
供应方面:2017年PS厂家新增产能投产,而在低利润侵袭下,产能整合将趋于明显。其中华东地区莱顿、赛科、赛宝龙产品同品质竞争将更为激烈,华南地区仍以小产能生产为主,区域性销售划分明显。部分持续亏损装置代加工生产、长期性停车或成为常态,例如绿安擎峰、福建鸿润、燕山石化以及辽通化工等。不过中高端产品生产较为稳定,奇美、台化、扬子巴斯夫等装置运行平稳,是主导产量骨干。整体来看,PS将继续维持低量供应阶段,企业一方面受薄利所困,另一方面需求犹豫期将不会好转,排产计划量普遍偏低。前几年快速扩能所带来的硬伤仍需消化。EPS小装置开开停停现象较为普遍,大型装置负荷也相对偏低,损耗大导致成本高。此外,出口市场需求减弱,也对产量形成打压。
需求方面: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对于房地产业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并微调该行业的监管措施。家电行业依然面临下滑挑战,冰洗空彩四大家电全面失守,终端需求不振,渠道库存压力加重等问题凸显。在房地产整体增速缓慢以及外墙保温质量要求提升等因素影响下,建筑板材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需求或将缩水。
综合各方因素来看,国内PS/EPS市场低产量、低利润状态或将持续,行业整合需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