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C9石油树脂洗牌时代来临
2017年16期 发行日期:2017-08-15
作者:zhoukan2012

C9石油树脂洗牌时代来临

新疆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  赵洪福  赵卿波

新疆寰球工程公司  樊圆圆

国外:消费生产集中在美、日

  目前国外石油树脂生产技术更趋成熟,新品种不断出现,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已发展成为多品种、多牌号、多用途的功能性合成树脂。尤其是加氢石油树脂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后续深加工已发展到加氢C9石油树脂、加氢C5石油树脂、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C5/C9共聚加氢、石油树脂改性等多品种、多牌号、专用型的高档次产品;在合成工艺产出的油品深加工万面,已发展到加氢窄馏分切割生产高档溶剂油。国外C9石油树脂主要产品有:由裂解C9馏分中140~210℃馏分聚合而成常规C9石油树脂;将C9芳烃树脂用C5馏分烷基化的脂肪族改性树脂;加氢改性C9石油树脂;未加氢的水白色纯单体芳香族树脂;共聚石油树脂,如C9馏分与某些C9浓缩物共聚产物,比常规C9树脂具有更高的碘值,且溶解性很好;采用A1C13为催化剂进行聚合,熔点为10℃、25℃、30℃ 的二次聚合树脂等。
  2010年全球石油树脂生产能力达到123万吨,产量大约98万吨。2012年全球加氢石油树脂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产量31.6万吨,其中C5加氢石油树脂20万吨,C9加氢石油树脂11.6万吨。
  石油树脂的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伊士曼(Eastman)、固特异(Goodyear)、日本瑞翁(Zeon)、韩国科隆(KoLon)等公司,占全球石油树脂总产能的69%。加氢树脂的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埃克森美孚、美国伊士曼、日本荒川、韩国可隆、台湾合益等少数几家企业,占全球加氢石油树脂总产能的92.5%。美国埃克森(Exxon)公司生产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石油树脂,日本Tonex公司生产C5/C9加氢石油树脂。
  美国主要利用天然气为裂解原料,以C5树脂为主,其生产能力和技术均处世界领先地位,而C9树脂不占优势。埃克森美孚公司为美国最大的生产厂商,尤其是C5树脂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40%以上,产能超过15万吨。美国石油树脂品种齐全,牌号甚多,可满足市场各种用途的需求。
  日本瑞翁(Zeon)是亚洲最大的石油树脂生产商,总产能达到6万吨,瑞翁泰国公司于2006年将石油树脂的生产能力扩建到2.5万吨。韩国可隆Kolon化学公司是亚洲的另一家石油树脂生产巨头,该公司C5、C9加氢以及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的总生产能力为6.0万吨。
  DCPD加氢石油树脂国外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生产,美国的DCPD加氢石油树脂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埃克森公司生产能力6.5万吨,Hercules 3.0万吨,Goodyear 0.5万吨;日本瑞翁生产能力约2.2万吨;韩国科隆自行研发DCPD加氢树脂,生产能力约2.7万吨。
  美国和日本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树脂消费国,美国石油树脂2/3产量用于压敏胶、热熔胶、热熔压敏胶、密封胶等。C9石油树脂美国的消费构成为橡胶添加剂45%、粘合剂和密封剂15%、涂料20%、其他20%;日本的消费构成为油墨35%、粘合剂和密封剂15%、橡胶添加剂10%、热敏胶10%、其他30%。
国内:产业发展呈现两大趋势
  近期国内高端石油树脂(主要为氢化石油树脂)的需求呈现增长的态势,且2014年国内首例C9氢化石油树脂核心技术有所突破。2015年国内首例DCPD加氢石油树脂也已投产。中国C9石油树脂产业整体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能逐渐向优势企业集中,比如山东齐隆已在淄博、抚顺、上海等地建有生产装置,淄博鲁华泓锦与广东新华粤在武汉建有C9、C5生产装置,散、乱、差的局面将逐渐得到改善;二是加氢树脂技术的突破正逐渐赶超欧美企业。
  近两年,C9/C5石油树脂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石油树脂行业一直寻求转型发展的突破点,加氢C9、C5、C5/C9或者DCPD石油树脂将会成为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投资热点。
  据调查统计,2015年中国C5/C9石油树脂生产企业将近70家,各类C9石油树脂总产能约70万吨,全年实际产量在35万吨左右,开工率约50%。其中C9加氢石油树脂产能为1.2万吨,由于刚投产不久,产品质量还不过硬、不稳定,加之成本较高,市场还没打开,全年实际产量可能不足1000吨。
  国内C9石油树脂厂家主要采用催化聚合(也称为冷聚合)、热聚合工艺。对于高双环戊二烯(DCPD)含量的C9馏份,采用连续压力热聚工艺生产出的树脂品质较高,较大规模的C9石油树脂厂家一般都建有热聚、冷聚两条以上生产线,分别生产深、浅色全系列石油树脂。
  近几年,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纷纷抢占中高端树脂市场,中端市场为共聚石油树脂和冷聚石油树脂,浙江恒河可生产4#冷聚C9石油树脂,2015年浙江恒河1.5万吨共聚树脂装置开工;高端市场为加氢C9石油树脂产业化取得突破,2014年6月,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盘锦和运集团2000吨C9石油树脂催化脱硫/加氢工艺生产装置投入运行,但由于销路不好,亏损严重,2015年很少开车,目前已停产;2015年河北启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大连理工大学釜式催化加氢脱色除异味技术建设的万吨级C9加氢装置投入运行。  
2020年总缺口超10万吨  行业洗牌将至
  C9石油树脂主要用于黏合剂、橡胶、涂料、油墨等方面,约占总消费量的75%;另有25%用于浅色油性清漆、树脂清漆、高级热黏合剂、感压黏合剂等领域。2015年中国C9石油树脂总消费量约34万吨,总缺口量为8万吨,需进口。预计到2020年,中国C9石油树脂总消费量将达到40万吨,考虑部分新建C9树脂装置陆续建成投产,C9树脂总需求缺口量在10万吨以上。
  非加氢C9石油树脂生产技术壁垒不高,国内生产企业多,生产规模较小,且多数为小型民营企业,因此竞争很激烈。为增强竞争力,亟须提高产品质量及稳定性,例如同国外C9石油树脂相比,国产C9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上限大多难以控制在105℃,仅山东齐隆等少数厂家可以,而绝大多数厂家的C9石油树脂的软化点上限在110℃以上。
  C9加氢石油树脂的技术壁垒要高一些,国产货的问题除了质量不过硬、不稳定以外,还有成本较高,使其明显失去竞争力。
  总体来看,C9石油树脂行业一方面,原料量紧价涨;另一方面,热聚树脂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中端树脂在高速发展,逐步进入饱和,而高端树脂市场国内企业基本空白。在未来,无利可图的低端树脂市场将进一步被中高端树脂市场挤压,让出所占部分原料份额。与此同时,规模小、产品低端的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国内将出现几个大型企业争锋的发展局面。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