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季度,我国油气和化工领域产业政策频出,产业环保方面,生态环境部全面开展环保工作,针对京津冀周围“散乱污”企业、尤其是符合一定规模的“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进行严厉整治。为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环境执法公平、规范、有效开展,生态环境部将全面推行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并明确禁止“一刀切”的懒政行为。产业发展方面,《关于统筹规划做好储气设施建设运行的通知》细化了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执行层面的重点;加油站外资限制取消推动石油下游全面开放;页岩气税收优惠政策出台;应急管理部确定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化工企业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将获支持。
一、产业环保政策
1. 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进入2018年二季度,国家生态环境部不断强化环保工作,针对石油化工行业的散乱小污企业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环境监察局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要求,不能进行升级改造的企业一律进行取缔关闭。具体以“散乱污”企业整治为例,对要关停的企业必须实现“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场地。这里“散乱污”企业最难攻克的就是“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其中“十五小”企业包括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厂、年产1000吨以下的染料厂、未经国务院批准盲目建设的小型石油炼油厂和土法炼油设施、土法农药生产企业、手工生产石棉制品的企业等十五类企业。“新五小”主要指钢铁、水泥、炼油、玻璃和化工等符合相关规模的小型企业。为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环境执法公平、规范、有效开展,2018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将全面推行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坚持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作为推进环境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抓手,建立按月调度、定期通报的工作制度,着力转变执法理念。
2. “一刀切”环保行为被明确禁止 为防止一些地方在环保督察组进驻期间“一刀切”的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2018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由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协调被督察地方党委和政府抓好落实。
《意见》指出,督察进驻期间,被督察地方应按要求建立机制,立行立改,边督边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信访问题,切实推动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问责到位。在整改工作中要制订可行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加强政策配套,注重统筹推进,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的行为。
二、产业发展、调控及准入政策
1. 加快推动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及运营 受冬季取暖影响,天然气消费的季节性特征明显,全国冬夏季平均峰谷差高达1.71,尽快建立健全天然气储气调峰体系已经是国家能源储备战略的最大课题。为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5号)要求,补足储气调峰短板,2018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和完善储气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机制的意见》。但一些地区对储气设施建设的实现方式在理解上还不全面,出现储气设施规划布局小而散、投资运营效率明显偏低等问题。为指导各地和有关企业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投资运行管理方式,科学地补上储气能力不足的短板,切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2018年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统筹规划做好储气设施建设运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次《通知》更加细化了建设天然气储气设施执行层面的重点。
2. 加油站外资限制取消推动石油下游全面开放 2018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第18号令,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了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石油下游环节完全开放,仅保留上游勘探、开采环节的限制。本次出台的2018年版负面清单,由原来63条减至48条,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
取消加油站外资限制,最直接的影响是未来国际石油公司在中国开设加油站将不再具有“天花板”,中国加油站市场将迎来充分竞争。放开加油站外资的限制,对消费者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2018年6月26日,BP宣布将在中国展开全新一轮的加油站网络扩张,未来5年内新增1000座加油站,并选择与地方炼油企业东明石化合作,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预计将于9月底正式挂牌成立。
3. 页岩气税收优惠政策出台 2017年我国页岩气产量仅为91亿立方米,对天然气供应起到的补充作用尚未体现,要达到“十三五”提出的目标也仍有一段距离。对此,2018年4月3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公布了《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页岩气发展迎来政策利好。
在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相关政策应调动多方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减轻企业在开发方面的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开发热情。此次《通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经测算,减征资源税对页岩气行业发展的总投资而言,影响相对较小,难以与国家能源局规划的页岩气发展目标实现较好的政策匹配。下一阶段,建议政府与机构投资者设立页岩气产业发展基金,运用市场的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支持,这也是美国页岩气的成功经验之一。
4. 应急管理部明确危化品安全生产等级 2018年5月10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地安全监管部门要在2018年9月底前组织完成本辖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工作。据悉,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评估诊断采用百分制,根据评估诊断结果按照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将危险化学品企业分为红色(60分以下)、橙色(60至75分以下)、黄色(75至90分以下)、蓝色(90分及以上)四个等级。
《指南》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企业直接判定为红色: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的;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者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年内发生过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的,或者三年内发生2起较大安全事故,或者近一年内发生2起以上亡人一般安全事故的。
同时《指南》明确涉及环氧化合物、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自身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生产装置的企业必须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评估诊断。要按照分级结果,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布“一张图一张表”,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次。
5. 化工企业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将获支持 2018—2020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起步阶段,对未来发展影响深远。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2018年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两个文件,要求着力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打造标识解析体系,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筑牢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推动30万家以上工业企业上云,培育超过30万个工业APP。根据《行动计划》,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络。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工家电、信息电子等重点行业部署时间敏感网络(TSN)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新技术关键设备。
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工业领域新的战略重心,目前亟需发展中国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我国广大工业企业。建议化工行业选择拥有国内领先的能源化工企业和一批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较好的化工基地入手,对重点龙头企业提供工业互联网的相关路径,加强化工基地的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铺平智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