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水肥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液态肥作为水肥一体化中最为重要的原料,以其速溶、均匀的优点成为灌溉施肥的首选,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肥料类型。液态肥料的推广将为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走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做出贡献。
多重功效 凸显优势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液态肥料或水溶性固体肥料溶解在水中,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可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新技术。
液态肥料通常也被称为流体肥料,是指含一种或几种作物所需营养元素的液体肥料。液态肥料的显著作用主要表现为:节水、节肥、精准施肥和平衡施肥、无污染、可改善生态环境、营养较为全面、肥效快、杂质少;液态肥料不会存在吸湿板结的情况,同时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还可以开发多功能新型肥,方便加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机械化灌溉施用安全方便、节省劳动力、生产成本低;液态肥料还可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突破水肥资源约束,促进我国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高效型转变。当前国家倡导新型肥料驱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液态肥料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渠道。随着国内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加之灌溉设施的普及,液态肥料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六大因素限制液态肥推广
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不断增长,市场上肥料种类繁多。而液态肥料市场占有率小,在实际推广中屡屡碰壁。据笔者分析,液态肥料推广难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第一,液态肥料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上水溶肥的价格远高于常规复合肥,使农户难以承受。并且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市场涌现出一批鱼目混珠的假冒伪劣产品,对液态肥料的口碑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液态肥料的包装费用较高,加之桶装和瓶装液态肥料的运输需要特定的交通工具,且不宜长距离运输,也限制了液态肥料的推广。
第三,液态肥料需要专用的水肥一体化设施才能施用,包括水泵、过滤器、管道、阀门等,以家庭种植为主的小户负担不起这些费用。
第四,当前我国土地以家庭承包制为主,个人承包的土地面积从几分到十几亩不等。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使得土地不能连成片,制约了“规模型技术”的采用和优势的发挥,导致大规模的机械化集中管理无法实现。
第五,长期使用传统复合肥的农民,面对新肥料操作方式(不同用量、不同次数、不同用法)的不同,观念一时难以转变、对其难以接受。加之农村缺乏复合型农技人才和液态肥料的普及力度不够,农民缺少对液态肥料的直观认识和施肥技巧的指导,这也限制了液态肥料的推广。
第六,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农业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机械工程的质量不高,限制了液态肥料的推广使用。
液态肥料推广需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注重实效、尊重市场。为加快液态肥料在市场上的推广,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加强合作 多方发力
水肥一体化是节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有机结合的整体,液态肥料和灌溉设备效用相辅相成。目前节水灌溉系统厂家和水溶性肥料厂家大多各自为阵,缺乏交流、沟通和协作,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体系。化肥生产企业需要突破瓶颈,加强与灌溉设备企业对接,加强协同联动,共同满足现代农户的产品与技术服务需求。
此外,设备企业也应与科研单位加强合作,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和农作物特点,科学配置各种专业液态肥料,并建立起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体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孔庆波副研究员在某丘陵果园联合肥料、设备企业,将管道施肥技术、新型水溶肥肥料产品及现代化公司运作的供肥、施肥服务和贴心农化服务等加以整合,为果农提供“科学测土、专用配方、快速配肥、液体供肥、自动施肥”的一条龙托管服务,做到精细管理、精准配方,农户不需要再单独购买水泵、过滤器等大件设备,实现了灌溉施肥建设成本的降低,省工、省时、省钱、省心,优势明显。另外,在与农户的交往过程中,农化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农化知识和农化服务意识,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农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农民对液态肥料的认识。
借力新技术解决小农户使用难题
随着针对小农户使用液态肥料的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普及,液态肥料推广难的问题也将有解。
针对果园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小户果园缺乏人力、财力的情况,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设计实践了一种基于果园配药池的液肥自动化灌溉施肥系统,解决了利用配药池灌溉施肥时因其体积小需要果农多次配料、耗时费力的问题。新研发的系统结合自动化设备对配药池实现多次备肥,提高灌溉施肥自动化程度,并通过显示器随时了解灌溉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实现果园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较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也通过施肥桶模型对水稻采用随水施肥技术,可以帮助小户农民实现少量多次施肥,并可根据水稻养分规律及时供肥,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