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维持向好趋势
2018年17期 发行日期:2018-08-30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2018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增加值增速加快;市场供需基本平稳,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利润快速增长,成本下降,行业效益持续改善;经济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内生动力增强。但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市场波动较大,投资疲软,主要化学品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值得关注。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统计局数据,截至6月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7641家,累计增加值增长4.7%,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利润总额4861.0亿元,增幅46.6%,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2.4%和14.3%;出口交货值3439.5亿元,增长19.7%;资产总计12.64万亿元,增幅6.8%,占全国规模工业总资产的11.6%,资产负债率54.65%。
  1—6月,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7.56%,同比上升1.72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1.70元,同比下降1.29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5.3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8.8天;行业亏损面为18.7%。
  截至6月末,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4637家,累计增加值增速3.7%,同比减缓0.7个百分点;主营收入3.92万亿元,增长10.3%;利润总额2769.4亿元,增幅28.0%;出口交货值2700.9亿元,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降幅2.7%,比一季度扩大2.5个百分点;资产总计7.92万亿元,增幅7.0%;资产负债率56.48%。
  1—6月,全国主要化工产品总产量增幅约1.8%,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化肥总产量(折纯)2836.3万吨,下降6.5%;硫酸产量4132.4万吨,下降1.7%;烧碱产量1698.0万吨,增长0.7%;多晶硅产量17.5万吨,增幅9.5%;乙烯产量914.0万吨,增长2.0%;纯苯产量417.2万吨,增长6.0%;甲醇产量2316.2万吨,增长2.6%;合成材料总产量7824.2万吨,增长10.0%;轮胎产量4.35亿条,增幅0.3%。
  1—6月,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7.06%,同比上升0.98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80元,同比下降1.01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7.2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35.1天;行业亏损面17.8%。


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 效益持续改善
  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延续良好态势。其中,油气开采业利润呈现恢复性增长,炼油业效益企稳向好,化学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利润高速增长。1—6月,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6.6%,增速比一季度加快约24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全行业收入增长13.2%,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行业亏损情况改善。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547.4亿元,同比下降35.6%。
  2.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增长结构继续优化。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有机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等收入和利润增长较快,贡献率较高。上半年,合成材料、基础化学原料和专用化学品制造收入增速分别为14.8%、12.6%(其中有机化学原料增速14.3%)和9.8%,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0%、34.1%(其中有机化学原料贡献率为24.8%)和20.6%。上述三大领域利润增速依次为49.3%、46.4%(其中有机化学原料增速47.9%)和14.9%,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0.0%、47.9%(其中有机化学原料贡献率为32.1%)和13.2%。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较高。上半年生物基材料制造增加值增速高达55.0%,生物质燃料制造增加值增幅为28.5%。
  增长效率提高。一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万元收入耗标煤同比下降8.0%。其中,石油加工业下降13.2%;化学工业降幅6.7%。主要高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继续降低。吨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0.6%,纯碱下降0.2%,电石下降1.3%,乙烯下降1.0%,原油加工综合能耗同比持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1—6月,石油和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比去年同期降低0.75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资产负债率低1.9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达到7.56%,为2011年以来最高;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利润率达7.06%,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单位成本明显回落。全行业100元主营收入成本同比下降1.29元,其中化学工业下降1.01元。
  3. 出口快速增长
  据统计,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439.5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3.5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幅达93.6%,化学工业增长11.6%。
  出口结构继续优化。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有机化学原料制造等出口增长较快,占比上升。上半年上述三大领域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6.5%、14.8%和23.6%,明显高于化学工业平均增速,占化工行业出口交货值比重达到19.9%、15.7%和13.0%,同比分别提高0.8、0.5%和1.2个百分点。而化肥、橡胶制品等传统出口主导产品占比继续下降。上半年化肥出口交货值占比仅为2.3%,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橡胶制品占比28.6%,下降2.3个百分点。此外,石油加工业出口交货值在全行业中的比重大幅上升,达到18.2%,较上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
  4. 能源消费保持较强增势
  1—6月,我国原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38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6.9%,增速虽较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强增长区间。特别是天然气消费增长持续加快,占比上升。 

 

经济运行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当前,世界经济保持复苏趋势,但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在增加。首先,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反复无常的极端利己主义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将会阻碍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再次,中东等热点地区冲突仍未有效缓解,甚至有可能激化,大国地区博弈继续加剧,不稳定因素扩大。
  二是市场波动、分化加剧。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上半年石油和化工市场波动较大,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一些大宗产品市场波动、分化明显加大。近期,国际油价单日涨跌幅5%上下司空见惯,最大振幅逾7%。国内有机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等市场波动尤为剧烈。如乙二醇,3月均价较上月大跌9.6%,4月环比大涨逾11%,5月再次大跌近11%,有如过山车。二季度市场分化明显加快,一些重点产品价格如烧碱、磷复肥等呈现回调趋势;苯类产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降幅较大。市场分化是竞争的必然;价格剧烈波动则是对市场前景不明、信心不足的反映。稳定市场预期应是未来一段时期的着重点。
  三是投资疲弱。1—6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持续低迷,降幅(-2.7%)不断扩大。由于环保、产能过剩、企业搬迁等多重因素作用,短期内化工行业投资总体疲软的局面难以改善。 

 
市场走势分析及全年经济指标预测


  从市场看,下半年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可能进一步发展,各种矛盾甚至会激化;但国内市场总体可控、保持扩大向好格局,价格高位运行,波动也会有所加大。
  根据宏观经济运行趋势,行业生产、价格走势,以及结构调整变化等综合因素分析判断,预计2018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2.85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0%;其中,化学工业主营收入约为8.24万亿元,增长7%。预计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将突破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增幅约35%;其中,化学工业利润总额5300亿元左右,增幅15%。预计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出口总额约2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
  预计全年原油表观消费量约6.33亿吨,同比增长4.5%;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约2752亿立方米,增幅1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3.27亿吨,增长2%,其中柴油表观消费量约1.67亿吨,与上年大致持平;化肥表观消费量约4780万吨(折纯),下降4%,其中尿素表观消费量约为2220万吨,降幅6%;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约1.12亿吨,增长4.5%;乙烯表观消费量约2085万吨,增长3%;烧碱表观消费量约3215万吨,增幅2.5%。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