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季度,石化行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保障行业稳健运行。环保政策方面,“三年蓝天保卫战”正式打响,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整体来看化工行业所受影响强于石油行业。产业发展方面,禁化武组织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化学武器销毁转向工业设施监控,催生新版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出台;国务院支持石化行业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化工园区第一个国家级标准《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出台;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为化工企业出口带来利好;指导天然气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发布,对于当前天然气的稳定供应,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蓝天保卫战持续影响石化行业发展
为补齐大气污染治理的突出短板,我国对未来3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了进一步系统部署,由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的《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于2018年7月2日正式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二期,着重强化以细颗粒物(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年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及更长时期的石化行业奠定了绿色发展的基调。油品方面,对移动源头污染治理势在必行,成品油标准提升以及机动车排放标准将持续推进。根据《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将全面供应国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汽油为ⅥA),2023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ⅥB标准的车用汽油。这个要求对炼油厂而言需要对汽油加氢和柴油加氢装置进行改造和升级,并且需要增加烷基化等装置。从国内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民营大炼化项目来看,其设计的油品质量完全符合国Ⅵ标准。随着2018年底及2019年初项目的先后投产,出厂产品将完全符合国Ⅵ排放标准;而没有完成升级的炼油厂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市场份额将会被部分民营大炼厂取代,故《三年行动计划》对民营大炼化将起到促进作用。
化工方面,《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重点区域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在黄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对钢铁、建材、焦化、有色、化工、矿山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重点用车企业,实施应急运输响应,确保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新版《国家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出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学武器库存销毁工作接近尾声,禁化武组织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化学武器销毁转向工业设施监控、强化国家宣布和国际视察等监督措施。我国作为应接受视察工业设施最多的国家,有必要对化学产品管理进行重新梳理。2018年7月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新版《细则》),新版《细则》的出台意味着1997年3月10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旧版《细则》)正式废止。
新版《细则》与旧版《细则》主要有六处不同。一是完善了相关行政许可的条件、程序等。二是细化了监控化学品数据申报制度。三是增加了国际视察的相关制度。四是细化了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相关管理制度。五是设立利企便民相关制度。六是删除了监控化学品储存、运输等方面的规定。
国务院支持石化民营和外资独资或控股投资
2018年7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要求安全环保优先,并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独资或控股投资,促进产业升级。
2018年以来,国内众多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或规划中,从建设主体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逐渐加入到多元化浪潮中来,行业格局有所改变。2018年石化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情况见表1。
化工园区规范整顿工作步伐加快
始于2016年的中央环保督查,在近年化工行业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环保风暴。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开展“回头看”工作,各督察组已陆续进驻各地。进入2018年三季度,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浙江、山东等地陆续发布化工园区治理政策。8月,浙江省明确提出浙江全省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将以100个重点工业园区为抓手,加大各类工业园区整治力度;山东省提出7个传输通道城市(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禁止新建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整治力度。除此之外,江苏、湖北、江西、天津等多个省市均已出台相关化工园区整顿政策,重点区域禁止新增化工园区、整顿撤销基础建设薄弱管理不规范的中小型园区为政策共同点。
化工企业迎来出口退税利好
2018年以来,美国通过加征部分进口商品关税致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冲击,为缓解出口企业生存压力,继续保持外贸经济的平稳发展,国家及时运用财税政策,上调了部分行业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近日,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提高机电、文化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18年9月15日起,提高397类出口商品退税率,以减轻出口企业税负,支持外贸稳定增长。该政策的出台,既可以减轻国际环境对我国外贸出口的不利影响,又可以促进相关行业的常态发展。此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是2008年以后我国一次较大幅度的出口退税率调整,调整范围主要涉及化工、半导体、机电、文化等在内的397类出口商品。
天然气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出台
2018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次国务院印发《意见》,是指导天然气领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不论是对于当前天然气的稳定供应,还是对于推动天然气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天然气供给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尽快出台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严格执行油气勘查区块退出机制,全面实行区块竞争性出让,鼓励矿业权市场化转让。同时要加快推进进口国别(地区)、运输方式、进口通道、合同模式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天然气进口贸易坚持长约、现货两手抓,在保障长期供应稳定的同时,充分发挥现货资源的市场调节作用。
天然气储备方面,《意见》提出,截至2017年底,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77亿立方米,占全国表观消费量的3.2%,远低于12%~15%的世界平均水平。针对这一情况,《意见》提出建立以地下储气库和沿海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为主、重点地区内陆集约规模化LNG储罐为辅、管网互联互通为支撑的多层次储气系统。统筹推进地方政府和城镇燃气企业储气能力建设,实现储气设施集约化规模化运营,避免“遍地开花”,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合资合作建设储气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