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以绿色生态为方向促进磷复肥行业转型升级——浅析安徽省磷复肥行业现状及趋势
2018年21期 发行日期:2018-10-30
作者:■ 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磷复肥行业是安徽省一个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吸纳农村劳动力起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安徽省磷复肥行业经历了洗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但当前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今后应以绿色发展为先导,多措并举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磷复肥行业呈现新气象


  2017年,安徽省化肥实物量突破1200万吨,其中,磷铵198.1万吨、复混肥430万吨、尿素340万吨、碳铵37.1万吨、氯化铵58万吨,还有部分硫铵和新型功能性肥料等。磷复肥行业效力安徽省现代农业功不可没,不仅为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提档升级,这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省政府“减少厂点、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保障供给”方针指引下,近10年来,磷复肥行业进行产品和企业结构调整,已有10多个小磷肥厂、磷铵厂淘汰出局。高浓度肥料不断上升、低浓度肥料大幅下降。目前已形成以中盐红四方、铜化集团、司尔特公司、辉隆五禾丰、长丰金正大、庐江新中远公司等为骨干的磷肥重点企业。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努力实现转型升级,行业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多年来,磷复肥行业坚持四个结合,即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开发与技术集成产业化相结合,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现代化管理与有效的传统管理相结合。在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半水湿法磷酸生产技术研发取得的新进展,湿法磷酸净化项目的推广;中低品位磷矿的使用,精制磷酸盐项目的成功投产是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的支撑计划项目,业已投产并扩能。
  许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如开发网控施肥、水溶性肥料等在“双夏”抗旱工作中作用突出。目前这些产品已成功在一些经济作物上使用,并以其易溶解、无残留、不堵塞的特点,配合节水灌溉系统形成“水肥一体化”,达到省肥、省水、省工、高产、高效、环保等效果。
  功能性肥料是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尤其是新型肥料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传统肥料功能关注提供作物的养分,新型肥料则赋予了肥料更多新型功能。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延伸,出现了水肥一体、药肥一体、种肥一体、肥机一体等发展趋势,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并成为构建和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方面。
  中盐红四方、司尔特、六国、辉隆五禾丰等企业在新型肥料上均开展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型功能型肥料,如:新型易降解包膜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稳定肥、增效氮肥、复合氮肥、生态有机肥、有机无机三维全价肥、活化增效肥、高塔硝基肥、氨化稳定网控肥、全水溶性复合肥、生态氮肥、速溶磷酸钾铵、多态氮肥、磷包氮缓释型配方肥、水溶肥、桉树专用肥、脲甲醛复合肥、硝基肥料、生物有机肥、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驱虫宝有机肥、种肥、生物炭基复合肥、有机磷铵钙等。
  当前中国农业一方面面临要促进粮食增产,提高作物品质;另一方面要减少面源污染,提升土壤的修复能力。正是面临这样的契机,新型肥料、功能性肥料应运而生,即既能改善土壤和微环境,又能增强营养、提高产量,这将是肥料行业发展的延续和新的亮点。


多重压力制约行业发展

  磷石膏的大量堆存已成为制约磷复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行业的协助下,安徽省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正在积极构建“磷矿—磷复肥—磷石膏—石膏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链。铜化集团六国化工公司、绿阳建材公司、司尔特肥业公司、中盐红四方(及四方磷复肥公司)、庐江新中远肥业公司,特别是中盐红四方公司、安徽森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庐江锦龙环保建材公司合作(运用推广科大和东北大学的新型工艺及设备技术),使磷石膏作为新型建材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方面,低温位热能回收和能源分级利用,生产污水的零排放,冷凝水、冷却水、废水以及磷石膏堆场沉淀水的“高质高用,低质低用”,高效节能的技术改造以及磷硫矿中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尾气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已在省内行业得到普遍利用。尽管磷复肥行业经过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取得一定成绩,但尚面临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如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重复建设,生产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而下游复合肥企业采购非常谨慎,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加大;利润下滑,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技术投入不足,部分企业低价销售,亏损额和亏损面加大;国家控制的相关政策(环保、安全、能耗)力度加大等。  


多措并举助现代农业提速


  如今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时期,安徽省磷复肥行业将今年确定为“提质增效管理年”,要在以下方面多下工夫:
  1. 严格控制产能,积极落实国家和行业内的准入条件的各项要求,采取措施尽快达到行业准入条件。
  对管理水平差、环境污染严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将建议政府引导其转产、改产或关闭破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现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由“做大做强”转向“做优做精”。同时呼吁各级政府严格控制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审批,控制新增产能。
  2. 强化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管理创新。
  在结构调整中明确调整重点,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研究,加大磷石膏堆场管理和综合利用推广力度。在科技创新中,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含金量”。加强与大专院校及有为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合作,要争取“借梯子上房”。努力抓好管理创新力度,把现代管理和有效的传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清洁文明生产,抓好环保、安全、质量管理。企业生产的二铵和复混肥产业要在粒度、含量的稳定性等质量水平上进一步强化,缩小产品能耗、物耗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企业要着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品牌内涵。加强中低品位磷矿采选及利用、湿法精制磷酸技术的推广和磷石膏、磷渣及尾气的综合利用,以及氟资源回收等。技术开发应用方面,重点推广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等技术,支持骨干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提高磷化工产业集中度,加快磷复肥企业结构调整。
  有机肥、生物肥、因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可以提高保水保肥节能,促进微生物活动的作用,达到抗病、抗虫、抗盐、增强抗逆性,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为此要适度发展,但要科学搭配,并确实注意有机肥和微生物肥的产品质量和农化服务等。
  3. 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促进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十九大指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磷复肥行业实施绿色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但任务也非常艰巨。
  全行业要开展“责任关怀”意识,努力做好磷石膏处置和综合利用。
  其一,作好磷石膏堆场安全环保运行和检查。
  其二,进一步完善磷石膏综合利用方案,总结推广铜化集团磷石膏综合利用的经验,总结推广中盐红四方、安徽森科公司、庐江锦龙公司合作研发生产新型建材的经验,进一步督促落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支持相关项目的进度。
  其三,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不断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其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起航“美丽化工”、“美丽磷化”。  
  其五,进一步争取政策,取得政府支持、市场认可。为此要加强组织领导,从资源、技术、人才、物力等方面加以保证,加强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协调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具体而有为、有效的工作。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