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HSE管理能否不“宕机” ?
2018年23期 发行日期:2018-11-30
作者:■ 唐茵

    11月4日凌晨的泉港碳九泄漏的阴霾还没有散去,上海赛科公司就发生检修事故,而且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曾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由于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不少化工产品在生产、装置检修及作业、储运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易发生安全环保事故。但也同样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化工行业十分重视HSE管理,许多企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HSE管理体系。从泉港碳九泄漏和上海赛科事故来看,涉事公司的HSE管理并未落到实处,最起码在事故发生前的那一段时间,HSE管理“宕机”了。


一时“宕机”拉低“平均分”


    11月3日宁波舟山通州船务有限公司的“天桐1号”油轮接运东港石化公司工业用裂解碳九时,操作员违规操作,致使输油软管于11月4日凌晨破裂,69.1吨裂解碳九泄漏,对泉港当地的水体、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11月26日,上海赛科公司裂解气压缩机C-2000在完成空气试车后,进行复位的准备工作。两名现场人员意外进入处于低氧含量状态的D-2006M罐内后造成窒息。
    进入“十三五”以来,高质量发展的呼声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开始建立HSE管理体系,行业形象有所改善。然而,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滞后或惯性思维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尤其是主体责任不落实,在利益驱动下多次发生违法排污、非法填埋、私设暗管的污染环境事件,以及违规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谈化色变”、“邻避效应”对行业发展制约越来越突出,让之前的“形象工程”功亏一篑。


别让HSE再成纸上空谈


    HSE管理体系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当时杜邦、壳牌等跨国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带来了各具特色的HSE管理体系,其先进的HSE理念、方法和世界一流的HSE绩效让中国企业亲眼见证了HSE管理最佳实践的独特魅力,也开始效仿这些企业的先进做法。但从上述事故可以看出,目前化工HSE管理仍未落到实处。如何让HSE别再成为纸上空谈?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企业应推行有感领导。即各级领导通过员工可以“看到、听到、体验到”的方式展现自己对于HSE的承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HSE体系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承担HSE责任的示范性,感知到自己践行HSE的必要性。通过HSE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营造执行文化。从东港石化瞒报碳九泄漏量来看,这家企业从领导层面就未重视HSE体系的建设,暴发事故是迟早的事。
    其次,政府与企业应携起手来,完善HSE体系,明晰监管责任。近期的几起事故中,均为细节上的疏漏酿成惨剧,如果严格执行操作规则,完全可以避免。只有完善了HSE体系,每家单位、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有明确的HSE职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在事故发生后除了悔不当初、扼腕叹息之外,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在全行业倡导高质量发展的当下,让HSE管理一直“在线”。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