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黄金时代“落幕”, 炼化行业如何御险?
2019年24期 发行日期:2019-12-13
作者:■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付凯妹 周笑洋 乔明

一、炼化行业现状概述
    
    由于原料价格低廉以及终端用户需求旺盛,近10年可谓是炼油与化工行业的黄金时代。无论是美国加工致密油的简单型炼厂、炼化一体化企业,还是化工企业,在过去10年中都创造了可观的财富。然而,2019年初,乙醇裂解交易差额同比降低40%~50%。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黄金时代即将结束。
    大多数下游企业都遵循着由外而内“被动型”的商业经营模式,但是采取这种经营模式会限制其拓展到更加广阔的市场。由于利润下滑压力不断增大,下游企业则一以贯之地关注其内部发展,例如:优化配置、推动协同发展、开发差异化产品以及优化投资等。
    1.简单及复杂型炼厂
    在过去的10年间,仅有40%的炼厂获得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31%的炼厂利润低于平均水平。相比于复杂型炼厂,轻油原料的优势让很多简单型炼厂从中受益。例如,2018年,处理轻油原料的美国简单型炼厂的利润与处理迪拜原料的新加坡复杂型炼厂的利润相比高出65%~100%。
    然而,由于处理的原料不同且存在价格差异,复杂型炼厂对供应链仍享有主导控制权。此外,那些具有前瞻性眼光且遵循高环保标准的炼厂也开始在产品市场分得一杯羹,例如Neste炼厂70%的盈利来自于可再生产品(生物柴油、生物丙烷等),占其营业收入的20%。
    2.炼化一体化炼厂
    炼化一体化炼厂在下游行业价值链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其获得的利润仅处于中等水平。因此,一些地炼企业通过选择处理优化原料、优化装置运行条件,以及重视生产重质产品(丁二烯和芳烃)等方式使其利润高于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一些大型炼厂的炼油差额普遍高于当地基准值约4~5美金/bbl。尽管炼油业务占它们收入组合的2/3以上,但投资者对它们的估值与高估值化工企业相当——市盈率约为20倍,而纯炼油和大型炼油企业的市盈率为10~15倍。

二、炼化行业面临的风险
    
    如今,被高利润掩盖的市场风险已逐渐显露,而那些对市场起到积极作用的因素(例如低廉的原料价格),以及起到微乎其微消极作用的因素(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将在未来10年产生巨变。
    通过对80多家美国炼油和化工企业分析显示:下游行业正面临5种上升风险或压力,这5种风险同样适用于全球1350多家下游企业。这些风险因素包括原料的变化、能源贸易全球化、终端市场转型、炼化技术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1.原料的变化
    预计下游企业将完全适应市场提供的新原料,尤其是价格较低的轻质原料(如致密油和天然气凝析液)。尽管适应新原料的过程并不简单,但当诸如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和终端市场改变等风险因素开始改变整个行业的原料格局时,将会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例如,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对塑料的机械、化学和热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终端市场转型将要求使用可再生原料而非化石燃料生产石化产品。因此,炼油和化工企业未来的原料将不仅限于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可能会取代部分化石燃料的使用。
    2.能源贸易全球化
    随着能源贸易和投资越来越集中在某些地区,下游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会进一步扩大。近期的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上涨也给市场和已建立的全球供应链现状带来了直接风险。应用新技术的大型、出口导向型项目将会在未来的10年加速能源贸易全球化发展。例如,中东直接将原油转化为化工产品的新项目,预计其产量约为世界最大石脑油基乙烯裂解装置的5倍。
    3.终端市场转型
    汽车、建筑和包装行业(下游行业的主要终端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转型后,变革的步伐和进程现已加快。 2018年,全球13家零售商和包装公司(塑料包装合计产能超过600万吨)共同推动“2025年前实现包装100%可重复利用或可回收”计划。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时,终端产品也可能成为主要燃料或原料。例如,巴斯夫的化学循环项目将不可回收的塑料废物(例如未分类的废塑料)转化为主要原料或化石燃料(例如合成气或油品)。
    4.炼化技术转型
    不断变化的原料组合(例如从单一到多元化)、更严格的绿色环保要求(例如碳排放、塑料回收),以及终端市场的转型(到2030年代石油需求达峰),都将对许多已经拥有数十年历史的技术和工艺流程提出挑战。  
    此外,新兴技术主要集中在减少中间过程(例如原油直接转化为化学品)、降低原料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甲烷直接氧化偶联)或开发性能优异的催化剂和技术(例如中国的煤制油技术)等方面。这些新兴技术都将对资产日益贬值的老旧装置提出挑战,并迫使企业对生产单元进行权衡和取舍。
    5.可持续发展要求
    可持续发展要求将覆盖到所有内部和外部因素(原料、技术、终端市场和全球化),同时将激发创新商业模式。例如MOL集团制定的2030发展战略旨在将炼厂目前30%~50%的燃料产品向非燃料产品转变。
    在这5种风险因素中,原料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通常被认为是最大的风险,而实际上全球化因素对下游公司盈利的影响最为显著,表现在2016年以来盈利下降了约80%。2010年,下游价值链中利润最低和利润最高的企业之间的营业利润率差接近13%;到2018年,利差缩小到8%。同样,在大宗化学品、差异化学品、特种化学品领域差异进一步缩小,利润率差目前小于1%。这一结果对于秉承传统策略和落后工艺的企业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三、炼化行业采取的对策
    
    综上所述,以上5种风险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力将决定炼油和化工行业的未来。尽管下游行业将进行较大规模的业务整合,以及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石化产品方面,但整个炼化行业还需做好应对措施,以抵御风险。
   (1)将产品快速进入市场作为首要策略,通过优化模块化加工流程、推动生产脱瓶颈以及在石化生产和工程项目中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措施,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2)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在发生深刻变革,新兴经济体在能源需求中的占比将日益攀升。新兴经济体正成为全球能源消费向低碳化、清洁化转型的主导力量。因此,需加强分子和材料领域的创新合作,公开产品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情况,鼓励终端市场的创新。例如电制氢、电制氨等能源技术创新开发。
   (3)信息技术(例如自动化、AI技术等)将对下游行业产生深远影响。需强化制造商与经销商的关系,及时了解特定地区、市场和产品的动态信息。
   (4)探索供需合作之外新的双赢贸易策略。
   (5)通过合理化成本、扩大特定终端市场的规模及资产、逐步淘汰竞争力薄弱的旧产能来维护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例如,开发并应用COTC技术(原油直接生产化学品)将使一桶原油的盈利翻一番以上。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