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肥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0年1期 发行日期:2020-01-04
作者:■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安徽省三农信息服务协会名誉会长 夏英彪

  结构调整、企业升级、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这是很多成功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多年来,化肥行业坚持四个结合,即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开发与技术集成产业化相结合、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现代化管理与有效的传统管理相结合。
  近年来,许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加大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如开发缓控失肥、水溶性肥料等在“双夏”抗旱工作中作用突出。目前这些产品已成功在一些经济作物上使用,并以其易溶解、无残留、不堵塞的特点,配合节水灌溉系统形成“水肥一体化”,达到省肥、省水、省工、高产、高效、环保等效果。
  此外,新型功能型肥料开始进入市场,如:新型易降解包膜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稳定肥、增效氮肥、复合氮肥、生态有机肥、有机无机三维全价肥、活化增效肥、高塔硝基肥、氨化稳定网控肥、全水溶性复合肥、生态氮肥、速溶磷酸钾铵、多态氮肥、磷包氮缓释型配方肥、水溶肥、桉树专用肥、脲甲醛复合肥、硝基肥料、生物有机肥、驱虫宝有机肥、种肥、生物炭基复合肥、有机磷铵钙等。
  现代农业追求的是节能、低碳、增效、绿色,而肥料是最大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关系耕地质量和土壤生态建设的历史重任,承载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责任。由此看来功能性肥料发展方向是围绕绿色环保和农业产能做文章,为生态农业作贡献。


新型肥料发展需抓关键


  新型高效环保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新型肥料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品多样、百花齐放,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此必须“以质量代替数量”,切实提高农业效率和化肥利用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型肥料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功能性肥料是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尤其是新型肥料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而关爱土壤是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稳定安全的首要问题。传统肥料功能关注提供作物的养分,新型肥料则赋予了肥料更多新型功能。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延伸,出现了水肥一体、药肥一体、种肥一体、肥机一体等发展趋势。这与现代企业需求的综合比较服务相适应,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并成为构建和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一方面要促进粮食增产,提高作物品质;另一方面要减少面源污染,提升土壤的修复能力。正是面临这样的形势,或者说是契机,从而使新型肥料、功能性肥料应运而生,既能改善土壤和微环境,又能增强营养、提高产量,这将是肥料行业发展的延续和新的亮点。


化肥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要切实抓好农化服务工作
  农化服务是一个社会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系统体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农资商品为载体,以农业生产和农资市场协调发展、互惠互利多赢为目标,包括生产、营销和使用三个主要环节及其系统的不断完善。在现代农业阶段,需要现代农化服务,要用现代新技术,按照作物种植全程解决方案的模式开展推广、示范,提供其个性化和本质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创造新的种植价值和社会效益。
  在为农业服务,特别是化肥企业的农化服务方面,安徽很多化肥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其中包括:中盐红四方、司尔特、六国、辉隆五禾丰、长丰金正大、莱姆佳、四方化肥公司、文胜肥业、宝瑞达公司、帝元公司、定兴肥业、文峰肥业、天享肥业、八保田科技、宿州中元、怀远中远、惠农肥业、华沃生态等。
  做好农业服务及农化服务,可以成为种药肥企业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目前产能较大,化肥农药需求“零增长”,我国单质肥料、农药连续两年减少。2019年国务院发文,将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转为负增长,要求到2020年,重点地区肥料利用率要达到40%以上。预计肥料(主要是尿素)用量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不断趋严的环保标准,让本来就面临污染治理难度大、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难题的化肥行业,又多了一道“紧箍咒”!化肥行业均面临必须实现绿色发展的问题。绿色发展既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关系行业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目前化肥行业只有咬紧牙关,爬过这道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现在化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化肥生产利润越来越薄,企业盈利越来越艰难。但事实上,不仅可以靠卖产品赚钱,好的服务也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对农民来说,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同样重要。买到优质肥不难,但买到优质服务却很难。目前农业服务正方兴未艾,今后大有发展空间,为此,必须与时俱进。
  农业服务和农化服务应紧接地气,形式多样。肥料生产企业应避免盲目求新、求特,应致力求真,致力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功效,以绿色、高效的肥料满足农业种植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以理性、长远的态度推动行业的绿色升级。
  化肥企业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目标和方案,推出战略,以种植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中心,以示范为抓手,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帮助种植户种出好品质、卖出好价钱。农业的发展格局应体现特色化、生态化、互联网化。
  2、化肥企业要与时俱进,切实重视好对数字化转移的认识
  未来已来,涉农产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必须充分提高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以创造价值为导向的企业系统性重构,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战略、组织、人才是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三项关键支撑。
  研究编制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总体规划建议;推动行业智能制造标准指南的制定和推广工作;编制行业智能工厂成熟度评价体系和两化融合业务图谱;提炼总结行业智能制造典型应用案例。
  工业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新动力,是融合、竞合,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在竞争和合作中形成新产业形态的过程。工业互联网不仅是产业形态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是积极的互联网思维在传统工业的应用而不是谁颠覆谁。
  数字化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企业的未来;未来数字化转型重点应发力安全和环保、全流程的优化等方面;各行业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共同组建一个数字化生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价值创造巨大化,形成企业可持续发展新的竞争力。“跨”字的学问很深,系统如何跨?数据如何跨?企业如何跨?都是需要深思的问题。同时要做好“专”字,企业、行业、政府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助力行业转型。
  数据质量也是两化融合的关键,转型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变革和技术变革的结合,要改变原有技术架构。两化融合的平台思维很重要,平台搭好了才能使行业的两化融合顺利进行。
  对于企业数字化的未来发展,保证安全环保、实现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是关键,要建立好企业自己的数字化生态圈。
  要重点做好“1个方向 、3个转变”——即企业的战略方向要把好,利润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要做好转变。
  未来之美在于未知。要做好自身上下游整个供应链的优化、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价值的优化。其次,要做好项目规划、研发设计和价值网络的平台化设计。最后要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
  总之,行业和企业应做到科学至上、资源匹配、智能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