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醚(PPE)是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强度、耐高温工程树脂,市场上通用的主要为改性的聚苯醚(MPPE),在电子电气、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汽车、建筑、航空和军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成为发达国家垄断核心产品之一。
随着全球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汽车轻量化的需求,聚苯醚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不仅体现在汽车主控板、轮縠、挡泥板、油箱盖、点火线圈等用途上,尤其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的使用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和需求空间,其独特的无卤阻燃、自熄性强、耐温范围广、介电性能好、耐化学腐蚀及轻量化性能,决定了它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支架制造材料的最优选项。
从自主研发到技术引进
由于聚苯醚广泛用于军事领域,作为战略物资储备,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试制,但技术未过关。20世纪60年代初,在上海、天津等地曾有多个单位开展2,6-二甲酚合成及制取聚苯醚的研究工作。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和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分别进行聚苯醚合成和改性的研究工作,并分别建设了30吨/年和250吨/年的中试装置(目前已全部拆除)。80年代末原化工部投资1.8亿元,委托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建设3000吨/年的聚苯醚合成装置,但由于未掌握核心技术,工艺落后,上述项目很快宣告失败。此后10年,国内基本停止了聚苯醚合成研究。
南通星辰芮城分公司隶属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南通星辰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在国内首家引进聚苯醚工程树脂并成功投产,打破了我国聚苯醚市场国外垄断的局面,使中国聚苯醚实现了从无到有,标志着中国聚苯醚工业化建设的开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聚苯醚的领航者。
芮城分公司2003年从捷克引进聚苯醚技术项目,并于2006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套1万吨/年聚苯醚生产装置,打破了聚苯醚原粉一直进口的格局,填补国内空白,项目的投产运行开启了中国聚苯醚产业化生产。之后芮城分公司经过反复小试实验,摸索工艺参数,确定工艺路线,优化工况条件,2011年聚苯醚产能达到了设计产能1万吨/年,产品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定制化生产和服务。
改性聚苯醚发展空间大
随着聚苯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改性后的聚苯醚极大地扩宽了聚苯醚产品的应用范围。在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大尺寸彩电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聚苯醚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芮城分公司在对现有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后,在现有装置能力基础上,实施聚苯醚脱瓶颈改造项目,于2017年完成项目改造,聚苯醚产量达到2万吨/年。目前南通星辰公司新建3万吨/年PPE重点项目正在进行中,预计2020年内建成投产。
根据权威研究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全球改性聚苯醚的需求将以7%~10%的年均增长速度发展。其中,我国对改性聚苯醚的需求将超过20万吨,市场空间居全球第一,发展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