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全球化工业遭受双重打压
2020年12期 发行日期:2020-06-12
作者:■晓华 编译

  当前国际油价的上涨已经推高了石化原料的价格,但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影响全球下游化学品和聚合物的需求。因此,原料价格的上涨或难以有效地传导至下游。这种情况使得化工行业可能被挤在中间,许多化学品市场的利润率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尤其是那些与汽车和耐用品相关的市场。即使是在3~5月的恐慌性抢购中大行其道的包装用聚合物,也有可能回归到更正常的需求模式。目前大多数聚合物的价格还没有像原油那样强劲反弹。美国聚乙烯(PE)出口和价格的上升更多地是由关税降低而非需求复苏推动的。随着全球各地解除封锁,化工行业寄希望于下游需求和定价的复苏。


过分依赖中国市场并不现实


  中国是第一个解封的国家,因此普遍被市场人士认为将引领全球经济走向复苏。受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然非常严峻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市场尚未走强,尤其是制成品市场。例如,纺织行业仍处于低迷状态,国内需求萎缩,而市场参与者则在等待海外订单回升。
  这已经在化工市场有所反映。例如,据安迅思报道,3月份乙二醇装置的开工率水平高于70%,但4月份降至60%,5月底降至55%左右。因为价格下跌,利润受到挤压甚至亏损的乙二醇生产商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专家认为化学品市场前景堪忧


  国际eChem咨询公司主席保罗·霍奇斯(Paul Hodges)表示:“油价上涨可能是最糟糕的事情。原料成本在上升,但下游市场正成为灾区。这是向新常态的转变,化工企业正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选择:继续堆积债务,然后用现金回购股票?还是回归必需品,重新关注人们的基本需求?为了满足社会未来的需求,还是为了华尔街冒险家的利益而建立化学工业?”
  安迅思公司亚洲高级评论员约翰·理查森(John Richardson)指出,化工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没有石油快,例如虽然乙烯、丙烯和苯的价格有所上涨,但下游产品的价格还没有跟上。理查森分析道:“人们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会像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那么糟糕,但我并不赞同。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比金融危机时更严重,这意味着今年化学品和聚合物的需求不会出现正增长。尤其是与耐用品领域相关的化工行业,预计将出现深度负增长,而且行业内将出现整合。”
  安迅思洞察(ICIS Insight)编辑奈杰尔·戴维斯(Nigel Davis)强调:“很难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进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做出预测。化工装置的低运营率不太可能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有所改善。”


消费者信心是关键


  积极的消费者情绪对促进经济活动至关重要。人们只有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况下才会购买高价商品,比如汽车、房子和电子产品。否则,他们只会购买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这使得家庭和个人护理产品、食品和医疗产品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间相对稳定。
  随着世界各地失业率的上升,人们对未来感到紧张,开始储蓄而不是消费。例如,过去10周美国就有超过40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失业率从3月份的4.4%上升到当前的14.7%。2020年全球经济正在陷入衰退,失业率上升,上半年GDP大幅下降,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