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突破“谈化色变”窠臼 科学舆情管理助力石化行业绿色转型
2020年19期 发行日期:2020-09-30
作者:■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情报资讯部 王月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感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石化行业绿色转型不断提速。一方面,石化企业在线下以技术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化工行业的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线上舆论对石化品牌认知仍停留在“高能耗、高污染”的固化形象中。因此打破传统舆论窠臼,带动线上舆情管理与线下技术驱动的双线升级,才能真正实现石化行业的“绿色”转型。

科学舆情管理机制亟待建立

  2015年天津塘沽“8·12”大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媒体早期发声缺位,导致天津被冠以“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之称,时至今日,这一称谓和印象仍对公众认知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见,舆情管理与危机处置应对机制对一家企业、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一个行业、甚至一座城市,均可产生不容忽视的口碑塑造力。只有重视舆情管理,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舆情管理机制,才能防患未然,助力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打造,以及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在当前的信息管理模式下,部分企业或政府职能部门由于对敏感舆情重视不足或预警不及时,重大负面舆情处置机制缺失,传统化工舆论形象向绿色友好化工形象的转变之路阻力重重。科学舆情管理从及时预警、重大舆情风险化解与处置指引、宣传效果评估与传播方案改进以及顺畅社情民意互动等几个方面入手,畅通行业品牌评价转化通道。

石化行业舆情呈现三大特点

  当前,石化行业舆情呈现出三大形势特点:

  一是,安全、环保类舆情常年频发。石油化工属于高危行业,极易发生恶性安全事故,导致社会公众积累起对行业的负面印象,甚至谈化色变。近年来,以天津“8·12”爆炸事故、张家口“11·28”燃爆事故、江苏盐城响水“3·21”爆炸事故等为典型的重大化工安全事件表明,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形势、舆论环境都极为严峻。同时,近几年在“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倡议下,石油化工行业成为环保治理的重要行业之一,监管和处罚力度趋严。一些企业在上马重大项目时,若出现环评缺位、漠视民声等问题,易招致舆论“围攻”。“民意”和“舆论监督”被提到新的高度,显示出坚持经济效益与注重环境保护、尊重社会民生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已成为普遍共识和明确的政策基调。

  二是,石化行业国有企业占比较高,舆论环境更为严苛。国企承担着更多促进社会福祉增长的期待,公众对其规范经营管理的期待更高,因此石化行业也面临更为严苛的舆论环境。囿于“垄断”“腐败”“低效”“僵化”等刻板印象,国有企业的一些舆情易被“过度关注”“过度解读”“断章取义”“负面联想”,加大了国有企业舆论语境的风险性、被动性。

  三是,传播范式变革增大石化行业舆情应对压力。数据流量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民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热情高涨,政府和企业所面临的舆论监督压力空前增强。相比过去石化行业与大众心理及生活距离较远,当前新媒体传播手段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自媒体蹭热点、找角度的运作规律也让石化舆情的发酵和衍变具备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加速了世界政治、军事及经济格局的转变。疫情直接冲击终端需求市场,下游需求骤减,企业停产、减产,世界经济萎缩,给我国石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石化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布局、生产经营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的舆情管理对企业防御外部风险愈发重要。

认清石化舆情管理问题

  目前国内石化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是舆情管理意识淡薄,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视不足,很多企业的舆情管理尚处真空状态;二是舆情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专门的舆情管理机构,即使有相应的管理部门,也往往出现层级众多、分工不明、处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是应急处置能力待提升,对于敏感或负面舆情处理较为粗暴,习惯鸵鸟式应对或删帖式封堵,在实际危机处置中引导策略欠佳,易引发次生舆情风险;四是人才建设投入不足,专业队伍梯队建设不足、培训欠缺,不重视新闻发言人培养,未建立权威的外部专家库。

大数据手段助力建立科学舆情管理机制


  针对上述问题,石化企业或政府部门应对症下药,从舆情危机管理意识树立、舆情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舆情防控和处置合力提升以及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把握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洞悉网络舆情背后的民意表达,加强舆论引导与舆情疏通工作,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为自身改革发展营造积极的舆论环境,推动舆论切实转化为生产力。

  当前,通过定向抓取、语义处理、文本挖掘及数据结构化处理等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依托大数据全媒体监测平台,绿色舆情管理服务可为石化行业的政务及企事业单位监测海量的网络舆论信息,分析舆情传播路径、情感倾向、发展趋势等,厘定潜在的舆情风险点,制定舆情危机应急处理预案,让石化舆情管理实现智能化、系统化、机制化运作。

中国化信特色舆情管理方案助力石化绿色口碑升级

  近年来,我国化工产业突出环保导向,取得了很大的产业进步,但在绿色发展宣传与敏感舆情防范领域仍面临多重问题。中国化信竞争情报研究院专注石化舆情防控与管理服务多年,拥有系统、完整、权威的绿色化工舆情服务体系,可依托全球新闻监测平台和权威行业数据库,对石化重要舆情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及时预警,并提供多类型风险评估,细分领域热点分析,竞品舆情态势追踪及国内外综合形势判定等多元化、全视角产品服务,助力实现绿色化工品牌构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