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驱动锂盐消费
2020年19期 发行日期:2020-09-30
作者:■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武娜 周月

国内外锂资源情况


  锂资源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和世界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其应用主要可以概括为新能源、新材料和医疗三大领域,包括电池、航空航天、核聚变电站、冶金、陶瓷、玻璃、润滑脂、医药等多个细分领域。

  全球已查明的锂资源量约3950万吨(USGS),其中,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美国、中国的锂资源位列前五,其他重要的锂资源国有澳大利亚、加拿大、刚果(金)、塞尔维亚、俄罗斯、巴西等。全球锂资源中盐湖占80%,矿石占20%,盐湖锂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智利、阿根廷和中国,占比99%以上。我国盐湖锂资源占比8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全球锂矿供应高度集中,SQM、雅宝、FMC、泰利森、RIM、Orocobre、银河资源等7家公司占据全球80%以上的锂矿供应。

  我国锂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青海(58.15%)、西藏(22.39%)、四川(9.8%)、江西(5.7%)、新疆、湖南等地。盐湖型锂资源查明资源储量占比80.54%,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青海省盐湖锂资源共计约1816.49万吨,其中,柴达木盆地现已查明有11个硫酸盐型盐湖中的锂含量达到工业品位(150mg/L)。西藏盐湖主要分布在藏西北地区,氯化锂资源量共计1738.34万吨,卤水锂含量达到边界工业品位的盐湖有80个,大型以上有8个。

  除此之外,我国深层卤水锂资源量巨大(柴达木盆地西部含油构造深层油田水、四川盆地、湖北江汉盆地、江西泰和盆地等),且拥有铝土矿伴生锂等稀有元素矿床(贵州大竹园铝土矿、清镇市猫场铝土矿等),煤型稀有元素矿床(如宁武煤田超大型煤矿中伴生的锂-镓矿和准格尔煤田超大型煤矿中伴生的锂矿),锂资源潜力巨大。

我国锂盐产量

  2019年我国碳酸锂产量为15.9万吨,同比增长31.8%。其中,盐湖提锂碳酸锂占比21.4%,矿石提锂碳酸锂占比78.6%。

  2020年上半年国内碳酸锂总产量为70990吨,其中1、2月份由于春节以及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企业自身因素等影响,产量较低,2月份最低为6400吨。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国家也相应出台各种激励措施积极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3、4月份产量逐步增加,分别为13300吨、13900吨,环比增长107.81%和4.51%。5月份开始碳酸锂产量趋于平稳,其中5月为13840吨、6月为13250吨。

锂盐价格走势

  2010年至2015年9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总体维持在4万元/吨的水平,受上游矿石原料价格提升、新能源汽车集中爆发式增长影响,碳酸锂价格自2015年10月份以来持续上涨,2016年5月底其最高价格近18万元/吨,其中,锂价格疯涨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全球主要锂产区受厄尔尼诺影响,产量有所下降;我国及全球电动车产能释放。 

  伴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盐价格一路走高,国内外大量新增产能于2018年逐步投产,行业整体逐步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态。2018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16万元/吨跌到8万元/吨左右,跌幅约50%;2019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然一路下跌,12月跌至5万元/吨左右,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随着碳酸锂价格的下跌一路走低,氢氧化锂与碳酸锂之间的价差逐渐收窄,2019年底,与碳酸锂价差约5000~8000元/吨。

  2020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国内外碳酸锂下游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导致碳酸锂行业价格持续下滑。工业级碳酸锂价格由1月的43250元/吨降至6月的36000元/吨,降幅为16.76%;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由1月的50750元/吨降至6月的42550元/吨,降幅为16.16%;氢氧化锂价格由1月的58750元/吨降至6月的54650元/吨,降幅为6.98%。

  整体分析,节后疫情好转后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产量开始释放,但由于疫情影响,以及国外疫情的爆发,国内下游需求减弱,厂家采取按需采购方式,致使价格一直处于下降,市场低位承压运行。

锂盐进出口情况

  2020年1—5月,受全球范围的疫情影响,澳洲大多数矿山都有减产、停产计划,预计2020年西澳锂精矿的产量将低于全年预期,进口锂资源将会受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5月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16437.581吨,较去年同期的7854.551吨,同比增长109.3%;出口总量3336.214吨,较去年同期的6490.216吨,同比下降48.6%。

  2020年1—5月我国氢氧化锂的进口总量219.921吨,较去年同期的341.138吨,同比下降35.5%;出口总量21229.987吨,较去年同期的16164.502吨,同比增长31.3%。

  2020年1—5月我国氯化锂的进口总量207.51吨,较去年同期的1003.589吨,同比下降79.3%;出口总量为109.207吨,较去年同期的76.274吨,同比增长43.2%。

  2020年1—5月基础锂盐进出口贸易总额近3.7亿美元。

我国锂盐需求预测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锂盐的消费市场。在疫情期间,终端需求、储能、新能源汽车增速减慢,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降薪、裁员等方式自救,使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受到一定冲击,从而导致了锂盐需求降低,全球锂盐消耗量减少,库存压力增大。

  从长远来看,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仍将快速发展,拉动锂行业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占比大、增速快,仍将是全球锂行业下游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在动力电池高镍化趋势下,锂盐的需求主体将向氢氧化锂切换,随着2020—2021年特斯拉、大众、宝马等海外车企放量,氢氧化锂需求量将会出现显著增长。

  受疫情影响,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欧美对电动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加大,继而导致全球市场对锂盐需求增加,届时可能出现间歇性供不应求的现象。预计未来1~2年,锂盐行业仍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锂盐价格将在低位震荡之后出现反弹,全球碳酸锂需求量将会达到50万~80万吨。

政策措施与建议

  1. 政策支持

  3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对稳定市场发展预期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补贴政策仍有优化空间,可逐步细化,并从购置端转移到使用端。此外,新能源车企也应积极自救,合理开拓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市场。

  另外,要推动公共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更新,同时要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给予一定支持,比如在充电环节降低电价,甚至充电免费,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优惠等,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情。

  2. 企业自救

  (1)锂盐行业 锂盐生产企业要加强管理,提升生产工艺水平,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使得企业能够在当前环境下取得价格优势。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减少下游提纯工序,产品能够满足下游产品的质量要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2)新能源汽车企业 现在锂盐的主要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除政府政策补助外,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积极谋划新产品、新思路。

  3. 规范化系统化健康发展

  锂盐行业是新型产业,2018年的价格疯涨导致了大量的锂盐项目上马,通过两年的建设使得锂盐市场在2019年下半年逐步释放,这也是导致锂盐行业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企业应避免由于市场导向大好,而进行密集型建设的情况。

  加强锂盐和废旧电池循环利用规范化和系统性。目前国内锂盐、锂电材料生产企业以及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尤其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仍存在大量乱象,此前,为更好地对退役电池进行规范性回收和处理,我国制定了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制度:凡是进入名单的企业均具有较强的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实力,以此减少报废动力电池对环境的污染。

  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首先,要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起到标杆和示范引领作用,让良性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其次,要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最后,要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法规,督促企业加快履行溯源和回收责任,最重要还是得从源头想办法,政策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生产企业负担起责任主体的“重担”,积极履行溯源和回收责任。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