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合成树脂: 强化基础能力建设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2021年1期 发行日期:2021-01-04
作者:■中国合成树脂协会

  1.“十三五”成就与不足共存

  “十三五”期间,我国合成树脂自给率大幅提高;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实现了合成树脂原料的多元化;合成树脂产品正在从低端逐步向中高端发展,通用树脂向专用树脂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供给侧产品结构调整;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产业已基本形成大中小企业并存、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

  我国合成树脂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配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并通过优化布局、扩大规模、拓展品种,跻身于生产、消费的大国行列,在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同时获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自主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为今后合成树脂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多个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少数企业的产业地位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新型尼龙、高性能材料、塑料合金和可降解塑料已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一些高端特种材料的研究成果正在逐步转化,聚醚醚酮(PEEK)、聚酰亚胺(包括纤维和泡沫)、聚砜类树脂、特种环氧树脂、芳纶2、芳纶3和部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部分产品还能出口国外。应用技术水平也正在提高,除上述产品外,热塑性弹性体(TPE)与热塑性硫化橡胶(TPV)产业化技术及应用技术,已大量用于中高端领域,例如汽车、通讯、电子电器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但合成树脂行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结构性过剩现象明显,传统通用产品产能过剩,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到目前为止,国内树脂行业还有部分落后产能并未被淘汰,影响整体竞争力。产业发展不平衡,存在区域布局分散,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偏低,特色不突出,存在安全隐患和原材料卡脖子等问题。仍有部分树脂原材料国内不能满足供应,企业发展受到国外原材料的控制。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进程较慢,合成树脂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较大差距。同时,市场服务意识差,营销理念相对落后。在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方面,存在产学研用相互脱节、只注重产品开发、而忽略市场开发和应用开发现象。

  2.“十四五”发展重点

  进入“十四五”,整个合成树脂行业要围绕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战略,加快建立新的发展格局。并且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提质降耗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品质升级,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全面实施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高端树脂、生物降解树脂和功能性专用树脂等新型材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支撑和保障。努力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占据行业制高点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推进行业有序发展。

  到2025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的发展模式。合成树脂的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逐步引领行业不断进步,赶超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持续推进创新能力建设,以树脂专用料、工程塑料、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寻求机会,把握机遇,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发展。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力发展大宗、关键合成材料制造新技术,开发高性能聚烯烃、工程塑料、改性塑料、特种纤维、高端热固性树脂及其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及可降解塑料等新材料制备技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