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肥行业 需融入新格局,应对新变化
2021年6期 发行日期:2021-03-19
作者:■ 安徽省化工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 夏英彪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下达,再次吹响振兴乡村、绿色生态发展的号角。有鉴于此,结合安徽省化肥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我国化肥工业及农业状况

      

    62年风雨兼程,62年春华秋实。化肥人砥砺奋进,使我国化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元,从进口之国变成化肥生产、消费大国。

    显然,我国农业现代化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同在的交叉路口,面临肥料利用率低,土壤地力与健康差,病虫害防治难,土壤面临板结、盐碱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农产品产量徘徊、品质下降。土壤健康状况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水和空气质量息息相关,并且深刻影响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十九大报告指明了全国农业发展的途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生态文明和农业绿色发展为引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新型肥料发展迎来契机

     

    2020年,安徽省化肥实物量突破1200万吨,其中行业内统计磷铵144.6万吨,复混肥346.8万吨,合成氨403万吨、尿素318.4万吨,碳铵37.9万吨,氯化铵86.8万吨,还包含部分硫铵和新型功能性肥料等。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耕地有8829.9万亩,是全国13个重点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粮食产量已实现17年递增。2020年粮食产量803.8亿斤。化肥行业及磷化工是安徽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保障安徽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节支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功能型肥料,如:新型易降解包膜缓释肥、控失肥、抗旱肥、稳定肥、增效氮肥、复合氮肥、生态有机肥、有机无机三维全价肥、活化增效肥、高塔硝基肥、氨化稳定网控肥、全水溶性复合肥、生态氮肥、速溶磷酸钾铵、多态氮肥、磷包氮缓释型配方肥、水溶肥、桉树专用肥、脲甲醛复合肥、硝基肥料、生物有机肥、水稻颖壳不闭合专用肥、驱虫宝有机肥、种肥、生物炭基复合肥、有机磷铵钙、生物质绿色肥料和土壤改良修复调节剂等。

    现代农业追求的是节能、低碳、增效、绿色,而肥料是最大的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关系耕地质量和土壤生态建设的历史重任,承载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责任。功能性肥料发展方向正围绕绿色环保和农业产能做文章,为生态农业作贡献。

    新型高效环保肥料的研制及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新型肥料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产品多样、百花齐放,但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为此,必须“以质量代替数量”,切实提高农业效率和化肥利用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型肥料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着行业的进步。

    功能性肥料是当前我国肥料行业,尤其是新型肥料发展的关键和重点,而关爱土壤是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稳定安全的首要问题。传统肥料功能关注提供作物的养分,新型肥料则赋予了肥料更多新型功能。随着功能的不断增加和延伸,出现了水肥一体、药肥一体、种肥一体、肥机一体等发展趋势。这与现代企业需求的综合比较服务相适应,推动了行业的进步,并成为构建和支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农业一方面要促进粮食增产,提高作物品质;另一方面要减少面源污染,提升土壤的修复能力。在这一背景下,新型肥料、功能性肥料应运而生,它们既能改善土壤和微环境,又能增强营养、提高产量,这将是肥料行业发展的延续和新的亮点。


融入新格局,应对新变化

     

   “十四五”时期,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指引下,化肥行业迎来战略机遇叠加期、发展布局优化期、创新驱动突破期,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十分广阔。

    为此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融入新发展格局

    要迎合市场和需求,做好有针对性的布局。需求侧和供给侧共同发力,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和拓展新需求,做活国内大市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全力开发高精尖优质产品,生产客户满意的产品。

    要紧扣发展这个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在发展中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改革与发展的高度融合。要全面布局农用化工产业链,并不断升级延伸,发展磷化工,含磷的新型复合肥料,精细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布局;加强与知名科技院校的合作,在取得中试或一定规模装置上运行成功的前提下,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技术开发效益。

    当前,研发投入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骨干企业要把加大研发投入作为基础性的发展战略,加大产业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升开发能力。就磷化工和复合肥企业而言,当前要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化肥使用零增长、负增长等政策,调动一切技术力量,大力开发生产有机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等功能肥和新特肥料,积极适应农资市场变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此外,企业要走绿色化工之路。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日益趋严的形势,一批技术落后、存在污染的企业正在被关停,让位给绿色清洁生产工艺。如硫酸、磷肥企业在采用一体化废物处置工艺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精细化工中的稀硫酸、稀盐酸、稀磷酸等“废物”可以很好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减少废物排量。

    同时,要拓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链。磷化工企业在生产中可以由基础工业级产品向下延伸,如向食品级、试剂级、医药级、电子级高端产品延伸,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能源和市场优势,拉长产业链。如安徽省六国化工公司大力开发新产品,综合利用副产物磷石膏,将其转变为石膏建材类产品,对副产物力求“吃干榨尽”,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效益。

   (二)确立生态新理念,助推农业现代化

    农化服务是一个社会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系统体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以农资商品为载体,以农业生产和农资市场协调发展、互惠互利多赢为目标,要大力加大种业翻身仗,包括科研、生产、营销和使用四个主要环节及其系统的不断完善。在现代农业阶段,需要现代农化服务,要用现代新技术,按照作物种植全程解决方案的模式开展推广、示范,提供个性化和本质需求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创造新的种植价值和社会效益。

    做好农业服务及农化服务,可以成为种药肥企业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由于目前产能较大,化肥、农药需求“零增长”,我国单质肥料、农药产量连续3年减少。两年前国务院发文,将化肥农药使用量由零增长转为负增长,要求今年重点地区肥料利用率要达到40%以上。预计肥料(主要是尿素)用量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农化服务要为即将开发成长的乡村民营经济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要建立健全农化服务中心,做到“配肥站+化验室+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开展测土配肥、专家开方、农技指导、精准施肥、农机飞防等服务,对大型农业种植户提供作物解决方案。

   (三)与时俱进,重视数字化转型

    推动农村发展,必然要置于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流潮中考量。只有吹进时代的新鲜空气、发展的新理念、致富的新思路,才能铺牢振兴轨道,与时代同向共行。因此,化肥企业要注重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浪潮中谋得新生。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