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化肥主肥种产业现状及 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21年6期 发行日期:2021-03-19
作者:■ 金联创化工 李玉博

自2015年国家颁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来,国内化肥行业结构性调整加速,产业发展更加健康、科学,土壤温和型及改变传统施用形势的肥种层出不穷,但面对我国国情及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作为基础性农资,化肥行业需要更加健康牢固发展。本文从氮、磷、钾及复合肥四方面分别对国内化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预期进行阐述。


                 尿素篇

    

2020年中国尿素市场回顾

    

    通过对近两年中国市场尿素价格分析可以看出,2020年国内尿素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走势。2019—2020年中国尿素价格走势如图1所示。表1为2020年山东区域尿素价格变化对比。以山东市场为例,2020年1—12月均价在1676元/吨,同比上年同期的1872元/吨,下滑10.47%;最高价为1820元/吨,出现在3月份;最低点为1530元/吨,出现在6月份。

    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一是2020年尿素整体开工率继续走高,同期明显高于2019年。得益于尿素成本的降低及尿素新增产能的投放,2020年国内尿素开工率继续走高。据统计,2020年1—12月份,国内尿素平均开工率72.62%,较2019年开工率(66.76%%)同期提高5.86%,截至12月底,2020年尿素日均产量约12.1万吨,较2019年同期的日均产量12.49万吨,下降0.39万吨。尿素开工率的走高和产量的增加,是影响尿素价格水平下跌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成本降低,企业尿素利润尚可。因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国内煤炭价格走跌,利好尿素企业,加之部分尿素企业技改,整体降低了尿素企业成本, 加之在尿素开工率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尿素价格虽然下滑,但却保证了尿素行业利润。三是2020年尿素出口价格再现高于内贸,引起淡季尿素价格上涨。2020年尿素出口较2019年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尿素部分时间出口价格高于内贸,主要集中在7—8月份的尿素出口。2020年,印度受季风、疫情等方面的影响,种植面积增加,对尿素的需求集中且数量增加。7—8月份,印度连续4次发布尿素招标公告,让世界了解印度尿素缺口较大,也提高了中国尿素的出口价格,改变了以往出口价格低、内贸价格高的局面,如此也拉动了7—8月份淡季尿素价格上涨。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影响了各行各业,化肥市场也在这次疫情中产生变化。尿素作为化肥中的明星产品,市场变化莫测,2020年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往年有所增加,不管是春耕的价格冲高回落,还是淡季的价格反弹,市场的涨跌都不能单单用经验去判断。从整体来说,2020年国内尿素市场开工率较高,价格较低,出口量较高,成本较低。不过纵观2020年全年来看,国内尿素市场行情走势偏弱,价格中低位波动为主。2016—2021年国内尿素供需平衡如图2所示。  

2021年尿素市场趋势预测

   

    2021年,中国尿素市场将延续弱势震荡走势,整体波动空间较 2020 年或将拉大。预计,主要地区山东小中颗粒尿素出厂价格为1450~1850元/吨,2021年全年高点或出现在一季度。  

    2021年的中国尿素市场,供应增加、季节性需求差异化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从供应面来看,根据2020—2021年尿素新增产能统计,2021年国内尿素产能预计将达到7169万吨/年,较2020年增加284万吨/年,但尿素价格的低位波动,也会整体制约尿素开工率的回升。初步预计2021年尿素产量约5405万吨,较2020年开工率略有回升,产量继续较2020年增加约73万吨。从需求面来看,2021年农业需求将是带动尿素阶段性涨价的关键。受疫情的连锁影响,2020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受到重视,国内保证粮食安全政策不断推出,如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最低粮价收购价格等等。未来1~2年,国内农业对尿素的需求将出现触底回升的局面。而春耕是一年一度农业需求最为旺盛的阶段之一,加之工业需求补货的叠加,较大概率将成为2021年尿素的高点。另外,出口的变化也是影响尿素价格涨跌的重要影响因素,就尿素出口的变化以及2021年国际尿素新增产能的预期来看,2021年中国尿素出口形势将更加严峻,预计2021年出口量将低于2020年,较难通过出口带动尿素价格的上涨。


                磷肥篇

    

2020年中国磷肥市场回顾

    

    2019—2020年中国磷肥价格走势详见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2020年国内磷酸一铵市场呈现震荡上涨走势。表2为2020年磷肥华中区域价格变化对比。以华中市场为例,2020年1—12月均价在1857.8元/吨,同比下滑4.60%;最高价为2080元/吨,出现在11月份;最低点为1735元/吨,出现在5月份。

    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疫情爆发,国家发布停工防控政策,影响了工厂的开工率,导致市场货源紧张,多供不应求,有货企业惜肥待售;二是下半年,国外因为疫情加剧,产能产量急速下滑,更加依赖中国国内货源,进一步拉动国内市场推涨;三是年度内上游原料硫磺、磷矿石、合成氨等原料整体坚挺上扬,成本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图4为2016—2021年国内磷酸一铵供需平衡图。

2021年磷肥市场趋势预测

    

    2021年,中国磷肥市场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或呈上扬推涨形势。预计,主要地区出厂价格为1850~2150元/吨,全年最高点或在第三季度出现。

    2021年的中国磷肥市场,供需层面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2021年全国环保检查力度逐渐增强,在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国家政策引导下,2021年的磷肥市场竞争压力继续加大,企业转型升级将迅速提上日程,在各个工厂要求整改搬迁下,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平均开工率。预计,2021年全国磷酸一铵产能将维持在1680万吨左右,产量约800万吨。在国家去产能、调结构等相关政策影响下,预计未来几年内,农用二铵产能将维持在2100万吨左右,预计2021年二铵产量约90万吨/月。


                 钾肥篇

    

2020年中国钾肥市场回顾

   

    2019—2020年中国钾肥价格走势详见图5。2020年国内钾肥市场呈现先降后涨趋势。表3为2020年华东区域价格变化对比。以华东市场为例,2020年1—10月均价在2010元/吨,同比下滑12.84%;最高价为2100元/吨,出现在10月份;最低点为1770元/吨,出现在6月份。

    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

    一季度,氯化钾从供需面来看,年初1—2月份西北地区钾肥生产企业已经陆续进入冬季检修期,仅盐湖集团仍在正常生产,但厂内库存充足,对市场影响不大。进口钾方面,受疫情影响下游工厂再度延迟复工,且部分货源相对紧张,贸易商挺价意向较强,基本延续节前报价或暂停报价。

    二季度,合同签订后国内市场价格开始出现大幅度下滑的情况,在进入钾肥淡季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少加之新货源尚未通关,氯化钾市场上处于高低价并存的状态,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价格接近触底的现象,港口62%白钾市场价格多数在1850~1950元/吨,实际市场成交偏高端价位成交较多,低端价位需订购量大的大单可谈,销量较好的60%大红颗粒价格在1950~2100元/吨。同时,国产钾盐湖集团紧跟大合同价格出台了5月新政策,60%(粉/晶)官方到站报价1820元/吨,相比同期下跌了22.55%,格尔木藏格57%粉氯化钾官方报价1660元/吨,市场上对盐湖新价的信心略显不足,边贸地区由于需求支撑不足,价格偏低运行中。

    三季度,国外钾肥市场由于白俄罗斯矿工罢工和全球供应紧张导致氯化钾的报价上涨,且国储中标结果公示,中农、中化、中化建等大型贸易商均陆续表示停售带动了市场的涨势。

    四季度,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2020年第54号公告),自2020年12月1日起主要化肥品种不再禁止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恢复为允许以保税方式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这对于钾肥市场无疑是个利好的消息。原料氯化钾方面,已经进入冬季备肥阶段,需求缓慢增长,市场上涨势较好,但实际成交略显僵持,加上市场上的现货有限,进口商挺价惜售心态比较重。且后期随着盐湖检修,国产钾可售量大幅度减少,价格随之飙升。整个第四季度后期市场主要的关注点在原料氯化钾价格走势、港口库存以及下游工厂的需求情况,而硫酸钾的价格企稳并伴有小幅回暖。图6为2016—2021年国内氯化钾供需平衡图。  

2021年钾肥市场趋势预测

    

    预计,2021年中国氯化钾市场价格将会先涨后落,整体波动空间相对有限。大合同价格仍然是影响2021年钾肥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国内氯化钾价格全年高点将在第一或第四季度,也就是氯化钾需求最旺盛的时间段。

    2021年的中国氯化钾市场,供应量仍然是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确定因素主导。2020年导致氯化钾价格跌至低位的原因主要就是合同价格低且市场需求不佳,供大于求现象明显。目前来看,2021年中国与国际钾肥供应商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的第一份钾肥大合同在春节前夕签订,约定新的标准氯化钾进口价格为247美元/吨CFR,此价格确保了中国农民的利益和2021年春季及全年的钾肥供应,合同价格较2020年上调了27美金/吨,但其他国际供应商并不认可,且多表示短期内甚至上半年对中国钾肥的输出量有限,因此中国进口钾的补充量在上半年并不大,在国际钾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或将会稳中向好发展。但下游需求有限情况下,上涨空间相对受限。因此,2021年国内氯化钾的长期走势仍不太看好,先涨后落的趋势较为明显。


                复合肥篇

   

2020年中国复合肥市场回顾

   

    2019—2020年中国复合肥价格走势详见图7,2020年国内复合肥市场先涨后落之后震荡上行,呈“N”走势。表4为2020年山东地区价格变化对比。以山东市场为例,2020年均价在2098元/吨,同比下滑7.53%,最高价为2250元/吨,出现在3月,最低点为2010元/吨,出现在7、8月份。

    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前后疫情突发,复合肥市场交投几近停滞,至2月中旬,在国家复工复产政策利好推动、原料成本上扬及货源紧缺等利好因素提振下,复合肥行情开始逆势上涨。二是受原材料频繁波动影响。4—7月原料行情整体下滑,对复合肥成本及心态支撑不足,加之6月份秋季预收陆续启动,国内复合肥行情连续回落下行,下滑幅度达250元/吨左右。10月份开始,原材料行情普遍呈持续拉涨态势,在原料成本不断增加态势下,复合肥企业报价坚挺,行情呈震荡上行趋势。三是受上半年磷酸二铵运行低位影响。作为复合肥的可替代产品,磷酸二铵的低位运行,对复合肥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尤其山东、河北地区因用肥习惯原因,部分高磷产品受挤压严重,出货困难。四是受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拖累。复合肥产能严重过剩,但下游需求持续疲软。随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导致经销商淡储积极性继续下降,按需操作更加明显,与往年相比备货提货进度都相对滞后。

2021年复合肥市场趋势预测

  

    预计,2021年复合肥行情仍不容乐观,继续低位运行的概率大。从行情趋势来看,一季度随着春耕下游需求的启动,市场交投气氛的逐步回暖,在原材料高位运行态势下,复合肥价格或震荡调整为主。而二季度末,为消化清理库存,上半年冲量以及秋季预收逐步展开,复合肥价格将惯例性下调。预计2021年国内复合肥行情走势先弱稳再跌后窄幅调整,以山东地区为例,全年运行区间或在1900~2200元/吨。其中,低点可能在二季度末,高点或出现在明年开春。

    2021年,供应、原料、需求、品牌竞争仍是中国复合肥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供应方面,2021年复合肥新增产能大幅增加,预计新增产能在350万吨左右,以新型复合肥产能居多,市场竞争压力将继续加大,企业转型升级将迅速提上日程,部分落后产能也将快速淘汰。另外为降低销售风险,复合肥企业库存控制低位,尤其在生产方面以销定产将继续是主基调。

    原料方面,价格的理性回归,尤其尿素产品价格的窄幅运行,将继续抑制复合肥价格的波动幅度,加之企业与下游乃至终端信息差不断缩小,且企业利润逐年压缩,复合肥企业及经销商可操作空间变小,另外复合肥受原材料行情变化影响波动频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需求方面,种植结构的调整将继续导致下游需求的低迷,农民化肥投入积极性下滑,将进一步挤压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

    品牌竞争方面,品牌意识的弱化,企业间价格竞争激烈,新型复合肥逐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产品结构的调整导致差异化产品异军突起,常规肥价格差有望进一步缩小。

   (注:本文中所有数据,除特别指明外,均来自于金联创。)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