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工业互联网 促进化工园区数字化转型
2021年10期 发行日期:2021-05-19
作者:■ 兴园化工园区研究院 赵和伟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数字化、智能化逐渐对全社会产生影响,化工园区作为产业经济的主要载体自然不能置身身外。化工园区数字化应紧跟国家智慧社会、数字中国的建设号召,支持政府打造强大的新时代园区发展软实力,紧密围绕国家新时代战略部署,展现全面、领先的智慧园区平台规划与建设能力。


政策体系推动园区数字化转型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互联网+”推动安全生产技术进步、效率提升。202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危化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系统,综合利用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对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2021年3月28日应急管理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提出利用新技术手段,打造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实现园区安全、可持续发展。


园区数字化建设实现智慧管理

   

    数字化园区建设规划应从规范和优化园区管理模式入手,以事件的联动处理为要点,基于监管、服务两大智慧园区关键领域,以资源整合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智能化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建设完善安全监控、环保监测、应急指挥、经济运行、封闭管理等智慧园区管理模块。

    通过平台建设,开展化工园区问题全面诊断。聚焦短板弱项,通过运行机制设计,推进上级部门、园区、企业三级联动,实现各单位更彻底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自上而下地跨部门解决园区管理问题。

    建立化工园区全场景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撑智能决策体系,实现数据价值挖掘,驱动管理决策,加快从“侧重经验管理决策”向“数据驱动管理决策”模式转变,为统计分析、监测预警、战略发展等提供决策服务。

    通过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促进园区在横向和纵向上各业务的动态管理、集中管理和协同管理,提高化工园区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园区智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慧服务。


“三大板块”构建数字化园区

   

    1.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打造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数字化转型构建坚实的IT基础,按照“平台+应用”的理念,全面赋能园区数字化协同运营水平,支持业务创新发展。建设监测监控指挥中心场所、中心数据机房、专有网络环境、物联感知设备等主要硬件支撑环境。基础硬件类包括基础网络环境、通信链路、计算主机系统、存储备份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物联感知设备类包括视频类(高空瞭望、热传感摄像头、无人机等)、环保类(空气质量监测站、特征污染物监测站、水质监测等)、安全类(定位终端、有毒可燃监测、移动监测等)、数采类(硬盘录像机、数采仪等)、封闭类(卡口、周界、车辆定位等)、智慧督查类(移动终端、对讲等)。

    2.工业互联网能力中心

    基于智慧园区平台建设的共性需求,打造“工业互联网+化工园区”能力中心。在平台安全体系下,各方可借助平台提供的数据开放能力,根据不同职能部门(园区、市级、省级等)的监管需求,选择数据分发共享。同时,数据分析能力可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推动园区管理服务理念和模式进步。通过统一的智能门户进行系统集成,打通系统边界,提供能力中间件,建设底层技术的共通性,采用“平台+应用”方式,平台提供框架和基础组件服务,应用基于平台组件能力快速构建,支撑个性化和属地化创新。

    3.工业APP

    建立园区智能管控应用和综合评价系统,包括安全、环保、应急、能源、封闭、运营大脑等应用和服务,实现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和闭环管理。园区作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系统,要从更长远、更广泛、更多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在实践过程中受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约束,不可能所有工作同步开展、所有项目同步建设,所以必须按照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要求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并且突出重点。同时,在统一的顶层设计下,要能不断地进行应用扩展。

  

数字化推进中存在四大不足

    

    在化工园区数字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主要还存在着以下四点不足之处:   

    一是信息化设计能力不足。

    信息化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各自为战。园区信息化系统由各部门分别建设,没有形成有效的平台机制和共享机制,从而导致了多个不能互联互通的“数据孤岛”,造成数据达不到创新性。

    二是数字化基础能力不足。

    感知能力差,无法发挥有效作用。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在安环自动化监测、工艺技改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园区在接入点位的数量、质量等方面布设力度不够。

    三是集约化管理效率不足。

    部分化工园区尚处于建设初期,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建设薄弱,化工园区对信息化、智能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严重影响了集约化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益。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由于工作侧重不同,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性的化工园区建设管理规范与标准。

    四是专业人才不足。

    缺乏专业人才运营管理,导致前期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数据不能精准、高效地为园区安全、生产、运营提供智能化、自动化的支撑保障。


园区数字化技术发展趋势

    

    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的技术背景下,借助新型的物联网技术、微服务应用框架、海量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可灵活扩展的、相互打通的信息系统,通过多源异构物联,实现数据采集,基于微服务、无服务架构快速开发和迭代应用,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形成统一的标准,并能够快速复制,这是园区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数字化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架构的升级,数据的打通、业务应用的原子化,将大大加快信息的传输效率,提升园区的组织效能,从而促进整个组织和产业阵型的转型升级,带来管理、引导、服务上的全面升级。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