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双碳”命题下, 依靠技术优势布局氢能产业——访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 刘茂树
2021年17期 发行日期:2021-09-02
作者:■ 魏坤

   “双碳”目标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未来,已被除西藏外的30省份写入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一场关于氢能产业的“万亿争夺战”悄然打响。对于传统行业如何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氢能产业这一机遇,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氢能产业布局。近日,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刘茂树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并给出了独到见解。


发展起步,瓶颈亟待突破

    

   【CCN】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国家低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彰显大国担当,也为中国氢能道路指明了方向。您认为,“双碳”背景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刘茂树】“十四五”规划设立“双碳”目标,低碳经济及低碳产业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重点。“双碳”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依靠环保减排,我认为,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变革升级才是碳减排的关键。从传统石油能源转变为以风能、太阳能、水电、核能或者氢能的新能源,改变能源结构布局,是减排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十四五”规划目标以及各项低碳政策鼓励下,我国新能源开发呈现上升态势。氢能是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新能源之一,近年来,从各地政府到行业内各大企业,都在国内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双碳”目标可以说是加速了氢能产业的爆发,为氢能在中国拓宽市场空间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氢能发展具有相对不受自然、地理环境限制的有利条件。据国际氢能委员会的统计,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比将接近10%,2050年氢能利用可以贡献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20%,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未来10—2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变革,也是重大的机遇期。

    需要注意的是,氢能产业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还在前期起步阶段,氢能生产技术布局的空间还有待提升。氢能是新能源中,技术应用相对较晚、应用场景相对较少的新型能源,与风能、太阳能等相比成熟度相对较低。


   【CCN】就目前来看,中国发展氢能的主要瓶颈有哪些?如何突破这些瓶颈?

   【刘茂树】相比其他新能源,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目前仍然处在相对不成熟的阶段。氢能零部件供应链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进口零部件成本高,因此需要更多适合的国内供应商完善零部件供应。同时,制氢设备成本相对较高,如何降低布局成本,让更多能源企业将制氢设备落地实现生产,也是需要克服的瓶颈之一。

    关于如何突破瓶颈——当前氢能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我认为,企业应继续聚焦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材料等,与各方开展深度合作,早日攻克技术瓶颈、材料瓶颈。


“有的放矢”加速拥抱氢经济

        

   【CCN】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来说,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加速企业绿色转型?

   【刘茂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进行能源调整。研究显示,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氢能经济是关键,中国未来十年将迎来氢能的高速发展期。来自麦肯锡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中国可能需要增加1800万吨氢气的需求,而目前的需求几乎为零,未来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钢铁和运输行业。

    氢能产业的发展对于传统能源企业来说,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传统能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潜能条件,积极参与布局,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吸引优秀专业人才,为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创造更多可能。


   【CCN】当前,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氢能,出台了氢能发展规划,相关企业也都在加大在氢能领域的投资,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投资热潮?

   【刘茂树】霍尼韦尔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十四五”规划的号召下,积极投入能源转型,尤其是氢能领域的投资,这是能源行业对“双碳”目标达成的积极响应,对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氢能产业投资热潮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并非每个区域都要发展成类似甚至相同的能源结构,不同区域需要根据不同天然资源和应用场景,确定不同的能源定位。同理,对于氢能领域的投资也需要明确定位,有的放矢,这样才可以实现投资效果以及技术发展的最优化。


   【CCN】近年来,霍尼韦尔频频落子氢能领域,与多家行业巨头携手开拓中国氢能市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霍尼韦尔在氢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刘茂树】霍尼韦尔在氢能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例如,霍尼韦尔PSA氢气提纯技术采用专利吸附剂,可在高压下除去含氢气体中的杂质,回收氢气并提纯到99.9%以上,从而满足精炼需求。除了从重整炉和炼油废气中回收和提纯氢气外,该技术还能利用其他气体(如乙烯废气、甲醇废气和部分氧化合成气)来生产氢气。

    在绿氢应用领域,我们正在开发和应用绿氢在煤化工、石油化工、钢铁等领域的应用技术。以绿氢为煤化工减排技术为例:设计灵活的技术路线保证在绿氢足够的前提下,工艺过程可以实现零碳排放。此外,工艺可以灵活调整,从少量绿氢供应开始,实现一定的CO2减排(比如20%),然后逐步增加绿氢供应,进一步减少碳排放,这时除增加绿氢电解槽外,煤化工的主流工艺没有大的改变。

    此外,霍尼韦尔已与多家中国合作伙伴携手:2021年霍尼韦尔与宝武集团旗下的上海宝氢达成合作,为其提供先进的氢气净化提纯技术和整体解决方案,计划2022年投入运营,共同推动氢能在中国市场的生产与开发。霍尼韦尔UOP将为上海宝氢提供一套高纯氢产量为600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制氢站,其中氢气产品将用于宝武集团无取向硅钢生产线和氢燃料汽车加氢站。

    此外,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与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日前签署了关于碳中和及氢能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中和及氢能源领域开展合作,在宝武清能位于中国的工厂实现碳再利用并降低碳排放。中国领先的氢能技术供应商北京海珀尔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将采用霍尼韦尔UOP先进技术来为氢能电池供应高纯度氢气。宝武清能、浙江石化、盛虹石化、恒力石化均采用了霍尼韦尔氢气解决方案,来生产高纯度氢气。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