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原油均价较2020年大幅反弹。年内,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如图1、表1所示),供需两端的利好成为油价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首先,从供应端来看,在OPEC+减产规模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沙特实施额外减产,加之全球原油需求复苏前景较好,需求旺季期间市场保持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美国遭遇寒潮打击,原油库存的变化及美元走势也对国际原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需求来看,尽管全球疫情在年内一度出现反复,但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整体仍保持增加趋势。特别是6月之后,随着北半球进入夏季需求旺季,加之欧美防疫封锁的解除,全球能源需求的恢复速度进一步加快。进入10月,天然气市场引发的能源危机进一步提振石油需求预期,刺激油价进一步上涨。
、
截至2021年11月19日,WTI均价为67.85美元/桶,较2020年上涨28.24美元/桶,或71.78%;布伦特均价为70.32美元/桶,较2020年上涨27.11美元/桶,或62.73%。
第一季度:沙特决定额外减产 原油价格震荡上涨
进入2021年后,在1月初的OPEC+会议上,OPEC+各产油国仅作出2—3月小幅减产的决定,超出市场预期。加之此后沙特额外减产的承诺,油价受此提振持续上涨。后期,伊拉克为了补偿此前的超额产量也作出了额外减产的承诺,为油价提供支撑。此后,寒潮导致美国原油产量短期内大幅减少,加之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好转市场乐观预期能源需求复苏,投资者担忧原油市场重回供不应求的状态,油价得以延续此前的涨势。3月后期,由于欧洲多国暂停新冠疫苗接种,导致欧洲再次面临疫情威胁,投资者担忧这将推迟欧洲经济复苏的时间,并拖累油市的需求,油价小幅回调。
第二季度:疫情封锁逐渐解除 国际油价延续涨势
进入二季度后,4月份,油价涨势受限并一度回落,OPEC+达成逐步增产协议,沙特将分阶段撤回100万桶/日的额外减产,这导致油价承压。但OPEC与IEA两大机构均上调原油需求预期为油价提供支撑。5—6月份,油价再次回到上行走势,尽管印度的新冠疫情令能源需求前景仍存隐忧。但欧美地区的疫情封锁正在逐步放松,经济重新开放,燃料需求前景良好,特别是在北半球进入夏季需求旺季后,能源需求反弹和库存持续下降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乐观情绪。此外,年内备受市场关注的美伊谈判仍未达成协议,伊朗原油出口增加的预期被进一步延后,这也对油价起到提振作用。
第三季度:消息面多空交织 国际油价宽幅震荡
三季度,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波段性走高。7月初,因Delta病毒导致部分国家重启封锁,能源需求复苏面临不确定性,致使国际油价显现跌势。7月18日OPEC+会议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决定将每月增产幅度定为40万桶/日,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缓解支撑油价在7月后半大幅反弹。但进入8月后,全球范围内疫情导致的封锁范围加大,削减了市场对夏季旅游旺季期间燃料需求增长的预期,油价再次大幅下跌。此后,因亚洲疫情在8月下半旬得到有效控制,需求担忧逐步缓解,油价再次反弹。其次,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受飓风影响,美国原油供应大幅减少,投资者对供应中断的担忧也提振油价上涨。进入9月后,随着市场对疫情担忧的逐步缓解,投资者对供应趋紧的担忧提振油价持续上涨。
第四季度:能源危机引发市场担忧 原油涨至七年高点
10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能源市场供应趋紧的预期提振油价涨至近七年来高位。受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天然气价格的飙升引发了投资者对石油将被用作替代能源从而令需求快速增加的担忧。而OPEC+各成员国仍然坚持每月40万桶的计划逐步增产,这导致原油市场供应仍保持紧张趋势。
2021年显然对国际原油市场很友好,原油价格满血回归,开启了心惊动魄的上涨之旅。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破位上涨后,油价还是显得意犹未尽,并且大有将这份热情延续到2022年的势头。
对于2022年的原油市场来说,依旧处于供需基本面的控制之下。此外,源自于2021年下半年的全球能源危机也将在2022年上半年持续发酵,届时全球的能源价格或仍将出现剧烈波动。
对于供应面来说,原油市场面临的两大风险因素,分别是OPEC+逐步取消原油减产政策及伊朗原油的回归。根据OPEC+在2021年7月会议上的政策决定,自2021年8月份起,OPEC+将每天增产40万桶,直到所有暂停的产能(580万桶/日)恢复为止。此外,与会各国将继续举行月度会议来评估市场情况并决定下个月的产量水平,努力在2022年9月底前结束减产。
这也就意味着到2022年前三季度,OPEC+仍将执行减产政策,如果届时全球能源危机尚未缓解,加之二季度起全球将进入原油消费旺季,那么OPEC+的减产政策无疑是雪上加霜,令原油供应进一步告急,从而推动油价向更高的方向运行。而自2022年四季度起,OPEC+将不再减产原油,那么全球的原油总供应量势必会有所增加,届时随着全球进入原油消费淡季,加上能源危机的缓解,势必会对油价形成强烈的冲击与打压。
伊朗核谈也是2022年的重中之重。 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会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重启,讨论美伊两国恢复履约问题,虽然经过了多番的讨论,但由于美伊分歧严重,以及伊朗政府领导层换届,导致美伊核谈迟迟没有推进。伊朗是OPEC重要的产油国,该国在OPEC原油产量的份额中,最高曾达12.12%。
但自2018年5月份,美国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随后重启并新增一系列对伊朗的制裁后,伊朗的原油产量及出口均受到了重创。鉴于美伊两国的态度均十分强硬,伊朗不得不曲线救国——通过与欧盟先行沟通的方式,来促成与美国方面的和解,一旦美伊重新达成核协议,那么伊朗原油将重新回归,届时将对油市产生影响。
对于需求面来说,全球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仍决定了原油消费的多寡。此外,由欧洲天然气短缺引发的能源危机,也对原油市场有极大的冲击,因为原油与其他燃料如天然气、燃料油、煤炭等之间存在着可替代性,因此当其他能源紧缺时,原油也无法幸免于难。
市场普遍认为能拯救欧洲天然气危局的是俄罗斯,但俄罗斯方面却有着自己的打算,首先要在满足供应稳定的情况下,才会加大天然气的出口;其次,借着天然气紧缺的东风,俄气上调了对欧洲和土耳其的全年天然气出口指导价,以谋取更大的利益;再次,由俄罗斯输送至欧洲的重要天然气管线——“北溪-2”仍存在着变数,这就使得“俄气西输”具有不确定性。
综合来看,2022年国际原油市场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将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当中,尤其是上半年,因此对于油价来说或将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进入下半年后,供应紧缺的情况或有所缓解,尤其是进入四季度后,全球的原油总供应量或进一步增加,这显然会对油价形成打压作用。预计2022年全年,WTI的主流月均价为86~68美元/桶,布伦特的主流月均价约为88~70美元/桶,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