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提高节能降碳水平,推动纯碱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期 发行日期:2022-03-17
作者:■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 窦进良

  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纯碱用途广、用量大,主要用于玻璃制造、无机盐、洗涤用品、冶金、医药、轻工食品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其产量和用量是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中国纯碱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底,去除停产企业,纯碱在产产能为2988万吨/年,其中氨碱法产能为1363万吨/年,联碱法产能为1445万吨/年,天然碱法产能为180万吨/年。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纯碱产能和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纯碱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引下,在当前“双碳”目标下,纯碱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一条适合本行业发展的道路。

  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纯碱已有近160年历史,我国的纯碱工业的发展也有100余年,现阶段纯碱生产的方法和技术已非常成熟。在当前“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下,纯碱行业应通过以下方式,走出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保持行业稳定运行 

  纯碱行业多年来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市场长期供大于求,导致行业经济运行起伏不定;不确定因素多,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困难,对未来的发展难以把控,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全行业的稳定运行,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造成障碍。因此,“十四五”期间纯碱行业要继续坚持总量控制的原则,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通过国家有关能耗双控、双碳政策的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通过提高天然碱产量比例,调整行业产能结构;通过严格控制总产能增长,化解过剩产能,保持行业健康稳定运行。

  2.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推动行业节能降碳的源动力。纯碱行业要通过开发新的节能技术、降碳工艺、节能设备等推动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如开发一步法重灰技术、重碱加压过滤技术,以及直接过滤重碱的离心机、回转干铵炉等的开发和应用,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低碳排放,提高环境质量,推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3.提高行业装备水平,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设备大型化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和能耗。自2000年以来,国内多个纯碱企业生产规模都超过了百万吨级,从而带来了设备的大型化和升级。近年来,大型纯碱企业投用了多种大型设备,如大型新型碳化塔、大型带式真空过滤机、大型压缩机和冰机,以及大型冷、盐析结晶器等设备,实现了设备大型化。不同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大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大型化水平,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碳排放。

  4.提高自动化水平,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开启一次重大时代转型,两化融合正在引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纯碱行业应大力提高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改变企业传统的组织、流程、物流、业务模式,实现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增长。

  5.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作为传统行业,目前各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技术研发人才不足和断层问题。从长远发展角度,企业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要大力培养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培养技术和管理梯队力量。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行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节能降碳水平,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6.减少“三废”排放,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到生产的全过程。纯碱行业的绿色发展要通过进一步降低“三废”排放量,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来实现。要进一步提高原材料、能源动力、水资源等的消耗管理,加强原材料精细化和高效利用管理,提高能源的梯级和综合利用水平。在“三废”排放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环保新技术、新设备,大力提高废气回收利用率,降低尾气含氨指标和废气颗粒物含量,加强废物循环利用,提高固废回收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提高环保水平,实现绿色发展。

  7.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生产本质安全

  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底线,纯碱企业必须严守安全生产底线。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只有达到本质安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总之,纯碱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严格控制总产能增长,保障市场稳定运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应用绿色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和市场应用;提高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进一步节能降碳;提高行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促进优势互补;加强人才培养,增加人才储备;降低“三废”排放,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做到安全生产,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达到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要求。通过以上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实现纯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