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未来十年,中国化工企业应抢抓这十大机遇
2022年11期 发行日期:2022-06-01
作者:■ 唐茵

  当前,逆全球化趋势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及地缘冲突,“双碳”引领全球新能源转型。在此背景下,如何构建新格局下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国内化工行业可以抢抓哪些机遇?5月20日,在“2022中国化工行业市场情况展望及预测”直播课上,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咨询CEO黄音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化工行业前景广阔,产业链竞争途径有变

  长期视角下,作为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化工行业前景广阔。老龄化、数字化、人口基数增长及城镇化、企业战略边界拓展、低碳从概念到落地、绿色发展达成全球共识等大趋势都为化工行业带来持续机遇。

  世界化工产业链的竞争途径,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技术竞争及全球化扩张转变为21世纪前二十年资本主导的竞争,资源和市场是化工产业链全球化遵循的主要方向。2020年以来随着逆全球化持续叠加疫情和战争,跨国企业正重新寻求科技核心竞争力。

  跨国化工企业已习惯了全球化带来的便利与效益,从而在资本效益和劳动效益发生矛盾时,放缓了高投入、高风险的基础研发步伐。过去20年,化工产业链的竞争集中在应用开发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忽略了产品本身的研发。然而在全球市场份额下降及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五年,化工企业将重启研发并重新赢取制胜点。

高速扩张后,中国化工产业聚焦于结构优化

  中国在全球化工品市场地位快速崛起,市场占有率大幅升高。到2020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已占全球的44.6%。而欧洲、美国等地市场份额占比逐步下降。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将是化工成长空间最大的期望地,预计2030年中国生产将占全球的一半。然而在未来5~10年,中国化工行业在历经高速扩张后,2025年左右将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必然走向产业结构优化之路。 

  受益于大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基础设施及人才红利,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具备其他发达及发展中经济体不具备的核心竞争优势。这些优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仍具有可持续性。

  2020—2025年,中国将继续鼓励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本土相关高端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化学品将持续随着中间体及终端市场的出口增长而增长。

没有创新的企业将没落,未来应关注十大机遇

  2022—2030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挑战和机遇并存,终端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持续投入及绿色发展将带动中国化工产业塑造全球新的竞争力。

  黄音国表示,中国化工行业有可能在2025年下行周期承接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风险,基础化工企业一体化和产业链布局的成本竞争力将是去产能周期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对于没有真正进行研发和创新的企业,大概率在2025年周期中没落。创新和技术则将在2025年开始的周期中成为中国化工材料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黄音国认为,中国化工行业未来应关注以下十大机遇:一是技术变革仍是化工行业投资主线;二是光伏、风电技术迭代引发新材料需求;三是动力、储能带动锂电材料需求爆发;四是政策驱动氢能产业链加速扩张;五是“双碳”目标提升工业节能及循环经济;六是合成生物学迎来蓬勃发展机遇;七是扩产指标获取能力的价值提升;八是能源成本上行凸显一体化优势;九是经济复苏、转基因拉动大农资景气;十是需求增长带动中游环节利润首先增长,并在2024—2025年向精细下游疏导。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