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炭黑行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2022年14期 发行日期:2022-07-18
作者:■ 金联创化工 王鑫

  炭黑是橡胶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产品,是除橡胶以外第二大原材料,对于轮胎、橡胶制品的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大因素共同影响上半年炭黑市场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材料,炭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轮胎,另外还有其他橡胶制品、非轮胎橡胶制品、油墨和涂料、塑料以及其他等几大类(图1)。

  自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整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作为轮胎行业主要原材料之一,炭黑行业品种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橡胶产品的需求,从产能、产量及进出口方面都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彻底打乱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受疫情冲击,全球宏观经济急剧陷入深度衰退,疫情的波动带来经济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复杂性,以及区域市场的分化。由于海外疫情形式持续发酵,对轮胎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终端需求的萎缩,加上出口订单的快速下滑,严重影响了炭黑的市场行情。好在我国疫情率先得到控制,同时国外不断放出刺激性政策,全球经济体逐步解封,终端对助剂的需求日益增多,对炭黑的出口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宏观政策、资金调控、需求增长的配合下,炭黑市场价格在2022上半年创下历史最高位。

  自2020年下半年起,原料煤焦油淘汰落后产能导致价格高位,叠加下游需求回暖刺激下,炭黑行业迎来“涨价潮”,主流价格一路涨至高位,在2020年4月底、5月初创历史新高记录(图2)。回顾往年历史行情,可分为三次上涨阶段,其中两次大涨均在旺季10月份左右,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山西地区4.3米焦炉淘汰,加上10月正值国庆假期,下游企业有备货需求,在双重利好因素下推动炭黑出厂价格直线飙升;2021年与上年走势一致,煤焦油突破历史高位,炭黑企业不堪成本重压,叠加国内疫情频发,以及炭黑库存低位行情下使得炭黑价格接连上调。而最后一次突破历史高位涨幅出现在今年的4月底、5月初。

  2022年上半年,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一是煤焦油价格产能供应紧张,在前半年时间内,煤焦油价格始终保持高位,在后期才开始缓慢下调;二是由于全球局部冲突,前期从俄罗斯进口的炭黑受阻,且欧洲地区能源与天然气价格暴涨,国外炭黑企业成本增加,在种种原因下,不少下游企业将目光多转向从中国进口炭黑,导致3、4、5月份炭黑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三是上半年全国出现疫情大范围爆发,各地区物流运输受到较大阻碍,货运成本增加,这也间接导致炭黑价格接连上调。综合来看,从1月份开始到5月份,炭黑价格持续增长;从5月下旬开始,轮胎企业开工负荷低位,且制品行业对炭黑采购积极性有限,导致6月份炭黑价格下调。

炭黑产能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2002年以来,全国炭黑产能维持每年近40万吨/年的增速。至2020年,全国炭黑有效产能达到827万吨/年,增长7.58%;2021年炭黑产能约854万吨/年,增加3.26%(图3)。一方面,近两年由于市场需求增加,导致炭黑产能增长较快,比如山西安仑、山西永东、苏州宝华和山东金能等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产能增加。另一方面,虽然产能有所增长,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十三五”规划与蓝天保卫战的收官等,均对炭黑产量造成下行影响。2020年全国炭黑产量为570万吨,同比下降0.81%;而2021年全国产量为520万吨,虽产能不断增加但实际产量反而减少。

  2022年上半年,我国炭黑产量约为290万吨,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物流运输受限,炭黑开工有所下滑,产量同比下滑11.2%。从进出口方面来看,今年我国进口量较往年略有减少。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炭黑进口量为4.95万吨,同比减少2.17%。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游轮胎及制品行业开工均处于低位,导致对进口炭黑需求也有所减少。与此同时,以往欧洲炭黑需求量的32%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供应,受地域冲突影响,欧洲炭黑供应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少下游需求商将目标转到中国,促使炭黑出口量从3月份开始不断增加,2022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加2.61%。受这些因素影响,我国炭黑对外依存度也降低到15.40%。从炭黑消费情况来看,国内轮胎及制品行业仍是最大的炭黑需求领域。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炭黑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局部冲突影响,海外下游行业对我国炭黑出口需求也有所增长。

  据中国炭黑网统计,2022年及未来我国炭黑新建产能约163万吨/年(表1)。由此可看,随着炭黑产能的扩张,虽然部分小型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但总体而言,炭黑产能仍呈上升趋势,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将继续加剧。因此,行业未来的布局规划应当是加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使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数量增加,并改变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使其与市场需求保持较好的衔接,并开发炭黑的其他应用领域市场。

未来三大发展趋势

  一是进一步完善炭黑产能布局。产能供应过剩成为炭黑行业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几年不少炭黑企业先后扩大产能。但与此同时,由于疫情或环保影响,炭黑企业开工多数处于低位,使得产量减少,而部分企业的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造成了全行业利润低迷和不断下滑。我国炭黑行业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将加快整合、提高产能集中度,这也是由大变强、走向成熟市场的必由之路。我国炭黑行业大规模的企业重组和并购整合将会拉开序幕,产能集中度将会大幅提高。

  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特种炭黑产品。我国是炭黑第一生产大国,但质量与国际领先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橡胶炭黑居多,而高性能、低滚动阻力等炭黑新品种较少,特别是具有特定专用性能或高纯净度的胎体或者橡胶工业制品的炭黑品种较少,缺乏高档次的色素炭黑和导电炭黑等特种炭黑品种。在产能过剩、低质化炭黑恶性竞争严重的大环境下,“以量取胜”显然已不符合炭黑市场的发展规律。今后,行业应当大力发展特种炭黑,预计至2025年,特种炭黑市场规模将以8.1%的负荷年增长率攀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性能、特种炭黑产品研发与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出路。

  三是寻求市场供需平衡,争夺市场话语权。一方面,2020年做为“十三五”的收官年,国家环保政策的连续收紧,令不少4.3焦炉落后产能关停,而新增置换产能投产的消息却不见多,因此煤焦油供应链减少,而炭黑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价格保持高位。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2022年下游需求将持续偏淡。据了解,欧盟汽车注册同比下降13.7%,美国较去年同期下降18%。欧美轮胎需求大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创纪录的大通胀和供应链终端的因素影响,同时随着美国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引发了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种种迹象表明,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而下游轮胎需求明显下滑,结构性的产能供应过剩,导致炭黑市场没有话语权,只能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因此,炭黑企业必须在原料采购与市场供需上保持平衡,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炭黑新产能增加势必加大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同时,在去产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行业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开拓炭黑高端产能发展空间,在橡胶制品、轮胎行业内不断突破创新,向更高水平的炭黑行业发展。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