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2021下半年的暴涨暴跌和2022年的震荡走低后,2023年国内聚氯乙烯(PVC)市场将呈现低位整理后震荡上扬的走势。其产能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市场供应充裕,竞争将更加激烈。
2023年宏观形势展望
1.国际局势持续动荡,经济衰退或难避免
2023年世界政治形势依然复杂,经济形势愈发严峻。随着地区冲突持续,升级与外溢风险正在加大,预计2023年地区冲突或将出现缓和,且不排除停止的可能性。但地缘局势紧张状态很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大国博弈在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技术、能源、材料等领域全面展开,世界局势依然动荡。
2023年上半年欧美国家仍将延续加息周期,全球经济衰退状况加剧;同时随着通胀指数逐渐降低,加息步伐将会放缓,幅度也会缩小,市场信心缓慢恢复。但连续高强度加息对世界经济的冲击短期内难以愈合,经济衰退阴影挥之不去。
2.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国内经济触底反弹
国内经济形势长期向好,但短期内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恶化,原料价格高企,下游需求不振,产能过剩严重,疫情仍未消失,我国经济将继续经历通缩的阵痛。“双碳”目标下“能耗双控”政策将继续执行,对产业格局与发展的影响持续存在,但基于不太乐观的经济形势,未来政策调整的灵活性有望加大。
虽然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增强,但其毒性越来越弱,国内疫情管控措施逐渐放松,防疫政策更加科学、精准、优化,疫情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小。预计明年二季度新冠疫情或将明显减弱,国家有望完全放开管控,进入后疫情时代。
随着国家一系列稳经济、促发展政策逐渐落地见效,终端需求复苏,企业开工提升,我国经济将于明年下半年走出阴霾,实现涅槃重生。近期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增长5.1%左右,表现出明显复苏态势。
2023年国内PVC市场分析
1. 供应依然充裕,市场竞争激烈
近几年受产品利润丰厚刺激,国内氯碱产业特别是PVC连续大幅扩能。截至目前,2022年已经投产的PVC新装置有德州实华20万吨/年、沧州聚隆化工40万吨/年、山东信发40万吨/年、青岛海湾20万吨/年、华谊钦州40万吨/年,合计160万吨/年。国内PVC总产能达到2872.5万吨/年,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位。
2023年国内PVC仍有190万吨/年的投产计划,包括30万吨/年电石法装置和160万吨/年乙烯法装置(见表1)。
由于2022年下半年PVC价格大幅下跌,行业利润明显减少,电石法装置出现较大亏损,部分企业停产或降低负荷,乙烯法企业进入微利状态。受此影响,预计2023年部分计划扩能项目或将推迟,实际试车运行并能形成一定产量的有效规模大约在100万~120万吨/年。即便如此,我国PVC产能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市场供应保持充裕,竞争将更加激烈。
2. 政策效应显现,需求逐渐好转
PVC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国内消费主要集中在管材、型材、门窗、地板革、壁纸、电线、电缆等建材领域,占比65%左右,其中地板、管道管件和型材应用约占PVC消费总量的55%。2021年以来,在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控及新冠疫情影响下,房地产投资泡沫迅速去除,房市交易明显降温,部分房企资金链出现问题,新开工指数持续走低,对PVC需求大幅减少。
目前国家已经放松疫情管控,但部分地区疫情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病毒传播速度很快,PVC下游制品企业开工维持低位。加之冬季严寒天气且春节临近,北方房地产与基建施工基本停滞,南方开工也明显减少。预计明年春季之前PVC终端需求将持续低迷。
2022年以来,国家已经两次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出台了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加快租赁房建设、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一系列保护和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但落地见效仍需时日。且政策以保交房为主,同时国内新房空置率很高,新开工指数难以迅速有效提升,因此对PVC需求提升有限。待明年二季度天气转暖,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与基建开工增加,叠加新一届政府可能开启新的经济刺激计划,PVC下游相关房地产企业开工将逐步提升,需求明显增加。
3. 外部环境恶化,出口压力增大
我国PVC产能接近全球总产能的一半,供应增量也集中在我国。同时,因国内需求增长有限,供应增量无法在国内全部消化,出口将是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我国PVC出口流向主要以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为每年10月到次年6月,其中出口量最大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印度、越南和孟加拉国。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9月份印度再次对来自中国和美国的PVC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同时中国出口市场面临欧美通胀、需求降低及美国低价货源的冲击,出口压力明显增大。预计2023年国内PVC出口总量较2022年继续回落。
2023年国内PVC市场走势预测
根据上述市场情况分析,预计2023年国内PVC市场将呈现低位整理后震荡上扬的走势。9—10月份可能上冲到7500元/吨左右的高位,然后再次回落,总体走势前低后高(见图1)。
具体来看:1—2月份,由于美联储继续加息,全球经济衰退。同时,国内受到严寒天气、春节放假、疫情蔓延等因素影响,需求疲弱,导致上游企业库存累积,上涨乏力,PVC均价在6000~6400元/吨区间内震荡整理。3月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有可能开启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终端需求有望快速回升,并带动工业用电量提升和煤价上涨,进而推动电石价格上涨,PVC成本支撑增强。另外,随着欧美加息幅度降低,经济衰退形势缓解,海外PVC价格企稳回升,出口窗口开启,国内出口量增多。多种利好因素将推动PVC价格快速上行。随后进入4—5月份的传统需求旺季,叠加春季上游装置检修较多,供应减少;另外欧美加息周期结束,海外市场逐步恢复,出口继续增加。国内PVC市场将延续前期的上涨走势,但涨势趋缓。6月,我国南方进入梅雨季节,淡季逐步显现,企业检修减少,外贸出口速度放缓,社会库存消化减缓,PVC价格开始回落,至7月份跌至相对低点。8月消费淡季逐渐结束,迎来金九银十需求旺季,叠加秋季检修装置增多,供应再次缩减,助推国内PVC市场企稳反弹,并快速上涨,预计9月底10月初涨至年内高点。进入11月,北方地区开始供暖,煤炭价格进一步走高,双碳政策之下电石供应趋紧,价格上行。受成本抬高支撑,PVC价格有望短暂冲高,随后因终端需求减少,下游开工降低,价格逐步回落。12月份,受期货上涨及出口带动或有小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