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石化行业去年扩能短暂放缓, 今年再迎投产高峰
2025年3-4期 发行日期:2025-02-06
作者:隋谨伊 吕晓东 肖冰 王丽敏 李超 赵睿 史湘宁 崔佳瑶

2024年扩能短暂放缓,需求“内冷外热”

  1.全球扩能短暂放缓,化工产品需求恢复向好

  受东北亚地区扩能放缓影响,全球石化产品新增产能规模相对有限。2024年,全球基础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纯苯、甲苯、对二甲苯)新增产能超2000万吨/年,较2023年新增规模减少近1倍。同年,海外化工装置的老旧产能退出力度逐渐加大,包括韩国LG集团、日本三井、日本引能在内多家企业的乙烯、苯乙烯、PTA、聚丙烯等产品生产装置相继关停,累计关停产能超400万吨/年。埃克森美孚、SABIC两家大型石化企业也于2024年永久关闭其位于欧洲的两套乙烯裂解装置。随着这部分高成本产能的加速退出,全球石化产品供应过剩的压力有所缓解,局部市场环境有所改善。

  消费方面,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总体保持了韧性。年初以来,随着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各国物价指数持续下行,全球通胀压力明显缓解,全球经济正趋于实现“软着陆”。全年经济增速将达到3.2%,略高于2023年的3.1%。随着通胀水平逐渐回落,全球化工产品需求整体处于恢复向好的态势。2024年,全球乙烯消费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三大合成材料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

  2.国内新增产能有限,市场供应压力稍缓

  2019年以来,国内石化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周期,我国基础化工原料新增规模已连续六年超过1500万吨/年。2024年,国内石化产品扩能节奏略有放缓,基础化工原料新增规模1600万吨/年左右。其中,乙烯投产有所放缓,新增投产项目仅包括天津南港(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宝丰煤基第一系列(100万吨/年煤制烯烃)装置;丙烯扩能进一步加速,新增投产项目主要包括台塑宁波、福建美得等PDH装置,新增产能规模达800万吨/年左右。整体来看,石化产品新增供应相对有限,可以说是近年来投产唯一缓和窗口。同时,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东北亚地区乙烯-石脑油裂解价差再度跌破200美元/吨左右,连续三年低于盈亏平衡点。在此价差水平下,大量石脑油裂解装置难以维持正常运行,多数石化产品开工负荷下滑。全年乙烯装置开工负荷仅为85%左右,PX开工率为88%左右。

  3.整体需求依然疲弱,“内冷外热”特征明显

  内需方面,随着国家“以旧换新”等多项政策发布,国内汽车、家电等部分存量消费加速释放,对石化产品消费有一定刺激作用,但政策的实际利好相对有限。同时,房地产行业仍处于底部调整阶段,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和社会零售总额持续低位运行,均反映出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国内工业生产恢复不及预期,加上居民收入缩水,消费信心不足,进一步影响终端消费表现。同时,考虑上年高基数影响,国内石化产品需求增速下滑明显。2024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三大合成材料消费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外需方面,随着海外通胀回落以及一带一路市场的拉动下,我国汽车、家电等制品出口再创新高,利好国内石化产品消费。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海外市场的回暖一定程度上疏解了国内过剩产能压力。

  4.多重因素利空作用下,石化行业利润再度承压

  在地缘政治冲突及供应面等因素影响下,2024年国际原油再度飙升至85~90美元/桶高位区间,但由于国内工业生产恢复不及预期,社会消费信心不足,终端领域消费表现不及预期,基本面的弱势导致石化产品价格涨幅不及原料成本涨幅,国内石化行业再度陷入亏损状态。2024年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化工板块利润2154.2亿元,同比增长4.4%,收入利润率仅为4.6%。下半年,虽然油价回落,但市场需求依旧疲弱,加之部分装置重启带来导致新增供应增加,国内石化产品价格迅速下跌,行业亏损程度进一步扩大。

2025年扩能周期将重启

  1.全球扩能周期重启,产业格局持续调整

  2025年,全球石化行业在经历了2024年扩能的短暂喘息后,再度迎来新一轮投产高峰。全年基础石化原料新增产能近3000万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国。随着大批新增项目陆续达产,全球石化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处于成本末端的装置将面临更大的出清压力。消费方面,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步摆脱通胀,尤其美国在美联储降息后,伴随着货币政策调整和通胀压力缓解,经济有望迎来平稳增长。同时,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随着外部压力减弱和自身经济结构持续调整,经济增长和贸易潜力或得以进一步释放,对石化产品消费将起到一定正向拉动作用。预计2025年,全球乙烯消费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三大合成材料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左右。

  2.国内大型项目集中投产,供应压力迅速增长

  国内石化产能规模迅速增长,裕龙石化两套(150万吨/年乙烯)、万华化学(120万吨/年乙烯)、吉林石化(120万吨/年乙烯)、埃克森美孚(160万吨/年乙烯)等大型项目集中上半年投产,考虑到2024年年底投产的天津南港、宝丰等产能,市场供应压力将居历史之最。2025年,我国乙烯新增产能有望超过1000万吨/年,是近年新增产能规模最多的一年,总产能规模将突破6300万吨/年。在庞大新增供应压力的冲击下,国内多数石化产品装置开工将进一步下挫。

  3.政策端继续发力,石化产品需求向好

  国内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居民消费信心有望提升。随着终端领域逐渐复苏,国内需求预期好转,石化产品消费将继续修复。但考虑到未来美国等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国内石化产品出口难以延续2024年强劲增长局面。具体来看,地产方面,在国内新一轮房地产优化政策组合拳下,多地新房市场成交持续回升,房地产市场存止跌企稳预期。但考虑到地产库存去化压力仍然较大,新开工面积持续下降,对合成树脂、环氧乙烷等相关石化产品拖累作用仍将持续;家电方面,“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执行将提振国内家电市场需求,但考虑到上年政策的透支作用及政策的边际利好递减,对需求提振作用将有所减弱;汽车方面,随着欧美对华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以及全球贸易动能下降,加上2024年的抢出口导致海外库存高企,预计我国汽车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纺织服装方面,居民服装支出仍有增长空间,同时,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逐渐恢复,稳外贸政策不断显效,我国纺服出口活力也将持续增强。整体来看,预计2025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三大合成材料消费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左右。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