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巴斯夫,签约宁德时代
2025-07-30 16:18:05
7月28日,巴斯夫电池材料与宁德时代签署正极材料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巴斯夫全球生产网络,在先进/创新正极活性材料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技术突破。

两巨头再牵手

宁德时代选择巴斯夫作为核心供应商,与其海外工厂布局(欧洲+东南亚)形成深度战略协同。

2018年,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建设首座海外电池工厂,随后于2021年,就推动其在欧洲的本土化进程选择与巴斯夫在正极活性材料 (CAM) 及电池回收方面合作。目前,宁德时代已在海外布局多个电池工厂,其中包括,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以及印尼。与此同时,巴斯夫也在欧洲、中国、印尼(暂停)等地积极布局上游工厂。

在具体产品方面,宁德时代可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高压中镍电池、三元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M3P电池(磷酸锰铁锂)、凝聚态电池(高密度固态电池)等覆盖不同能量密度区间的产品。而与之形成战略协同的是,巴斯夫在相关业务上,亦主攻锂电池正极材料,并积极拓展钠电、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领域。

巴斯夫电池材料版图

新能源的风口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但真正开始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是在2010年代中期,特别是在2015年之后。而巴斯夫与国内知名新材料企业万华化学几乎是同一时期,踩着这个节点开始布局电池材料业务。

2023年6月,其在德国首座全自动高性能正极活性材料生产装置落成。此外,巴斯夫户田电池材料公司(BASF Toda Battery Materials)在日本山口县小野田市设有生产基地,生产NCA、NCM等正极材料,并计划于2025年前将高镍正极材料年产能提升至6万吨。2023年12月,巴斯夫将电池材料业务单独分离,以获得更大活动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并计划未来几年在该领域投资超40亿欧元,以确立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
钴酸锂材料方面,巴斯夫杉杉通过首创的原位掺杂技术,有效解决了钴酸锂在高电压下结构塌陷的难题,并率先在业内推出了4.45V钴酸锂。目前,巴斯夫杉杉已实现4.5V高能量密度型及4.5V倍率型钴酸锂的量产,且4.53V钴酸锂材料已在多家客户完成中试认证,预计2026年将实现批量生产。巴斯夫杉杉还在积极开展新型的钴酸锂开发,希望突破传统钴酸锂结构在4.6V下的使用瓶颈,同时积极布局超高镍材料致力于为AI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领域,巴斯夫杉杉开发出适用于富镍固态电池的三元材料,并成功突破了正极材料与电解质界面不稳定性的技术难题,该产品预计将于今年进入量产阶段。2024年8月,巴斯夫杉杉成功推出了全固态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并在长沙基地完成了中试规模生产。同时,公司还新推出了钠电池材料产品体系,首款产品已通过储能电池的中试验证。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巴斯夫于2023年便在江苏成立了重点关注固态电池以及钠离子电池的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

此外,巴斯夫杉杉还持续关注并开发富锂锰材料。作为目前容量最高、成本竞争力强且安全性能良好的正极材料之一,富锂锰被视为下一代正极材料的主要选择。巴斯夫杉杉已成功开发出复合掺杂骨架支撑、晶界和表面协同包覆技术,基本实现了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的高电压富锂锰材料的技术定型。

在市场应用方面,巴斯夫杉杉的电池材料已进入亚太、北美、欧洲、印度、东南亚等全球主要电动汽车市场,提供长续航、高安全、快充性能的解决方案。同时借助巴斯夫全球化平台,让全球合作伙伴更好地认识中国产品和技术。

在电池材料回收方面,巴斯夫在德国施瓦茨海德建成电池Black Mass(黑质,一种对回收电动汽车废电池、电池厂废料的中间产物)工厂,该工厂于2025年6月正式投运,年处理能力高达1.5万吨,约合4万块电动汽车电池,计划到2026年,10%的重要金属来自电池废料。此外,2017 年,巴斯夫联合成立全球电池联盟(GBA),旨在社会、环境和经济领域推动建立可持续的电池价值链。

来源:官网、化工新材料、网络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