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甲苯市场呈 “V”字大幅波动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梁云龙
一、09年产量锐减
近年,随着我国炼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甲苯产业的迅猛发展,生产能力及需求量均快速增加。2009年
我国甲苯生产能力达289万t/a,产量大幅下降至136万t,同比下降10.8%,进口量大幅飙升至79.1万t,约为
上年的3倍,国内表观消费量达214.4万t,较上年大幅增加19.3%。
目前我国甲苯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乙烯裂解副产,为化工甲苯;二是来自炼厂催化重整装置,为炼油甲苯;
三是炼焦副产品生产的焦化甲苯,约占甲苯总产量的18%左右。前两种统称为石油甲苯,约占甲苯总产量的82%左
右。
我国甲苯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合资石化企业及焦化企业。2009年中国
石化、中国石油集团生产能力分别为88.6万t/a及84.5万t/a(见表1),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30.6%及29.2%;
焦化企业生产能力约为50万t/a,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7.3%,另外,合资企业及地方企业也有部分产能。
表1 2009年我国排名前10位甲苯生产企业统计 万t/a
生产企业 产能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 27.8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 24.3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 23.4
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 18.4
宁波和邦化学公司 15.4
上海赛科石化有限公司 14
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 12.2
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 11.4
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 11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 10
中国石化镇海分公司 10
二、消费大幅增长
2009年国内甲苯表观消费量为214万t,较上年大幅增加19.3%。主要用于生产溶剂、PX、TDI、苯甲酸、硝
基甲苯、氯化苄及CPL等产品。其中,用于生产溶剂的甲苯约93万t,占甲苯总消费量的43%;用于生产PX的甲
苯约35万t,占甲苯总消费量的16%。
三、进口猛增
2009年我国甲苯进口79.1万t,货源主要来自韩国、日本、泰国、荷兰和美国(见图1),从上述5个国家的
进口量合计74.2万t,约占总进口量的94%。进口海关为南京海关、黄埔、广州、宁波、青岛和其他海关,其中南
京和黄埔海关合计进口71.2万t,占总进口量的90%。
图1 2009年中国甲苯进口来源国
我国甲苯进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所占比例为98%,其余为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占总进口量的2%。
甲苯的进口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和浙江,其进口量分别占中国总进口量的64%、22%和6%左右,合计约占总
进口量的92%。
四、价格分析及预测
1. 2009年一路飙升
2009年国内甲苯市场行情可划分为几个阶段。1~7月为整体振荡上升阶段,8~9月为调整下行阶段,10~12
月为调整上行阶段。全年最高价格出现在年底,达到7100元/t左右,见图2。
2. 2010年先降后升
1月,甲苯市场行情稳步拉高后盘整下行。上旬甲苯外盘价格与国内仍倒挂,支撑国内行情坚挺。天气转冷,
甲苯下游工厂开工率较好,用量稳定。中旬市场盘整下行,油价、石脑油价格连续5日下跌,打击市场心态;进口
到货激增,市场供应充足,获利盘出现,大单出货者增多,商谈价格低于小单价格,但受成本支撑,下旬市场行情
盘整窄幅震荡。外盘方面,亚洲甲苯市场创出新高后回落。原油价格突破83美元/桶,能源市场强势表现下,芳烃
大盘保持上升势头。随后能源市场回落,下游需求疲弱,商谈乏力(见图3)。
2月,国内甲苯维持疲弱走势。月初国内市场基本维持平稳走势,油价涨跌反复,市场商谈气氛有限,部分商
家备货意向显现,以小单成交为主,商谈重心仍徘徊在低端。月中,国内甲苯基本维持稳定,临近春节,市场商谈
气氛较冷清,下游接货意向较差,部分商家退市观望,市场行情维持淡稳走势。月末,节后商家陆续返市,但整体
商谈气氛一般,贸易商出货心态较积极,但下游采购意向不佳,受节前到港货源成本支撑,持货商报价坚挺为主,
但实际交投平平。
3月,亚洲甲苯市场以震荡中反弹为主,市场涨跌互现,因上游价格高企,一定程度上带动芳烃市场价格止跌,
但市场仍处于疲弱态势。月末,受纯苯强势带动,甲苯价格持续上涨,纯苯与甲苯之间的价差增大。国内市场方面,
甲苯市场保持低迷走势。受国内库存量较大影响,前半月市场商谈重心逐渐下滑,商家出货意愿强烈,但整体成交
平平。下旬,油价持续徘徊在80美元/桶,受其影响市场报价坚挺,下游寻大单者逐渐增多,但迫于成本压力,出
货心态不积极,市场低价货源逐渐减少,整体成交不畅。月末,受原油及外盘持续上涨支撑,加之部分商家月末结
算,出货量较少,市场价格持续攀高,下游询盘者陆续增多,市场交易重心缓慢上移。
4月,油价于月初涨至17个月高点,以纯苯为首的芳烃大盘呈现回暖态势,甲苯市场行情涨幅扩大,下游需
求方面仍以稳为主,对国内行情主导影响不大。随着原油价格出现弱势盘整,商家炒作因素减少,出货商家较多受
抑制,尽管市场到货量逐步减少,但市场库存压力较大。加之4月中下旬,部分贸易商又面临仓储到期以及付汇压
力,部分贸易商大单商谈重心松动,另一方面,贸易商持货成本较高,内外盘价格倒挂仍严重,在低价货难补的情
况下,主流持货商保价。
5月,甲苯市场在利空云集之挫伤下,受国内高企库存量及需求疲软制约,行情急剧下滑,月末市场借助油价
上涨,持货商大幅拉涨报价。月初,甲苯库存仍处于24万t的高位,且受需求疲软制约,库存消化缓慢,市场上
行乏力。之后油价及外盘连续暴跌,甲苯基本面愈加脆弱,而下游调油用户供过于求局面犹存,对原料需求有限,
市场商谈氛围僵持低迷。 月中,市场震荡整理,窄幅波动。市场高压库存不断增加,因此油价及外盘的走势成
为市场涨跌的风向标,而下游终端因对行情迷茫,始终维持按需采购,持货商销售压力较大。月末市场借助油价大
幅反弹之机开始跳涨,阴郁行情似被消散。
6月,甲苯市场跌多涨少。国内基本面薄弱,高企的库存成为制约市场前行的罪魁祸首。下游需求稀少,导致
库存消耗缓慢,华东地区甲苯库存量持续高企在18万~20万t。市场自身情况不佳,多数商家过多依赖于原油及
外盘走势,市场曾一度紧随原油脚步发展。但随新装置的陆续上马,及检修装置的陆续开工,供应量逐步增多,油
价的小幅上行难以对市场形成上行动力,市场货源过多,价格重破6000元/t。因成品油市场尚处低迷期,下游用
于调油用户多按需采购;TDI市场深陷跌势不能自拨,对原料的需求跟随缩减,化工合成、溶剂类等需求较平淡。
7月,甲苯市场小幅下挫后整体上扬。上旬,甲苯市场企稳,过剩的库存量继续限制市场,需求面缺乏利好支
撑,同时过剩供给持续打压,市场弱势整理;中旬,处于高库存和低消耗中,且成本已达前期底部,而后期仍有大
量货物到港,对市场有一定冲击,贸易商担忧市场小幅拉低价格走货;下旬,甲苯市场整体上扬,因原油价格高涨
逼近80美元/桶,使外盘价格上扬,国内港口成本高,商家抬高出货价格,中间商积极备货,价格拉升较快。
8月,亚洲甲苯市场上下窄幅波动,中国对9、10月份进口船货需求良好。因期间美亚套利空间开启,3万~4
万t的货物从美国运往了亚洲地区,欧洲亦有1万~2万t货物运往亚洲地区,随着货源的不断增加,亚洲市场压
力逐步显现。国内甲苯市场亦在区间内窄幅波动。随着油价回落,市场支撑力度偏弱,加之持货商获利回吐操作者
增多,市场无力坚守,步入震荡回调。然而,因8月甲苯港口库存量消耗较快,且国内炼厂检修者较多,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甲苯库存压力,加之外盘价格仍处高位,市场持货商对9、10月份持看好态势,市场坚守意愿较强,虽
油价走势不明,但市场跌幅较小。
9月,甲苯市场整体小幅上涨。月初,原油价格反弹,使国内商家乘势拉涨价格,但下游接货情况不佳,上涨
阻力仍较大,不过港口成本较高,获利货物不多,而且外盘价格倒挂持续不下,市场延续高位盘整。月中,原油价
格持续下跌,市场信心备受打击,出货压力增大,贸易商之间价格相继下调,甲苯市场价格整体小幅走弱。月末,
外盘价格跟进,原油价格坚挺,甲苯市场价格小幅上涨。临近“十一”节日,下游开始小量备货,使得商家抬高出
货价格,且后期成本进口成本较高,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3. 价格预测
近几年需求面不容乐观,2008年表观需求量出现下滑,化工合成板块2009年并无明显的扩能迹象,油漆、油
墨、胶水、涂料均处于萎缩的局面。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刚刚缓和,国内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市场冷清,家具
木漆、墙面漆、胶水需求明显下滑。同时下游氯化苄、苯甲酸等步履维艰,部分维持开工的企业只能维持低负荷运
转。
2010年来自国际金融危机、外部政策环境恶化、上游原料价格上涨,下游需求萎缩等众多不利因素使得甲苯
行业在2010年的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备受关注。就目前状况看,国内甲苯市场难以支撑长时间过高价格,未来行
情将随原油价格波动而波动,未来3个月行情有再次大幅回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