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橡胶工业:完美收官 从头越
2011年1期 发行日期:2011-01-05
作者:童言
橡胶工业:完美收官 从头越
童 言
关键词  轮胎产业政策  价格暴涨 废橡胶进口 贸易摩擦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盘点全年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11月行业实
现销售收入5379.17 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利润295.53亿元,同比增长13.7%。主要产品中,轮胎产量7.08
亿条,同比增长20.8%,其中子午胎3.31亿条,同比增长22.4%,胶鞋19.8亿双,同比增长4.2%。出口稳步全面
回升,海关统计表明,1~11月轮胎出口2.15亿条,同比增长16.8%,出口额90.83亿美元,同比增长35.6%;摩
托车胎出口1779.8万条,同比增长48.5%,出口额1.19亿美元,同比增长64.1%;自行车胎出口1.02亿条,同比
增长39.6%,出口额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8.8%;输送带出口11.3万t,同比增长63.7%,出口额2.83亿美元,
同比增长67.4%;胶管出口11.5万t,同比增长59.7%,出口额4.47亿美元,同比增长73.9%;胶鞋类出口40.75
亿双,同比增长19.9%。尽管经济运行起伏较大,但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企业表现更加成熟,应对国内外复杂局
面能力提高,手段和措施更有针对性,效果好于预期,可以说橡胶工业“十一五”提出的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品
牌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为“十二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亮点很“给力”
  1.技术进步与创新贯穿始终  三角集团的低温连续混炼技术使炼胶由多步间歇式转变为一步连续式,综合能耗
降到900kg标准煤/t“三胶”以下,下降了27%,生产效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投资3760万元,拟在青岛建设占地60亩微型轮胎性能测试试验场,既可用于轮胎设计性能的
场地测试,也可为企业提供包括轮胎操纵性、抗扭转性、噪声、侧滑性、滚动阻力、水滑性、路面附着性等检测手
段,将对今后国内轮胎试验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借鉴作用;由吉化研究院牵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异
戊橡胶生产技术开发取得新进展,稀土异戊橡胶中试产品首次成功应用于全钢载重子午胎;反式异戊橡胶工业化生
产装置在青岛开工建设,我国“人造”天然橡胶产业化可期,对缓解我国天然橡胶不足有补充作用。此外,玲珑轮
胎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超高性能轿车子午胎、无锡宝通带业有限公司的煤矿用高性能节能叠层阻燃输送带、青岛科
技大学的“废旧特种工程轮胎高值化再制造成套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分别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表明依靠技术
进步与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正成为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投资渐趋活跃,高起点、大项目占主导  日本东洋轮胎橡胶在张家港设立全资子公司、日本横滨橡胶有限公
司杭州四期扩建、台湾正新1000万条/年轮胎项目重庆开工、日本住友橡胶落地湖南长沙、法国米其林沈阳迁址扩
能改造、韩国轮胎签约重庆……一系列动作不论是布局还是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的投资强度,都表明了外资对
中国市场的信心,也意味着外资轮胎巨头不再把中国视为一个简单的制造基地,而是承担着推进跨国公司全球战略
的重要角色。
  3.《轮胎产业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  《政策》的出台对轮胎工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范
投资及市场行为有重要引导作用,但行业内仍存在与政策反其道而行的现象,如“三年内限批”话音刚落,人们就
看到米其林巨资落户沈阳;号称环保搬迁,韩国轮胎签约重庆建第三工厂实属新建。行业呼吁多年的降低天然橡胶
进口关税一事再次落空,2011年进口关税标准依旧。
热点很“纠结”
  天然橡胶价格暴涨  其原因很复杂,国际市场传导、大宗原料的资本化运作、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给供需关系
处于紧平衡的天胶炒作提供了空间,国内外自然灾害偏重加重了市场对未来供应状况的担忧。然而国储胶未抛,天
然胶进口关税没调,价格却从38000元/t降到32000元/t,看来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过剩热钱多造成的。因此治标要
治本,过多强调企业难以消化涨价因素,导致市场对下游产品的涨价猜想,经销商加大库存,人为地扭曲了市场供
求关系,反而出现了市场淡季不淡的情况。
  旧轮胎及废橡胶的进口再受热议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由于利益各方意见相左,因此政府迟迟不能决策。
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进口的废旧橡胶(轮胎)在有效的监管下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此要在进与管之间寻求平衡,不
能因为存在环境和安全风险而完全禁止进口,也不能对可能的风险视而不见。这当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兴利除弊,要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区分废还是旧轮胎的标准,以便于海关和监督检验部门监管;进口后要根据不同胎源情况采取
不同的处理方法,特别是翻胎是安全系数要求很高的产品,要建立一套从旧胎挑选到翻新胎检验的完整安全保障系
统。
  出口趋于稳定,贸易摩擦或再发生  行业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多元化国际市场初步形成。尽管美
国特保案影响很大,但美国仍是我国轮胎的第一大出口国,随着特保案进入第二阶段,惩罚性关税降低5个百分点,
估计对美出口还将进一步上升。但欧盟已现贸易摩擦的苗头,值得警惕。应实事求是的评估特保案对我国轮胎出口
的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好应对其它贸易摩擦的准备。
“十二五”发展拒绝“浮云”
  展望“十二五”,中国橡胶工业已经站在世界橡胶生产大国这一新的起点上向世界橡胶强国发起新一轮冲击。控
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行业应把更多的投入和精力放到技术创新和进步上,努力摆脱主要
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传统增长模式,走上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推动的良性发展之路。
  橡胶工业要想保持好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应该处理好四个关系:①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即使在市场走向
不明朗、不理想时仍要坚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信心,在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的力度。要
认识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要作出必要的牺牲。②处理好规模和布局的关系,一厂独大、
生产集中固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也存在物流成本高的弊端,同时各种复杂市场变化的风险因素也明显增多,所以应
提倡合理的经济规模加战略布局;政府则应从政策上引导和规划好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形成分工合理的上下游产
业链。③处理好产品和商品的关系,不仅卖产品也要卖服务,服务使产品增值,同样给企业增效,这始终是内资企
业的短板。④处理好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关系,要珍惜已经培养成熟的国际市场,注重培育新兴市场,努力解决国际
市场多元化问题。下大力布局好国内销售渠道,毕竟未来世界汽车的增长极在中国,跳出外资企业抢国内市场,内
资企业拼国际市场的“怪圈”。
  资源的依赖、市场的依赖、技术的依赖、品牌的依赖,在我们拥有数量第一、出口第一等荣耀时,胶价的几度
高启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对国际资源严重依赖的烦恼和无奈;金融危机和“特保案”使国际市场急剧萎缩,严重干
扰了国内生产;内外资产品价格上的差异客观地反映了我们在技术和品牌上的差距。所以,解决好对外依赖问题或
许是橡胶工业“十二五”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