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合成橡胶:生产消费趋增 产能过剩渐显
2011年1期 发行日期:2011-01-05
作者:龚光碧 赵玉中
合成橡胶:生产消费趋增  产能过剩渐显
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龚光碧  赵玉中
关键词  增长 新装置  过剩 战略合作
整体表现:增长仍然是主线
  截止到2010年11月底,我国合成橡胶(含胶乳)的总产能将达到约360.0万t/a,同比增长约5.25%。1~10
月全国合成橡胶(含胶乳)的产量约为253.0万t,同比增长约13.2%。
    1~10月,我国合成橡胶的总进口量为128.63万t,同比增长约5.11%。其中丁苯橡胶27.29万t,增长2.40%;
顺丁橡胶21.46万t,减少19.44%;乙丙橡胶16.40万t,增长24.52%;丁基橡胶20.69万t,增长14.12%;SBCs 8.43
万t,减少22.87%;丁腈橡胶8.55万t,减少5.42%;氯丁橡胶2.03万t,增长36.24%;聚异戊二烯橡胶5.62万
t,增长93.79%。出口方面,1~10月的出口总量为19.77万t,同比增长153.79%,其中丁苯橡胶8.98万t,增长
226.54%,这是我国丁苯橡胶产能趋于过剩的明显迹象,应引起充分重视;顺丁橡胶2.70万t,增长109.30%;乙丙
橡胶0.15万t,减少31.82%;丁基橡胶0.78万t,增长77.27%;SBCs 2.68万t,增长239.24 %;丁腈橡胶0.18
万t,增长125.00%;氯丁橡胶0.30万t,增长36.36%;聚异戊二烯橡胶0.14万t,增长40.00%。
    1~10月,合成橡胶(含胶乳)的表观消费量为361.86万t,同比增长约7.0%。2010年,我国丁二烯橡胶、氯
丁橡胶、 异戊橡胶和丁基橡胶的装置建设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建和计划建设主要合成橡胶装置能力超过150万
t/a。
发展现状:喜忧交织,稳步前行
      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促进产业大发展
  2010年9月,鲁华泓锦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确定在淄博建设5万t/a异戊橡胶装置,这是继4月底1.5万t/a
异戊橡胶装置成功投产后,第二套异戊橡胶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9月,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振奥化工有限公司28t/a MTBE异构化联产装置一次投料运行成功,为丁基橡
胶和异戊橡胶的生产打好了原料基础。同时中俄合成橡胶研究中心在盘锦成立;
  2010年9月,中国石油合成橡胶试验基地通过试运行评审;
  2010年10月,三井化学与中国石化合作在上海建设世界最大规模的乙丙橡胶EPT装置;
  2010年10月,吉林石化研究院与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合作开发的环保型丁苯橡胶1502E通过验收;
    2010年10月,高桥石化公司环保填充油丁苯橡胶T2830试验获得成功,之后开发环保填充油低顺橡胶A581工
业试验,达到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
    2010年10月,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橡胶后处理装备在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全部安
装完成;
  2010年11月,宁波科元石化公司在宁波投资建设7万t/a SBS生产装置;
  2010年11月,由吉林石化研究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的稀土异戊橡胶中试产品首次成功应用于
全钢载重子午胎;
    ……
  新装置的建成投产、新技术的采用,大大增强了国内合成橡胶产业的竞争能力。目前,还有一批先进、实用和
有发展潜力的技术深受人们关注并正在逐步实现工业化。新产品的面世将为国内轮胎为代表的橡胶加工企业应对国
际市场竞争提供适用的合成橡胶新材料。
    多种所有制企业产业竞争局面初现
    目前,我国合成橡胶的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公司,但由于以轮胎为代表的外资
橡胶加工产业向中国大陆迅速推进和发展, 增加了国内合成橡胶需求,吸引了一些国际合成橡胶生产商进入国内投
资设厂。以台湾合成橡胶公司为代表的多个厂商投资大陆建合成橡胶生产厂,目前外资或外资控股合成橡胶装置能
力达60万t/a,占全国总量的23%。另外,地方和民营企业也涉足合成橡胶产业,相继开工或实施项目涉及丁苯橡
胶、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和异戊橡胶等多个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民营企业和地方企业已建和计
划建设合成橡胶总产能近百万吨,其中已有装置能力36万t/a。未来3~5年,我国合成橡胶生产将形成中国石化、
中国石油、外资及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部分品种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作为汽车轮胎内胎的丁基橡胶和作为轮胎气密层的卤化丁基橡胶的需求也快
速增长,年需求超过30万t,但国内丁基橡胶70%需要进口,卤化丁基橡胶甚至全部依赖进口。尽管燕山石化已将
其丁基橡胶装置产能由3万t/a扩至4.5万t/a,但依然不能满足下游工业的市场需求。目前燕山石化已成功开发
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万t/a溴化丁基橡胶工艺包,并投入装置建设;盘锦振奥化工有限公司的10万t/a普通丁
基橡胶和卤化丁基橡胶装置建成后也将为国内溴化丁基橡胶下游用户企业提供另外一个供货渠道。
    汽车零部件及电线电缆等应用领域需求的不断增加,使丁腈橡胶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预计2011年国内丁腈橡
胶的消费量将达到18万t。台橡( 南通) 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新建3万t/a丁腈橡胶装置,计划于2012 年上半年投
产;中国蓝星石化天津公司计划新建4万t/a装置;宁波顺泽橡胶有限公司5万t/a装置于2010年建成投产。预计
到2012年,我国丁腈橡胶产能将达23万t/a。届时,国产与进口丁腈橡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中低端丁
腈市场。但从产能及产品等级来看,国产丁腈橡胶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预计2010年我国丁腈橡胶进口总量
仍将在10万t左右。
    产业发展形势仍然严峻
    目前,我国周边国家合成橡胶产能过剩,有百万吨以上进口产品占领国内市场, 并将继续挤占国内市场。我国
合成橡胶个别品种如SBS热塑性弹性体装置能力已高于国内市场消费量;市场占有率较低产品如丁腈橡胶随新装置
的建成,2010年能力满足率可达80%以上,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二烯橡胶的能力满足率也将达到80%~90%。加
之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挤占,为国内装置建设项目留下的市场份额将日趋减少,国内产能过剩形势渐显。随着国
内一批合成橡胶新装置建成投产,一些合成橡胶品种正在从供不应求向供需基本平衡、再到供过于求转变,一些生
产通用品种的合成橡胶项目会随着供应能力过分扩展而缩小预期收益,而能为一些后续产品提升性能、提高性价比
的专用、特殊合成橡胶产品的消费还主要依靠国外进口产品。同时,今后市场对产品的环保和节能要求也更为苛刻,
如丁苯橡胶中不能含亚硝酸盐;欧盟的REACH法案进一步对多环芳烃含量作出了更为严厉的限制等, 产业整体发展
形势严峻。
思考建议:“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汽车带来轮胎快速发展,轮胎发展对合成橡胶数量和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目前我国轮胎的总体技术水平还
处于较低水平,这种低水平的发展能持续多久值得思考。诚然,走向国际化是方向,但走向国际化有很多问题值得
我们研究,产品品质要与国际接轨,轮胎的高质量要求合成橡胶的高质量,但轮胎和橡胶单靠一方面都走不出国门,
需要整体产业链条的互动。世界著名轮胎厂都有自己的合成橡胶工厂,国内有条件的橡胶加工企业要加强与合成橡
胶产业的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的做强做大。
    合成橡胶行业虽然十分重视新产品开发,但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对稀土顺丁橡胶、
节能型溶聚丁苯橡胶、集成橡胶(SIBR)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均达到了一定技术水平,但要形成有规模市场产品,还
需要进行一系列配套开发,也需要更多下游用户技术部门参与。合成橡胶生产商需要与下游产业建立更为密切战略
合作,才能尽快将合乎需要的新材料推向市场。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