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0年黄磷行业三大关键话题
2011年10期 发行日期:2011-03-15
作者:于洋
2010年黄磷行业三大关键话题
□  中华商务网  于洋
  1.有一种节能减排叫“拉闸限电” 有一种市场趋势叫“政策驱使”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降耗目标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工业用电被限制的力度逐月加大,也造成了2010年
下半年黄磷下游行业,如磷酸盐、农药中间体、磷酸以及终端市场开工率严重不足,致使黄磷消费量大幅减少;
同样面临降耗任务的黄磷行业也深受拉闸限电的影响,如9月贵州省开始限电,黄磷企业开工率严重下滑,市场
价格被动上行。可以说2010年黄磷市场和拉闸限电息息相关。
  2010年也是政策频繁变动的一年,6月22日财政部公布消息,于7月15日取消国内磷酸盐产品出口退税,
涉及9个海关编码下的小品种磷酸盐以及草甘膦、农药中间体产品出口退税全部取消,中小型磷酸盐出口企业开
始加紧完成前期订单或提前报关争取到7月15日前退税,国内几乎所有磷酸盐企业在6~7月全部开动起来,对
黄磷需求空前提升,成交量大幅增加,成为黄磷价格逆势反弹的最大推力。

  2.不得不提的黄磷自燃事故以及热钱炒作
  2010年7月3日由云南发往辽阳的黄磷货运火车在商丘境内发生自燃事故,使得云南桶装黄磷停运至8月初,
全国接近5成的黄磷产量无法运输,可以说此次自燃事故加大了黄磷的市场供应缺口,继续推动黄磷价格逆势上
涨。
  8月到国庆节期间,理论上讲,下游磷酸盐、农药中间体等行业受到节能减排措施的影响,开工率严重不足,
同时退税取消、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以及新兴市场进入等因素使得终端需求一再下滑,而西南三省在水电供
应良好的情况下,黄磷开工率一直维持在7~8成,产量的增加及需求的减少造成了供需失衡,价格理应走跌,
但恰恰相反,这期间国内黄磷价格反而涨势凶猛,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热钱涌入。可以说在2010年的市场
行情中,获利最多的是游资炒作的第三方。
  12月2日由云南发往常州的黄磷货运火车又发生自燃事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黄磷自燃事故发生在枯水期而
且同样是云南货源,但并未刺激黄磷价格的上涨,原因在于:①前期黄磷炒作价格已经进入高位,游资再次进入
可操作空间不大;②前期炒作导致需求疲态,市场需要时间恢复;③黄磷库存基数过大,游资很难拉动,同时黄
磷企业资金周转有断链迹象,甩货情况开始集中爆发。

  3.淘汰落后产能成为扩建增产的垫脚石,扩产VS减产
  2008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的淘汰落后产能风暴,对小型黄磷企业起到了致命的打击,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大中型企业的扩产步伐,很多大中型黄磷企业为了生存,借电炉改造及技术升级等机会进行扩产,推动了
全国黄磷产能连续增长,到2010年底已达到220万t/a。而我国黄磷年需求量仅在65万~70万t,并且随着湿
法磷酸及磷酸盐技术逐渐成熟,越南、南非、摩洛哥等新兴市场的磷化工产业开始发展壮大,我国黄磷市场的需
求空间将逐年缩少。不难预见,未来黄磷行业的发展将更加艰难。
  2010年我国黄磷实际产量为89.87万t,相对2009年的73.58万t,增长16.29万t。按照目前黄磷年需求
量68万t计,黄磷剩余量21.87万t,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统计全国黄磷库存量在10.30万t左右,由此可
见剩余量中11.57万t黄磷已经转化为下游产品库存,那么在2011年黄磷市场将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尽快消
化库存。
  2011年将是磷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但若没有相关技术扶持,在企业连续两年亏损、人民币汇率大
幅提升、市场份额不断被新兴市场吞噬,以及在资源税、环境税以及各种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2011年的黄磷
市场仍难言乐观。2011年一个规范的市场,一个良性的环境,一个理性的经营模式,一个可控游资的政策,对黄
磷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