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外媒视点
日本石化业震动亚洲市场反应明显
□ 《中国化工信息》国际部综合报道
3月11日的地震为日本过去120年之最,此次地震的震中距离日本主要石化工业区比较近,因此严重地破坏
不少日本石油化工企业,诸如炼油厂、石化厂以及相关设施,一些大型炼油厂发生火灾和爆炸。随之而来的大海
啸淹没了一些化工基础设施,造成日本炼油和石化工业深受重创。本刊国际部第一时间汇总了外国化工媒体对该
事件的报道和评述,以全面了解日本石化业震动对世界的影响。外媒包括:美国《Chemical Week》、日本《朝日
新闻》、英国BBC, chemorbis奥柏企业管理咨询等。
日本炼油停产严重 整体影响尚不明显
日本为岛国,资源极度贫乏,是世界上进口资源、对外依存程度最大的国家,其化学工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进
口石油、天然气等原料进行生产。尽管如此,日本的石化行业依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由于亚洲地区对
高质量化工产品需求增加,日本石化行业呈现上涨趋势。但由于此次地震的影响,将会对日本石化发展产生一定
的制约。
●炼油工业
日本炼油能力排行亚太地区第二位,仅次于中国,境内有28座炼油厂,原油产能约440万桶/d,其炼化一
体化程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几年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快速增长,但由于利润率低和本国政策的影响,日本炼油
能力下降,据预计,2010年和2011年日本炼油能力将分别减少18万桶和23万桶。
因受地震影响,日本将被迫关闭约超过100万桶/d的炼油装置,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炼油厂发生大火,其中
包括日本科斯莫石油公司(Cosmo Oil)在千叶县的22万桶/d的炼油厂,丸善石化公司下属的京叶乙烯(Keiyo
Ethylene)公司关闭了其69万t/a石脑油裂解装置,新日本石油能源公司3家炼厂关闭:14.5万桶/d仙台炼厂、
18.9万桶/d鹿岛炼厂和27万桶/d根岸炼厂;而地震发生前一周,日本炼油厂的开工率为88%。据最新消息称,
此次地震日本1/3炼油能力受到影响,将导致日本进口原油数量大幅增加。另外由于港口关闭,日本原油价格将
进一步上涨。
此外,日本还将会对关闭的炼油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如果合格,他们将会很快恢复正常运转。尽管如
此,日本如此迅速地关闭炼油厂可能会导致诸多问题,其催化裂化装置预计至少耗时一个月才能实现全面运转,
并将影响其他炼油厂的产量。
据初步统计,日本的炼油能力在此次地震中将减少20%,约占亚洲总炼油能力的3.5%和全球总炼油能力的1%。
其他受影响的大型炼油厂包括日本JX 控股公司的炼油子公司JX Nippon Oil & Energy在千叶和鹿岛以及根岸的
炼油厂及日本远东石油公司(Kyokuto Petroleum)在千叶的炼油厂。
●石化生产
日本的化学工业大都分布在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等沿海岸地区,地震重灾区中的千叶和鹿岛
就位于东京湾地区,是日本化学工业的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炼油厂和乙烯生产装置。日本90%的乙烯采用石脑油
为原料,其乙烯产量占全球的5.5%,出口量占全球的8.5%;聚乙烯产能占全球的4.1%,出口量占全球的2.2%;
聚丙烯产能占全球的5.5%,出口量占全球的4%。因此,此次地震和随之带来的海啸势必将对日本的乙烯出口造
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位于重灾区的诸多乙烯厂宣布关闭,其中千叶县拥有5家乙烯生产厂,目前至少有2家已被迫关闭。由于地
震造成的电力中断,日本三菱化学控股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日前关闭其位于茨城县鹿岛市的乙烯工厂,
该工厂拥有两套石脑油裂解装置,产量约占日本总产量的11%,为全日本最大。同时,日本丸善石油公司(Maruzen
Petrochemical)和日本JX Nippon Oil & Energy宣布关闭分别位于千叶和川崎的裂解装置,这四套装置乙烯年
产量为180万t,占日本年生产量的24%。
除了少数几家外,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日本未受地震影响的乙烯厂均开足马力生产,几乎接近产能上限,
甚至日本京叶乙烯(Keiyo Ethylene)公司、三井化学(Mitsui Chemicals)和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
都宣称他们位于重灾区千叶县的裂解装置均保持60%~80%的开工率。
另外,由于日本乙烯生产大部分采用石脑油作原料,而这些原料又必须进口,限于目前日本港口处于关闭状
态,运输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日本乙烯生产。预计震后全球乙烯的供需平衡将更加紧张,推升乙烯及聚乙烯价格,
加上中东政治局势不稳而冲高的原油和石脑油价格在震后出现了恐慌性下跌,乙烯产品利润将扩大,众多乙烯生
产商将从中获利。
●下游工业
尽管地震和海啸造成了包括双酚A装置在内的日本下游石化企业暂时停产,但因关东地区以炼油乙烯装置为
主,化工装置不是特别多,目前地震对日本化工业的整体影响还不算太大,后势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另据分析,由于海港关闭,由日本出口的一些化工产品将很有可能影响全球市场,比如硫酸,日本是世界第
三大硫酸出口国,硫酸总产能约为750万t/a。2010年日本硫酸出口总量为280万t,产品主要销往智利、中国、
菲律宾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外围市场:上下游均受冲击
原油: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价格在3月7日达到105美元/桶的高价,但受日本地震影响,3
月11日地震当天价格就下降1.54美元,有消息称由于日本在短时期将会减少原油进口,国际油价将很有可能跌
破每桶100美元/桶大关。不过,从长期来看由于日本电力和核电遭受严重打击,国际原油价格将会在不久之后
迎来反弹。
石脑油:在此次地震中,日本关闭了多个裂解装置(见表1),其中包括几个大型装置,由于日本乙烯生产
多依赖石脑油进口,而日本大部分港口关闭将导致近期进口量减少,所以本周亚洲石脑油市场疲态凸显,每吨跌
幅达到30美元。
芳烃和单聚物:芳烃类石化产品价格继续上扬,特别在亚洲,由于日本几个大型芳烃装置紧急关闭,本周亚
洲各大交易市场反应强烈,来自日本媒体的报道称受影响的国内芳烃装置约占日本总产能的30%左右。单聚物市
场同样受挫,其基础产品——乙烯因受日本地震和海啸影响短期内价格将保持上涨趋势,据统计,2010年日本乙
烯生产能力约占亚洲总能力的4%,约占全球总能力的1.4%。
下游产品:日本石化下游企业在此次地震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著名企业也相继关闭其装置及生产
厂房,预计全球汽车、机械、电子、纸业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将会经历严峻考验。受地震影响的日本企业包括:索
尼电子、丰田汽车、日产汽车、本田汽车、富士重工、麒麟控股、旭化成化学(Asahi Kasei Corp)、葛兰素史
克(GlaxoSmithKline)、JSR、雀巢(Nestle)、日本制纸集团(Nippon Paper Group)、札幌啤酒公司(Sapporo
Breweries Ltd.)和森永乳业(Morinaga Milk Industry)等。
总体看来,日本地震对全球特别是亚洲各个石化子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击。一方面,日本减少对原油等化
工原料的进口,促使价格下降;另一方面,日本的基础化工产品及其衍生物在亚洲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由
于装置关闭,供应短缺,在短期内将推进价格上涨。
表1 日本石脑油裂解装置目前开工情况 万t/a
公司 地点 产能 状态
Keiyo乙烯 千叶 74 70%开工率
丸善石化 千叶 52 关闭
三菱化学 川崎 37.5 关闭
川崎 45.3 关闭
水岛 50 运行
三井化学 千叶 61.7 降低开工率
大阪 45 95%~100%开工率
JX日本石油 川崎 46 关闭
三洋石化 水岛 50 95%~100%开工率
昭和电工 大分 69 70%开工率
住友化学 千叶 41.5 70%开工率
东曹 四日 52.7 100%开工率
东燃化学 川崎 51.5 运行
编后语 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以及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将会对中国化工行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但是时间和影
响范围有限。同时,我们也认为,产生的全球化工资源供应短缺将会促进中国化工产品更多更快地进入国际市场,
对企业来说将会是一个契机。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关注震后全球石化业的动向和趋势,及时把握机遇,调整发展
和市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