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轮胎面临严峻考验
□ 欧阳洪利
上半年行业迎来理性回调
今年上半年因受天然橡胶等原材料通涨和车市产销震荡回落,以及天津锦湖轮胎3.15曝光和环保等诸多因
素压力的影响下,我国轮胎行业在走低过程中进入理性回调。
据中橡协轮胎分会轮胎生产企业会员单位上半年统计,轮胎产量1.28亿条,其中子午胎产量1.07亿条,同
比分别增长1.6%和5.3%;销售收入870亿元,同比增长19.3%;出口交货量5418万条,出口交货值达28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和29.2%,实现利润27.1亿元,同比下滑5.4%,库存同比上升31.9l%。从这些数
据可以看到:
①国内轮胎行业的产销增幅已明显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8%和12%,说明在原材料通涨和轮胎市场需求放缓
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下,轮胎企业已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一方面放缓产能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加快结
构调整和转型的进度,发展低碳、环保、节能、绿色的轮胎,提升产品质量和优化升级,为下一步提高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占领市场制高点做好充分准备。
②反映出轮胎行业仍处于“三高一低”的困境之中,即产销量、库存和生产成本均居历史高位,而销售利润
率却居低位,仅3%左右,同比下降了1.12%。这种现状将迫使企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
后市面临多只“拦路虎”
虽然国内轮胎业总体上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期中考试答卷,但今年下半年还将面临
严峻的考验。
1. 汽车市场增幅回落直接影响轮胎市场 今年伊始,曾经为国内车市作出重大贡献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
策、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集体退出,接踵而来的则是一系列对消费购车影响颇大的政策出台,如北京购
车摇号政策和今年3月正式执行的《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检测和监督办法》(对凡以汽油或柴油为单一燃料,
总质量超过3500kg的客、货运输车辆未列入《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表》的,道路运输机构将终止
核查并不予办理营运手续)。同时,飞涨的油价、大幅提升的停车费等政策措施的逐渐出台,无论是对轿车还是
商用车销售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据了解,北京的上牌量相比去年减少了七成。据汽车业内专家称,整个汽车市
场增幅大大回落,由过去连续两年30%的增长,回落到今年只有4%~5%的增幅,这将直接影响轮胎的产销和发
展。前几年,我国轮胎业的高增长、高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车业的高增长、高发展。据了解,因轮胎市场
需求趋弱,部分轮胎企业产能释放仅50%~80%。因此,抑制轮胎产品的库存上升和产能过剩问题,将考验轮胎
企业下半年应对市场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企业需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发展低碳、节能、环保、绿色的轮胎产品,
转变增长方式。
2. 天然橡胶等原材料价格通涨抬高生产成本,轮胎业进入微利或亏损边缘 国内轮胎业在经历了一个高
盈利甚至“只要生产轮胎就能赚钱”的阶段后,“逐利性”投资推动了我国轮胎快速扩张。同时由于不少轮胎企
业是地方税收大户,地方政府对之格外“青睐”,这使轮胎规模“扩张上再度扩张”,致使目前轮胎市场供大于求、
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轮胎价格上行压力沉重。而今年以来,天然橡胶等原材料价格却大幅上涨,据最近
橡胶期货市场反映,橡胶期货曾下探到2.9万元/t,但仅10多天又反弹到3.6万元/t。未来一段时间天然胶价
格仍将维持高位震荡态势,也反映出轮胎业的发展对橡胶的刚性需求。加上燃油和人工成本上升,使轮胎制造成
本急剧上升,据企业反映成本上升幅度约30%左右。虽轮胎价格曾几次调价,但因国内市场需求趋缓,轮胎产能
过剩,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无序,低价不“三包”轮胎或所谓的经济型轮胎充斥市场,轮胎价格上涨空间、幅度
有限,很难抵消天然橡胶等原材料通涨造成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致使目前轮胎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的边缘。产销
增长而利润却在下降。现在,原材料成本、动力能源成本、人工成本都在涨,这就是轮胎行业下半年必须面对的
成本渐进式上升的新课题。
3. 银行加息推高了企业财务成本 今年以来,银行的几次连续加息,推高了企业财务成本。从目前轮胎企
业的情况来看,在建和扩建的项目需要投资,节能减排的压力需要投资,调结构、产品优化升级更需要投资,资
金压力相当大。据轮胎分会报表显示全行业上半年资产负债率高达65%左右,不算加息因素,其中单利息支出比
去年同期提高3%。利息支出已超过了财务费用。这对负债率居高的企业来说,确实只能为银行“打工”,不堪重
负。据轮胎分会统计,行业的亏损面已达26.2%。
4. “3·15”晚会曝光天津锦湖轮胎后,对国内轮胎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央视今年的“3·15”晚会对锦湖
轮胎利用返炼胶生成劣质轮胎事件进行了曝光,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国内轮胎企业的销售和轮胎质量的信誉影响
很大。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工信部和工商局随后对轮胎产品展开专项整治行动,并把轮胎作为重点产品列入国务院
“双打”专项行动方案。在此背景下,在质检总局牵头下,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决定在整个轮胎行业内开展“质量
提升”活动,以加强行业质量监管、行业自律来推动企业提高轮胎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提高品牌和市场的忠诚
度和信誉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竟争力。
从上述分析,国内轮胎现阶段及今后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虽然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增长的基本
面没有变。汽车工业作为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变。轮胎产业的增长和发展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问题是轮胎库存上升,产能过剩,由此产生了市场同质化竞争和行情的沉重压力,使得轮胎价格不可能单边直线
扬升,而呈现出轮胎价格“进两步、退一步”震荡向上的“慢牛”格局。同时,轮胎产量增加得越多,对橡胶等
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就越大,无疑将抬高其价格,加上燃油动力和人工费用上扬等等,由此导致成本底部升高,并
与现行轮胎出厂价格水平不相适应。据了解部分规格品种价格已经低于成本。这种“价格倒挂”局面虽然不能够
持久,但也反映了轮胎行业巳进入了微利或亏损的边缘。要么部分高成本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强制性地实现市场
供求平衡,要么提高轮胎销售价格,缓解通涨的压力,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市场行情升温。由此可见,成本提高对
于价格的支撑力度将大于市场供应增加对于轮胎行情的打压。
因此,下半年我国轮胎行业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需要行业企业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加快结构调整和
转变增长方式,争取在“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就交上一份满意的期终考试的答卷,为中国轮胎工业由大变强做
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