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新型双氧水钯催化剂工业应用介绍
2011年41期 发行日期:2011-10-24
作者:张金成 张雷 张来明
新型双氧水钯催化剂工业应用介绍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公司  张金成 张雷 张来明
    近年我国双氧水的产量和市场用量迅速增加,2010年总产量达到600万t(27.5%计,下同),预计今明两年将
达750万~800万t。双氧水生产专用钯催化剂在技术上也在不断提高。原来国内双氧水厂家大多使用球形钯催化剂,
但自1996年实现工业化应用以来,在生产中经常出现一系列问题,给正常操作带来诸多不利影响:①由于催化剂颗
粒小,气液流通状态差,氢化塔内工作液易偏流、沟流,造成氢化副反应多,使蒽醌和活性氧化铝消耗高;同时工
作液状态变差,造成后续工艺带水、带碱,甚至给生产的安全带来危害。②氢化塔内工作液的偏流,造成工作液的
过度氢化,导致催化剂结块和氢化塔内阻力增大,只能采用低氢效生产,影响了装置生产能力的发挥。③催化剂再
生困难,再生后活性不能持久,再生周期很短,需经常拆卸催化剂塔外处理,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④催化剂活
性不稳定,耐碱性差,易粉碎,加上频繁的拆卸,导致催化剂消耗高。据统计,以上这些因素使双氧水的生产成本
增加了50~80元/t,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新型钯催化剂简介
    新型钯催化剂(HT-1型钯催化剂)较好地避免了球形钯催化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有十几个双氧水
厂家在使用,用量超过300t,使用效果良好,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HT-1型钯催化剂在双氧水装置运行中体现出诸
多优点:①活性高,质量稳定,生产能力大,每天可达到12t(H2O2)/t(催化剂)以上。②选择性较球形钯催化剂有
明显提高,生产中蒽醌﹑活性氧化铝的消耗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了双氧水的生产成本。③再生周期长,保证了生产
的连续和稳定性。④明显改善了氢化塔内气液流动的状态,操作中没有阻力压降,彻底解决了塔内工作液偏流﹑沟
流和催化剂结块的现象。⑤催化剂消耗定额≤0.07kg(催化剂)/t(H2O2),耐碱性好,使用中不会发生粉碎、脱钯
现象,满足了贵金属催化剂长期稳定使用的要求。⑥堆积密度仅为0.45(±0.05)g/cm3,相当于每立方米氢化塔
反应器填装450kg催化剂,可比原来少使用100kg以上的催化剂,节约了大量资金。
    1.技术指标
    催化剂形状:浅棕色圆柱型;直径:2.4(±0.2)mm;钯含量:0.3(±0.02)%(重量);堆积密度:0.45(±
0.05)g/mL;抗压碎强度:≥38N/cm;单节床阻:≤0.01MP(表压);生产能力:正常生产条件下,第一年 ≥12t
(H2O2)/t(催化剂)·d,第二年≥11t(H2O2)/t(催化剂)·d;选择性(蒽醌消耗):开车初期(3个月)小于
0.5kg/t(H2O2),正常生产小于0.3kg/t(H2O2);磨耗:正常使用条件下小于3%;消耗定额:小于0.07kg/t(H2O2);
使用寿命:大于3年。
    2.使用条件
    氢化塔:内径1000~4500mm;单节床有效装填高度3200~4000mm;床层节数不少于2节;装填量根据氢化塔生
产能力确定。
    氢气:纯度≥99%(体积);总碳≤15ppm;总硫≤0.1ppm;露点,以冬季不结冰为准。
    工作液:溶剂比Ar:TOP=3:1~3.4:1(体积);有效蒽醌130~150g/L。
    3.工艺参数
    循环工作液流量: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氢化反应温度:40~78℃;氢化效率:5.5~8.0g/L;   氧化收率:
≥95%;氢化程度:≤45%(开车初期小于35%);萃余液中双氧水含量:≤0.2g/L;循环工作液中水含量:≤2g/L。
    二、使用方法
    1.氢化塔触媒的装填
    开启每节塔的上下人孔,从下面人孔进入,检查塔的清洁干燥情况,检查汇集器丝网是否扎好,加入ф13mm的
瓷球至人孔下缘,并于其上铺一层11#不锈钢丝网,而后密闭下人孔。由上面人孔进入塔内,从每节塔的上人孔借
助布袋向塔内加入钯触媒。每节塔触媒高3200~3500mm,重约23000kg,触媒加完后,在上面先铺一层12#不锈钢
丝网,网上再加入ф13mm的瓷球,层高为200mm,密封上人孔和所有管路阀门。加触媒及填料时,要尽量避免发生
破碎,并尽量安装的紧密均匀。装填时应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以免触媒受潮影响活性。加完触媒后,氢化塔应
再进行气密性试验(用氮气),直至合格。
    2.触媒的活化
    活化条件:活化剂,氢气;活化温度:20~60℃;活化时间:20~30h;活化压力:常压~0.1MPa;氢气流量:
300~600m3/h(以进气计)。
    连续向氢化塔送入氮气,使塔内压力达到0.2MPa;通过冷凝液计量槽放空阀连续而缓慢地将塔内气体放空,直
至尾气氧含量≤2%,然后关闭通氮阀门;开启通氢气阀门,借助自控仪表向塔内送入氢气,控制流量为300~600m3/h,
塔内温度为20~60℃,活化时间为20~30h,停止通氢,以氮气置换塔内氢气,并保持塔内氮气压力为0.2M~0.3MPa。
    3.触媒的再生
    经长期运转后,触媒的活性逐渐下降,氢化工艺条件都已达到上限值,而氢化效率仍达不到要求,产量下降到
厂方认为不可接受时,则可进行触媒的再生。再生可以全部停车后两节塔串联一起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①关闭通向氢化液气液分离器的阀门,塔节内保持氮气气氛。
    ②开启蒸汽阀门,使湿蒸汽先通过再生蒸汽净化器除去可能夹带的铁锈后,再进入被再生的塔节顶部,控制塔
内再生温度为100~110℃。
    ③由塔底流出的含水蒸汽,经再生蒸汽冷凝器冷凝,冷凝液进入冷凝液计量槽。开始再生时,由于触媒中吸附
有工作液,故吹出的蒸汽中夹带有工作液,需在冷凝水计量槽中分层。排出水后的工作液收集于地下槽,再抽入配
制釜内经过适当处理,回入系统继续使用。
    ④进塔的蒸汽量以每吨触媒2~4t蒸汽计为好,再生时间为8~16h,如果蒸汽量不足,可适当延长再生时间。
再生完成时,冷凝液应接近无色透明,否则应延长再生时间。
    ⑤再生结束后,趁热用氮气将塔内水分吹干,氮气从氢化塔进氮管通入,由塔底出来带水蒸汽的氮气进入再生
蒸汽冷凝器,冷凝脱水后进入冷凝液计量槽,氮气的流量为1000~1500m3/h(当然大一些更好)。
    ⑥触媒经吹干后,按照新触媒活化方法进行活化,活化时间可以减至5~10h,氢气流量减至150~300m3/h。如
有富余氢气,可维持原量。活化后的触媒方可投入使用。届时应适当调整温度和压力,以防触媒活性太高,导致氢
化效率过高。
    三、关键问题
    HT-1型钯催化剂的研究与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一是保证原料的质量,特别是保证氢气
的纯度,因为未经纯化的氢气中常含有微量的CO、CO2和氨,会造成钯催化剂短期中毒,活性下降,进而影响生产。
二是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必须再生,再生后的催化剂含水量越低越好,目前有些厂家因氮气资源无法保证,催化
剂吹干效果不够,从而导致副反应增加。
    四、结论
    研究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是蒽醌法双氧水生产领域的重大课题,已成为工业催化剂领域的研究热点。HT-1
型钯催化剂具有生产强度大、活性好、使用寿命长、易于再生等优点,可在较宽的流速与温度范围内调节使用,该
新型催化剂不仅适用于新建蒽醌法双氧水厂,而且也适用于老工艺双氧水企业,有较好的实用推广价值。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