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化工产品年度系列报道之十九
燃料油:需求萎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院
一、产量随原油加工量增长
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达42287万t,同比增长13.4%;燃料油产量为2115万t,同比上升11.6%。当年燃
料油进口2301万t,出口989万t,表观消费量为3427,进口依存度高达67%。2000~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不
断增加,燃料油产量也随原油加工量的增加而增长,但燃料油产出率却逐年在减少。主要原因是,在原油价格高
涨和货源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盈利率,炼厂纷纷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加工深度。
二、消费分析
消费方式:我国燃料油消费方式是以燃烧加热为主,少量用于制气原料,具有较强的节约和替代潜力。从我
国石油供需情况看,工业用油占石油消费量的一半,其中燃料油又占工业用油的35%,因此,我国减少工业用油
的重点放在燃料油替代方面,将是缓解我国石油消费过快增长的有效途径。
消费结构:从消费结构看,我国燃料油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石化、交通运输、轻工等行业。据统计,燃料
油消费最大用户是电力行业,近年来电力供应紧张,燃料油机组承担了更多的发电任务,对燃料油的需求异常强
劲,占消费总量40%;其次是石化行业,主要用于化肥原料和石化企业的燃料,占消费总量25%;再次是交通运
输行业,主要是船舶燃料,占消费总量22%;建材和轻工行业(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器皿、建筑及生活陶瓷等制
造企业),占消费总量的14%;钢铁部门的燃料油消费占比为7%左右,其他部门的燃料油消费占比在10%左右。近
年来燃油机组逐渐被淘汰,燃油消费占比已降至15%。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燃料油消费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消费区域:我国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集中在华南、华东地区,这两个地区占全国消费总量的71%左右。另
外,东北占14%、华北占10%、华中占5%。
三、华东市场走势回顾
2010年1月,国际市场积极猛进,华东市场一改清淡局面,中间商备货需求渐起。由于北方寒潮不断,北油
南下受阻,少有资源补充入华东市场,供不应求局面一触即发,行情不断飙升。但进入下旬,国际原油跌跌不休,
华东买家陷入观望之后,涨势嘎然而止。由于2月时值中国传统农历春节长假,市场快速降温,但资源供应始终
处于偏紧状态,支撑市场进入短暂的平整期(见图1)。
3~4月华东燃料油温和上扬,节后终端用户需求恢复,贸易商节前库存消耗大半,市场受补货和消费两大需
求所提振。夏季用油高峰和飓风季节到来把原油继续推高,导致原油5月初掉头暴跌调整,华东市场受库存成本
高位所支撑,价格则表现滞跌,坚强持稳,但终不敌原油及南北套利双打压,成本主导因素消减明显,6月开始
一路下挫,跌幅远落后于外盘幅度。
直至8月,欧债危机炒作接近尾声,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利弊因素僵持之下,使得原油价格在70~80美
元/桶区间内振荡,在市场调油资源紧缺的助力下,9月市场小幅推高。10~11月随着市场调油资源紧缺和成本
上升的状况加重,国内柴油荒席卷而来,促进了燃料油市场价格大幅攀升,冲击全年高位。
四、市场主要影响因素
1.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有利于石化行业的发展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 进行了
多次调整,基本理顺了成品油价格,对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市场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成
效显著。但价格机制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成品油价格调整周期过长,容易引发投机行为等,相关部委正
在酝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成品油机制的方案。
2.需求继续萎缩,供大于求矛盾加剧 2010年中国燃料油市场呈现出“两增一减”。具体是国产量增加、出
口量增加,进口量减少的特征。发生这个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炼油能力提高,成品油产量提高的同时燃料油产
量被动增加,同时国内燃料油需求日益萎缩。从2006年开始,受节能环保政策与替代品的冲击,国内燃料油表
观消费量逐年下滑趋势,未来几年仍无法扭转。需求萎缩进一步加剧供大于求矛盾,只有通过燃料油深加工和出
口才能解决供给压力。
3.政策引导,电厂用燃料油需求走向终结 2010年国家对燃料油发电补贴取消,转而对天然气发电给出0.09
元/千瓦时的加工费和超出电价成本的“气价补贴”,加上燃料油发电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华南大部分燃机电厂如
深南电、深能源、电化集团等已经与中海油签订长期卡气协议,至此,电厂用燃料油基本全面退出燃料油市场。
2010 年电厂用燃料油同比降幅将超过70%,全年将将在200万t以下,占燃料油总消费量的比例为6%左右,未
来电厂用燃料油需求将完全消失。
4.政策引导,燃料油深加工成化工原料拓展需求途径 化工原料用燃料油指的是深加工用燃料油,一般品质
相对较高,而工业用燃料油一般指锅炉等工业燃烧用的燃料油,一般品质相对较差,含硫量相对较高。随着全球
对节能环保理念不断加强,中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调整高污染品种燃料油的使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2010
年8 月底下发了关于燃料油消费税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将对用作生产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原料的国产燃料油
免征消费税。从这个政策上我们看出,国家正在引导燃料油往深加工方向发展。由于一直以来我国成品油需求快
速增长,致使化工用油存在长期的短缺,因此引导燃料油生产化工用油,不仅缓解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直接燃
烧燃料油产生的污染。
5. 消费主力转向船用燃料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扩张,中国的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
吞吐量已经连续几年位居世界第一,年均增长率接近20%。与此同时,船用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新增的
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有60%~70%是运往中国的,未来中国船供油市场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