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大盘点
指点江山 跨国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大盘点
记者 朱良伟
2011年是中国“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石油和化工行业各项规划出台的集中年,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
向是引领企业稳健发展的航标。同样的,2011年也是众多领先跨国企业在新十年的启动年份,他们以多年来创新
发展的实践和敏锐的市场洞悉能力,纷纷抛出了未来五年至十年的中长期发展目标,这些位于产业前端的战略和
规划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在2011盘点之际,让我们看看跨国公司的发展目标、业务侧重点和战略途径的选择。
放眼未来 业务侧重有方向
巴斯夫: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巴斯夫在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全球挑战中看到了机遇,它将目标锁定在保护资源、保障食品健康与营养以及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等各项领域。巴斯夫目前将公司目标归纳为: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陶氏化学:至少实现三项能有效缓解全球危机的技术突破
陶氏将未来重点定位在水资源、健康、住房、饮食、能源及气候等全球性危机领域。在新能源领域,陶氏将
加大开发力度以应对能源危机的各项技术。其实近年来陶氏已经在这些领域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例如在风能发
电领域推出环氧AIRSTONE系统组合产品;在核能领域,高性能、强动力的DOWEX离子交换树脂已被成功运用于
核电站15年;在太阳能领域开发了硅片切削液和清洗剂专用产品等。在水资源领域,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
案业务部的FILMTEC反渗透膜设备已经用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基础设施; DOWEX树脂为核电站提供超纯水解决方
案,现已安装于位于华南的岭澳核电站;在海水淡化领域,中国第一个投运的“双膜法(超滤+反渗透)”海水淡
化项目采用了陶氏的FILMTEC反渗透膜和DOW Ultrafiltration 超滤膜。
在建筑领域,陶氏整合了舒泰龙隔热保温板、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和界面剂等系列产品在内的外墙保
温系统等。因此,可以看出,陶氏在当前各项重点领域的技术开发及方案应用上面,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预计
未来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将会更加重视和提升。
杜邦:把握低碳产品和可再生能源市场机遇
当众多领先公司在发展目标中“致力于提高环境绩效”的时候,杜邦的目光更为深远,它更将环境问题看作
了市场机遇。杜邦的明确目标是,到2015年,用于环境适应性有关研发项目的投资将增加一倍。
到2015年,通过提供能效高、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杜邦公司预计年收益至少增加20亿美元。
杜邦预计这些产品应用可以减少4000万t 以上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杜邦还提出要利用可再生资源所获收益:
到2015年,杜邦公司通过使用可再生资源所获收益将几乎翻一番,至少达到80亿美元。
拜耳材料科技:侧重生态商务建筑、轻量化汽车和环保节能工艺
拜耳材料科技认为,从全球化到城市化,从人口增长到气候变化,这些都是正在改变全球环境的大趋势,而
公司将重点关注这些大趋势,塑造美好未来。拜耳材料科技将通过在四个重点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大趋
势,这些方案包括:移动轻量化、可持续发展、智能科技以及未来生活。其中,针对建筑和交通领域的创新解决
方案更是重中之重。
2009年,拜耳材料科技在德国、印度和比利时等地推出“生态商务建筑计划”,为建筑决策者提供高能效经
济型建筑材料解决方案和服务。尤其在商业和公共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拜耳材料科技利用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专长,
提供可持续并具有经济性的建筑材料与建筑实施策略解决方案,大幅度提高建筑能效。
拜耳材料科技拥有的三大业务——聚氨酯业务部、聚碳酸酯业务部以及涂料、粘合剂和特殊化学品业务部,
这几个部门着眼于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世界上第一款“全塑车”就是拜耳材料科技在1967年的橡塑展上推
出的。在我国,拜耳已经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展开全面合作,成立了“奇瑞——拜耳汽车轻量化联合实验室”。
双方在聚氨酯复合材料,聚碳酸酯塑料车窗用材料,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吸音降噪等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展开
共同研究,并对外联合申请项目及推广。
拜耳材料科技曾提出“拜耳气候计划”,开发气候友好型生产工艺。实际上,该公司在节能环保工艺的开
发确实建树良多。其中包括先进的光气加工技术,应用于异氰酸酯(MDI)工厂可增大反应容量,并且节省能耗;
氧气去阴极化技术,在盐酸为原料制氯气的过程中所耗电能减少30%,并能将自带的氯循环系统纳入到MDI的生
产过程。
拜耳作物科学:四大支柱增长战略
拜耳作物科学首席执行官Sandra E. Peterson表示,通过关注四大关键目标推动业务增长的承诺,具体包
括:振兴其核心作物保护业务;沿着整个价值链(从种子到货架)重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研发投资的增
加重新关注其创新;扩大公司的生物科技业务。
在推动创新方面,拜耳作物科学将侧重生物科学业务单元和农用化学品研究的全新增长领域,到2015年,
对生物科学单元的年度研发投资增加至4亿欧元。并且,公司正在加速淘汰所有剩余的世界卫生组织一类杀虫剂。
研发投入更是大手笔增加,预计到2015年,拜耳作物科学的研发总预算计划将增加约20%,超过8.5亿欧元。
液化空气:能源、环境、健康、新兴市场、高科技五大增长动力
在液化空气集团的2015发展规划中,明确了能源、环境、健康、新兴市场、高科技五大增长动力。在能源
领域,液化空气将重点开发高效节能技术、新型燃料和替代性能源。
在环境领域,液化空气集团将其研发预算的60%投入到保护环境和生命领域,以降低工业排放、生产低污
染性能源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健康领域,液化空气认为发达国家正在面临人口老化,与此同时,人们期盼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质,这导致
了对相关产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液化空气以此为增长机遇,关注医疗气体、卫生产品和医疗设备等创新的
解决方案。
液化空气集团还将抓住新兴市场的增长机遇,并通过高科技生产更先进的芯片,开启新的市场。
帝斯曼:营养、制药、性能材料、聚合物中间体和生物基产品业务群共增长
帝斯曼公司的2015战略目标中,锁定了四大驱动力:高增长经济体、创新、可持续发展、并购与合作,以
此推动其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增长。其业务群战略非常明确:营养业务群将专注于进一步提高盈利质量,均衡全球
经营活动的规模和范围;制药行业的市场正向通用药和高增长经济体倾斜,帝斯曼抗感染部将寻求新兴市场的合
作伙伴,实现合作促增长;性能材料业务受市场需求的驱动,如客户和终端用户对更强、更轻的材料以及环境友
好型涂料的需求,因而关注高性能、生态解决方案;而聚合物中间体则加强向下游帝斯曼工程塑料的整合;包括
帝斯曼生物基产品服务以及帝斯曼生物医药在内的新兴业务将拓展新的增长平台。
帝斯曼还设立了2015年的销售目标:在高增长经济体市场实现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比例从当前的约32%增长
到近50%;中国销售额实现翻番,总额超过30亿美元。
朗盛:双轨发展策略
朗盛集团的业务增长得益于其在新兴市场的战略,同时该公司还注重汽车业蓬勃发展、城市化浪潮、农业发
展以及水资源需求加大等全球趋势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朗盛计划通过有机的内生性增长和外部增长的双轨发展策
略以取得到2015年的中期盈利目标,而有机增长将占主导地位。
“绿色轮胎”是轮胎行业中发展最迅猛的细分领域,有着近9%的全球年均增长率,朗盛将重点锁定在该领域。
朗盛正在扩建其位于德国、美国和巴西的钕系顺丁橡胶(Nd-PBR)生产设施,以用于生产高性能轮胎。此外,朗
盛还正考虑在亚洲新建一家钕系顺丁橡胶生产厂,年产能将达10万t~15万t。
朗盛在汽车领域开发了Durethan和Pocan等高科技塑料产品的应用。由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不断增大,其
无锡工厂的生产规模已经扩大,并在印度吉哈加迪亚(Jhagadia)建设新厂。针对农业发展、城市化浪潮以及水
资源保护这些全球大趋势,朗盛也在积极开展其他投资。
至2015年,朗盛公司常规业务范围内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 pre exceptionals)将有望达到14
亿欧元。
专注新兴市场 投资中国是重头
阿克苏诺贝尔:其创新战略将与中国的发展相得益彰
近年来,中国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工作重点,在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中尤为突出。阿克苏诺贝尔将其创新战
略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结合。
中国在阿克苏诺贝尔致力于高增长市场的全球战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2015年战略中提到中国区的
销售收入将由2010年的12.49亿欧元到2015年增长至30亿美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将加大在创新和扩
大产能方面的投入以实现2015年的业务目标。
据透露,阿克苏诺贝尔每年投资6~7亿欧元用于扩产,中国将成为其主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在过去两年中,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进行了重要投资,仅在宁波多元化基目前的投资额就达到了3.7亿欧元。
除此之外,还收购了常州市福莱姆汽车涂料有限公司并与广西嘉华钛业有限公司就钛白粉的生产和供应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
研发投资方面,阿克苏诺贝尔全球研发资源的11%都已经投放在了中国。未来还将增加研发投入,特别是功
能性解决方案领域。希望到2015年实现超过15%的销售额来自“突破性”创新方案,环保特优方案销售额超过总
额的30%。
陶氏化学:正式发布未来5年增长新战略
陶氏化学日前发布了大中华区未来增长新战略,提出使目前的年销售额至2015年翻一番,达到70亿~80亿
美元的挑战性目标。新增长战略包括七大维度:加强客户协作、加大在华投资、更加深入市场、增强本土创新能
力、充分拓展台湾业务、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人力资源投资。
陶氏会继续加强在中国的投资,但主要关注中小型项目。目前陶氏正在进行的中小型项目总投资额达到数亿
美元,其中包括在张家港新建的催化剂工厂与电子元件生产工厂,在山东与滨化合资组建的四氯乙烯工厂等项目。
鉴于沿海地区的成熟发展与良好前景,未来陶氏会把重点业务继续放在沿海地区,但同时也会进一步深入市
场,包括中西部地区及华北地区。
诺维信:围绕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四个方向
随着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生物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诺维信认为,在未
来的十年中将是中国生物产业大发展的时期,决定在中国重点发展四个方向:
首先是加快纤维素乙醇用酶制剂市场的成熟放大,与中粮、中石化等合作伙伴一起,通过农作物废弃物的
综合利用实现对汽油的部分替代;其次是开拓生物基化工产品市场,通过合作研发突破低成本糖平台的技术突破,
让可再生的生物质成为广泛的化工产品来源;第三是加快生物医药研发和应用速度,以诺维信已经在天津建成的
生物制药厂为基地打造生物制药产业链;第四是加大力度推广酶制剂应用,在淀粉加工、食品、洗涤、纺织、皮
革、造纸等领域更广泛地通过酶制剂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拜耳材料科技:中国和亚洲是拜耳全球战略的核心
中国和亚洲是拜耳全球战略的核心。拜耳的目标是到2015年亚太区的年销售额将远超过110亿欧元(按目
前汇率计算),其中大中华区销售额预计占到约60亿欧元。
上海是拜耳在中国的投资重点区域。拜耳材料科技已在拜耳上海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21亿欧元用于生产其
主要产品。此外,公司还计划在一期投资的基础上追加二期投资。拜耳计划再斥资10亿欧元大幅增加其MDI产
能到100万t/a,聚碳酸酯产能到50万t/a,并建立一条全新的1,6-己二异氰酸酯(HDI)生产线,将其年产能提
高5万t。
巴斯夫:重视新兴市场
巴斯夫过去10年里的新兴市场客户的销售额已增长了近2倍,2010年达到巴斯夫销售总额(不含原油和天
然气)的 近1/3。到 2020 年,预计现在的新兴市场的贡献率将升至45%。巴斯夫将通过投资促进公司未来的增
长,在2011~2020年间,公司计划资本支出将达到 300~350亿欧元,其中1/3将投资于新兴市场。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寻求西部的投资机会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在中国市场每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而中国政府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其带来新
的发展契机。目前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正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尤其是在中国西部地区。
可持续发展数字
15%:杜邦公司到2015年,以2004年为基准将至少减少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25%:陶氏化学温室气体年均减排2.5%,到2020年每吨售出产品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在2002年的基础上减少
25%。
35%:拜耳以2005年为基准,到202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量减少35%。
75%:陶氏化学到2015年,环境、健康与安全(EH&S)的主要指标在2005年数值的基础上再平均改善75%。
100%:到2015年,实现本地社区对陶氏工厂100%的接受和认可。
50%:杜邦到2015年,以2004年为基准,将空气致癌物排放量至少再减低50%。这意味着整体排放量较1990
年降低了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