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钛白粉由起伏波动走向平稳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 毕胜
1.如日中天的上半年
自2009年下半年起,我国钛白粉工业已完全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2010年更显示出蓬勃兴旺的发展
局面。2011年上半年,这种景象更大有如火如荼之势。从年初起,下游市场需求一片高涨,颜料级的锐钛型、金红
石型,以及各类非颜料级产品皆供不应求。企业无不开足马力加紧生产,即便如此,各企业的产品仍然是低库存、
甚至是零库存。由于供求失衡,产品价格一涨再涨,1~2季度,涨价的频率史无前例,3~5天至多一星期便上调价
格,生产企业对下游的销售订单价格一般都是短单,很少有一个月以上的长单,也就是说随市场风云变幻而即时调
整(调高)。
在原料方面,硫酸的价格及供应基本平稳。由于钛白粉行业消耗的硫酸数量只占硫酸总市场量的8%左右,影响
硫酸市场的决定性因素是化肥工业。2011年,硫酸(100%)的价格范围大致在400~600元/t。
2011年,钛白粉的另一种重要生产原料钛矿的行情与钛白粉完全一致。上半年钛白粉高达80%~90%的开工率加
上高产能将钛矿的需求量提升到历史最高位,也由此水涨船高,钛矿价位不断上升。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钛矿的价
位由800~1000元/t直线式涨至2季度的3000元/t以上,钛渣的价位由一年前的3000元/t左右陡增至二季度的
8000元/t,这相当于一年前非颜料级钛白粉或部份锐钛型钛白粉的价位。在原料(硫酸、钛矿)、能源(电、燃气、
煤)、环保(废气、酸性废水、酸解尾渣)、人工等成本因素和高市场需求的综合背景下,钛白粉的市场价格在二季
度时曾达到自上世纪80~9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锐钛型为1.8万~1.9万元/t,硫酸法金红石型为
2.3万~2.4万元/t,锦州氯化法金红石型为2.6万~2.8万元/t。
这样离奇式的产品价格疯涨将生产企业带入历史上最好的盈利时期,按企业规模、产品规格类型和废副综合利
用水平的不同,吨产品的利润额达到6000~9000元,呈现如日中天的繁荣局面。
2.跌宕起伏的下半年
2011年上半年,钛白粉行情之所以火爆,一是国外市场的逐渐复苏,致使出口量连续突破纪录。更重要的是国
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火热,GDP增长速度高居世界各国之首,各地随地可见的房地产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
国家重点工程,是钛白粉市场最主要的拉动因素。
但进入年中,国家控制通胀因素,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质量,合理控制GDP增长速度,放缓了一系列工程的进展
速度,上半年火爆的大干快上经济建设景象逐渐降温,这直接对钛白粉的行情形成打压态势。
从5~6月份起,市场出现萎缩迹象,生产企业的库存日渐增加,不得不调整生产,压低产量。到7~8月份,
形势更急转直下,销售越趋困难,大部份企业出现限产或不定期停产现象。即便如此,部份企业的库存产品还是居
高难下。
市场需求的回落也体现在价格的快速回落上。9~10月份,锐钛型产品价格连连下跌,直至1.3万元/t左右;
金红石型产品直线快速降至1.5万~1.6万元/t。两类产品比高峰时均下降6000~7000元/t(相当于30%左右幅度),
重新回落到2010年终、2011年初的水平。与此同期,钛矿原料的价位也相应下降;钛精矿降至2000~2100元/t,
降幅为40%~50%;钛渣降至4000元/t以内,降幅也达50%。以上大起大落现象和2007年上下半年的情景惊人相似!
3.年底趋向平稳
进入11月份,钛白粉行情趋向平稳。先是止住价格快速下跌,中旬以后反而有所回升,到12月上旬升幅达到
1500~2000元/t,锐钛型价位升至1.5万~1.6万元/t,金红石型回到1.75万~1.8万元/t。12月中旬以后,市场
价位基本稳定,但成交量一般,实际成交价位多数也略低些。
11~12月份钛白粉行情稍有回稳,其原因之一是库存量低导致表面上的紧张,引起价格效应,对钛白企业、流
通环节都如此。
由于8~10月的限产和短时间停产,钛白企业库存量已基本消化,经销商的库存也达最低位,这种供求形势的
变化反映出市场价格的变化,并非市场需求突然增大。
这阶段产品价格回升的另一个原因是钛矿价格稍有回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钛矿价格回升与钛白企业为
补充库存而提高开工率密切相关。这期间钛矿价格升幅一般达到200~300元/t。
4.2012年发展预测
根据国际经济温和回暖的形势,国内市场受国家多重调控措施以及稳中求进的政策影响,2012年钛白粉市场仍
将保持平稳发展,市场容量和产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变化,但总体上将呈走高态势,预计上半年比较平缓,下半
年将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