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360
PC需求此消彼长市场缺口难以填平
□ 中石油吉林石化研究院 孙欲晓 宋长华
世界生产中心向亚洲转移
2011年全球聚碳酸酯(PC)总产能为469.5万t/a。世界前四位PC生产商及其产能分别为:萨比克131.5
万t/a、拜耳130万t/a、帝人48万t/a、陶氏化学47.9万t/a,分别占世界总能力的28.0%、27.7%、10.2%和
10.2%,合计占世界PC总能力的76.1%。表1为2011年世界PC生产厂商及产能统计。
目前,亚洲需求增长带动了世界PC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加,世界生产中心已向亚洲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转移,中国在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PC需求的中心。预计2015年全球PC产能将达到500万t/a以上,且新建装
置主要集中在亚洲。
表1 2011年世界PC生产厂商及产能统计 万t/a
国家及地区 生产厂商 产能
美国 拜耳 26.0
陶氏化学 10.9
萨比克 53.0
巴西 Policarbonatos do Brasil S.A 1.5
德国 拜耳 33.0
陶氏化学 15.5
荷兰 萨比克 22.0
西班牙 萨比克 26.0
比利时 拜耳 24.0
俄罗斯 Kazanorgsintez 6.5
沙特阿拉伯 萨比克 26.0
伊朗 PCCI 2.5
日本 出光石油化学 5.0
住友-陶氏化学 5.5
GE日本公司 4.5
帝人化成 12.0
三菱化学 8.0
三菱瓦斯化学 9.5
韩国 LG-陶氏化学 16.0
SanYang 11.0
韩国湖南石化 6.5
三星第一毛织 6.5
中国台湾 奇美/旭化成公司 14.0
台塑/出光公司 17.5
泰国 拜耳 27.0
泰国PC公司 16.0
新加坡 帝人化成 20.0
中国 帝人化成 16.0
中石化三菱化学PC(北京)有限公司 6.0
拜耳 20.0
其他 1.6
总计 469.5
跨国公司重资布局中国市场
2011年我国PC产能为43.6万t/a,内资企业主要有上海中联化工厂、重庆长风化工厂及五矿常州合成化工
总厂,但装置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较落后,产量低、品级牌号少,总产能约为1.6万t/a左右,产量很小,且大
部分自用,原因是国内企业生产的PC质量达不到下游生产厂家的质量要求。外商在我国投资的装置有:拜耳公
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的20万t/a Makrolon品牌PC装置;日本帝人化学公司在中国浙江嘉兴的16万t/a PC生
产线;三菱化工公司与中石化燕山石化合资建设的6万t/a PC装置也于2011年10月竣工。
我国PC市场需求强劲,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左右。因此,中国市场对国际PC巨头巩固行业地位及
长久发展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战略要地。事实上,国际化工材料巨头已纷纷采取措施,在中国市场展开了新
一轮市场份额的角逐分配战。2011年,拜耳材料科技宣布其上海PC产能将由目前的20万t/a扩大至50万t/a;
萨比克将与中国石化合资在天津石化新厂区建立一个新的产能达26万t/a的PC装置,预计于2015年投产;菱
优塑料工程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公司独资)在上海工业园区(拜耳聚合物对面)新建一套8万t/a PC装置,采
用光气法生产PC,计划2012年初投入商业运转;日本帝人也决定对浙江嘉兴PC项目扩能6万~7万t/a,预计
到2015年以前,我国将新增PC产能60万t/a左右。2012~2015年国内PC新增产能统计见表2。
表2 2012~2015年国内PC新增产能统计 万t/a
公司 建设规模 采用技术 计划投产时间
天津中沙集团 26 非光气法 2015年
拜耳( 上海) 聚合物 20 熔融酯交换法 2012年
菱优塑料工程公司 8 界面酯交换法 2012年
日本帝人 6~7 界面酯交换法
合计 60~61
下游需求此消彼长
PC用途广泛,应用范围涵盖光学、电子电气、食品包装、办公自动化、挤出膜片、汽车、机械、医疗器械等
众多领域,其中光学和电子电气是其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各占总消费量的近1/4。电子电气市场主要是受以超薄
型电视为主的数字家电液晶显示用高性能薄膜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推动;而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壳体
材料和液晶盘也需要采用增强型PC材料,液晶盘中的光导板、反射板、扩散板等部件则要求有一定的光学特性。
另外汽车领域的应用正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之一,最初PC主要用于车灯透镜、合金材料等内外装饰,最近发
展到消音、减震等吸收材料等方面,进而扩展到敞蓬车顶、后车窗等大型树脂玻璃部分。随着新用途不断开发,
汽车对其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21世纪以来,由于上述PC消费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PC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与此同时,最近PC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却遭遇“滑铁卢”。如食品包装材料方面,PC饮水桶、饮料瓶、婴儿奶
瓶等是否有毒,尽管未有定论,但本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欧美市场消费受到很大影响。据专家介绍,PC原料为
双酚A,有科学家发现在一定温度下,食品包装容器释放双酚A,作为环境雌激素的酚类衍生物,双酚A的这种
释放显然是有害的。另外,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PC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光盘行业需求出现萎缩,对市场形
成不小冲击,而不少新PC企业目标仍过多集中在通用领域,如CD光学级材料等,使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大
幅缩减。
预计2010~2015年,全球PC开工率有望从约80%提升至90%。2015年全球PC需求量将从2010年的略低于
363万t增至将近454万t。随着数字媒体日益普及,人们逐渐减少对CD和DVD的使用,电气/电子以及薄膜和
板材将取代光学媒体成为PC最大的市场。PC需求将以年均5%~6%的速度增长。
从PC全球市场格局来看,欧洲和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为明显。欧洲需求强劲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推
动需求的产品越来越多,比如电子娱乐行业,欧盟要求液晶电视屏幕必须符合“生态标签”标准和严格的阻燃法
规。与欧洲业务相比,亚太区的增长也不容小觑。据ICIS Chemease统计,到2015年亚太区所占世界市场份额
有望从2010年的60%增至65%。
国内市场缺口难以弥补
近年来我国PC市场消费快速增长,电子/电气、建筑行业已经成为PC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2005~2010年我
国PC消费量由62万t增加到约110万t,年均增长率约为15.4%。预计未来五年国内PC的年均需求增长率也将
达到10%~15%。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国内板材PC消耗量约为21万t,占国内PC消费总量的20%左右。随着我国城市建设
与农业工厂化及电子、电器制造业的发展,PC在阳光板、隔音屏障、采光天棚、电器元件的需求迅速增长。预计
未来几年,我国PC板材需求量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包装方面主要是一次性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目前国内
大约有100家以上的企业在做以PC为原料的包装产品,根据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的数据可以得出我国每年用于
生产PC水桶的PC量约为2.3万t(每个饮水瓶耗PC 750~760g),若能将PET 水桶和一些不合格的原料制备的
“黑心桶”全部取代,每年将需要约6万t PC用于生产PC 水桶;PC在我国运输行业的应用比其他行业的用量
要少,目前主要是用在汽车小的部件上,如控制面板的加热部件、打火器、轮胎罩等,但预计在未来几年,PC
在汽车的高端市场方面如汽车玻璃等会有一定的增长。2005~2011年我国PC市场供需统计见表3。
中国工程塑料工业协会预计,未来几年,PC用量还会以年均10%~15%的速度逐年递增。从产能来看,2011
年我国PC产能为43.6万t/a,“十二五”末期力争达到110万t/a,届时国内年需求量约为170万~200万t,
本土化供应率达到60%左右。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PC进口量已达百万吨以上,2010年我国进口PC达到了126.4万t,同比增
长23.2%。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虽然拟建PC装置计划很多,但预计近几年国内PC产能不会有大的增长。所
以,未来几年我国PC市场还是以进口为主。
2005~2007年,我国PC出口贸易也一直保持快速增势,2007年出口量达到30.61万t,同比增长65.46%,
增幅较大。但2008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衰退,致使PC出口贸易也受到影响,出口量有所下降。从出口流向看,
亚洲为我国PC出口主要集中地,其中,中国香港作为主要转口地成为最主要出口市场,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
内产能的增加,出口量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
表3 2005~2010年我国PC市场供需统计 万t
年份 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表观消费量
2005 2.4 73.1 13.2 62.3
2006 7.1 89.9 18.5 78.5
2007 14.8 102.1 30.6 86.3
2008 22.8 101.7 27.9 96.6
2010 23.8 126.4 29.5 120.7
2011 - 122.8 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