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快速扩张
我国丁基橡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99年,中石化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引进意大利PI公司技术,建成我国第一套3.0万吨丁基橡胶生产装置,2008年将生产能力扩建到4.5万吨。该装置能够生产IIR1751、IIR1751F和IIR0745三个牌号的普通丁基橡胶产品。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5万吨丁基橡胶装置于2010年9月建成投产,增加了国内市场丁基橡胶的供给能力。2010年我国丁基橡胶总产能达到9.5万吨,产量4.65万吨,同比增长15.4%。2011年产能没有增加,仍为9.5万吨。
鉴于未来市场前景良好,利润率高,目前国内众多企业纷纷准备新建或扩建丁基橡胶装置。燕山石化正在建设9万吨丁基橡胶项目,计划2012年建成投产;辽宁盘锦振奥引进俄罗斯YARSINTEZ的技术正在建设10万吨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装置;金浦集团与中石油兰州石化红叶公司也在甘肃定西共建6万吨丁基橡胶装置;台塑合成橡胶工业(香港)有限公司5万吨丁基橡胶项目已经进入环评阶段;大庆石化计划上马6万吨以上丁基橡胶装置。如果以上项目均能如期完成,国内丁基橡胶产能将发生大跨跃。预计到2015年,我国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产能将增加大约25万吨,总产能达到34.5万吨,成为世界丁基及卤化丁基橡胶主要生产国家。
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对轮胎需求的增加,以及轮胎、自行车胎等橡胶产品出口市场的扩大,我国丁基橡胶的消费量近年来呈现出飞跃增长,从2000年的4.2万吨飞升至2010年的28.6万吨,2000~2010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1.03%。我国卤化丁基橡胶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要快于普通丁基橡胶,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轮胎产品结构明显变化的结果。
2010年我国丁基橡胶消费用途构成中,汽车轮胎丁基橡胶消费量最多,占69%;其次是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占17%;第三是医用瓶塞占有11%;橡胶衬里及其他用途接近3%。
1. 汽车轮胎是最大消费市场
丁基橡胶在汽车轮胎方面的用途主要是三方面:一是用于无内胎轮胎的内衬气密层,现在轿车胎已经全部是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全钢的载重子午线轮胎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也在加速发展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因而对卤化丁基橡胶的消费需求增加很快。二是汽车轮胎内胎,内胎丁基化在国外多年前就已普及,我国近年来也有迅速发展的动向,从而也增加了对丁基橡胶的消费。第三是硫化机的胶囊每年也要消耗一定数量的丁基橡胶。综合以上三项用途,2010年我国汽车轮胎的丁基橡胶消费量约占当年全部丁基橡胶消费量的69%。
内胎丁基化已成为世界潮流,欧美、日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百分之百内胎丁基化,印度的内胎丁基化率也达到90%。目前,我国内胎丁基化率还很低,其中载重子午胎的内胎丁基化率为50%,其他轮胎内胎的丁基化率还不到20%。我国每年汽车内胎出口量也相当大,2010年出口了汽车内胎5974万条,按国际市场需求基本上全是丁基橡胶内胎。
无内胎轮胎是轮胎结构从斜交胎转变到子午胎之后的又一次升级换代。现在乘用子午胎已全部是无内胎结构,载重子午胎也正在大力发展无内胎结构,从发达国家看,无内胎载重子午胎在载重胎中已占80%以上,我国这几年在载重子午胎中也在大力发展无内胎结构, 2005年我国载重子午胎中无内胎比例为34%,2010年已达到50%。为了实现低碳经济,今后进一步扩大载重子午胎的无内胎化是必然趋势,普通丁基橡胶的用量将下降,而卤化丁基橡胶的需求呈上升趋势。
2.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是主要消费途径
丁基橡胶在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的消费量仅次于汽车轮胎。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我国出口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全部是丁基内胎,仅出口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一项2010年就用了3万余吨普通丁基橡胶,占当年自行车和摩托车内胎所用丁基橡胶量的70%以上。国内市场丁基内胎比例目前还不太高,随着人们对丁基内胎优点认识的提高,自行车和摩托车丁基内胎在国内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 医用丁基橡胶瓶塞是卤化丁基橡胶的第二大市场
由于丁基橡胶瓶塞对药品的稳定性好,国家医药总局规定从2005开始全部采用丁基橡胶瓶塞。2010年我国丁基橡胶瓶塞消费卤化丁基橡胶超过3万吨,占当年全国丁基橡胶消费量的11%。
除上述三项主要用途外,在橡胶衬里、防水片材、粘合剂、减震制品、胶带、胶管等方面,丁基橡胶也有一定应用,目前与内胎、瓶塞相比虽然用量不算多,但随着丁基橡胶国内资源的扩大,橡胶销售价格降低,其用量会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根据橡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数据测算,2015年橡胶工业需要丁基橡胶41.1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8%。卤化丁基橡胶在橡胶制品中的需求量会上升。2010年卤化丁基橡胶在橡胶制品中的用量占丁基橡胶总消耗量的55.9%,2015年将上升到65%。今后几年卤化丁基橡胶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年增长率为12%。而普通丁基橡胶的需求量会有所下降。
原料异丁烯资源有保障
原料异丁烯的供应对丁基橡胶的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获得纯异丁烯的最普通方法是先制取MTBE,再裂化分解。到目前为止,这是分离异丁烯与正丁烯的最经济的方法,也是在提取1-丁烯之前必须做的。当然水合生产叔丁醇和冷酸法也可以有效地从C4烯烃物料中脱除异丁烯。其他生产技术还有异丁烷脱氢技术及Skeletal异构化技术。不过,各种技术都依赖于C4原料(烯烃或烷烃)的获取。各种工艺生产异丁烯的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异丁烯生产技术的经济性对比万吨
工艺 MTBE 叔丁醇 OLEFLEX KRUPP UHDE 冷酸法
裂解 裂解 异丁烷脱氢 异丁烷脱氢 萃取
产能 5.0 5.0 35.0 5.0 5.0
总投资(不包括铺底资金)/ 百万美元 28.5 31.8 282.2 45.5 71.6
吨产品生产成本(含投资回报)/美元 1184 1124 878 922 1282
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迅速提高和乙烯产量的不断增加,做为石油化工副产品的C4资源也在不断增多,到2010年国内仅催化裂化及乙烯副产C4资源中异丁烯总量就已超过了240万吨。目前我国异丁烯最大的用量是转化为MTBE,而90%的MTBE用于汽油添加剂。在美国,MTBE已经退出了汽油添加市场,MTBE替代品之一ETBE也消耗异丁烯资源。另外,我国每年还有近千万吨的异丁烷作为液化气被烧掉。总而言之,我国异丁烯资源是有保障的。
铜化集团硫铁矿制酸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1年统计表报显示,2011年铜化集团硫铁矿制酸产量96.7万吨,同比增长3.62%,企业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子公司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28.399万吨、华兴化工有限公司68.3043万吨。
另铜陵有色集团公司以227.259万吨位居冶炼气制酸第一名,比第二名金川集团多35.533万吨。铜陵市硫酸产量323.959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一。
硫酸乃无机化工工业之“母”,铜陵市丰富的硫酸资源为铜化集团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及产业链奠定坚实的物资基础。(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