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TDI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2014年20期 发行日期:2014-05-30
作者:zhoukan2012

 

中国热点化工产品市场分析435
 
TDI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张月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芳香族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我国65%以上的TDI用于生产聚氨酯软泡,其余用于生产聚氨酯涂料、聚氨酯弹性体和聚氨酯胶粘剂等聚氨酯产品。
 
产能过剩更趋严重
  由于生产技术日臻完善,MDI、TDI、环氧丙烷等原料新建、扩建项目发展迅速。但由于盲目扩张,近年来原料市场行情遇冷,可是并未挡住原料生产企业新建、扩产项目的热情。2013年我国TDI生产能力89万吨,同比增长13%;产量72万吨,开工率81%。表1为2003~2013年我国TDI生产情况,可以看到,2013年我国TDI生产能力是2003年10倍还多,是2008年的2.6倍,2008~2013年我国TDI生产能力年均增长率高达21%。
  2013年我国TDI主要生产企业7家,详见表2。其中除拜耳(上海)聚氨酯有限公司采用气相光气法,其它企业均采用液相光气法。由表2所见前两家生产企业均为外资企业,且装置规模较大,其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46%。国内生产企业单套TDI装置规模较小,单套生产能力最大仅7万吨,平均装置生产能力5万吨,一些3万吨装置面临更新换代,行业面临产业升级。
  2015年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TDI装置计划投产,上海拜耳和巴斯夫TDI装置计划扩能改造,届时TDI行业企业规模趋大型化,产业集中度趋高,小型国产企业处境艰难。
  我国TDI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尤其是上海地区。2013年我国华东地区TDI生产能力为59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66%,其中山东地区生产能力41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46%;华北地区15万吨,占17%;西北地区10万吨,占11%;东北地区生产能力为5万吨,占6%;西南和华南地区没有生产,见图1。
1 2003~2013年我国TDI生产情况及2014年预测   万吨
            2003 2008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E
产能         8.5   34.0   79.0    89.0    89.0
产量         4.4   29.8   66.2    72.0    77.0
开工率/%    51.8   87.6   83.8    80.9    86.5
 
       2 2013年我国TDI主要生产企业        万吨
公司名称                    区域   产能     生产工艺
拜耳(上海)聚氨酯有限公司 华东    25      气相光气法
上海巴斯夫聚氨酯有限公司    华东    16      液相光气法
沧州大化股份有限公司        华北    15      液相光气法
中国兵器集团银光公司        西北    10      液相光气法
                            东北    5      液相光气法
福建省东南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    10      液相光气法
烟台巨力异氰酸酯有限公司    华东    8      液相光气法
合计                                89 
 
出口机遇减少
  2013年我国TDI进口量6万吨,同比增加22%;出口量6.9万吨,同比下降16%;净出口0.9万吨,同比下降72%。
  图2为2002~2013年我国TDI进出口数量和进出口单价变化。可以看到,12年来我国TDI进口数量逐渐减少,出口数量逐渐增多,且2012年开始实现净出口。2002年我国出口TDI仅1427吨,2013年达到6.9万吨,是2002年的48倍。
  2002~2013年我国TDI进出口价格呈逐渐升高后回落趋势。2002~2010年我国TDI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2010~2013年我国TDI进口价格高于出口价格。  
  2013年3月12日,商务部发布2013年第16号公告,终裁决定自2013年3月1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型号为TDI80/20)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2011年我国从欧盟进口TDI约2.9万吨,占总进口量的40%;2012年欧盟进口量下降至3926吨,占总进口量的8%,同比下跌86%;2013年欧盟进口量3573吨,占总进口量的6%。同比下跌9%。可以看到,2012年3月23日我国进行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TDI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大幅降低了原产于欧盟的TDI进口量,2013年3月公布终裁决定时对原产于欧盟的TDI进口量影响就不明显了。
  2014年2月日本对我国产TDI展开为期一年的反倾销税调查,该政策对我国TDI企业的销售几无影响,2013年我国TDI出口日本1.2万吨,全部为进料加工贸易,且主要是拜耳等外资企业货源,国产企业出口量很少。因此对国产工厂业绩影响不大。
  2013年我国TDI主要进口来源地和出口销往地见图3。我国TDI主要从韩国和日本进口,两地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2%;我国TDI出口地区较分散,主要出口中国台湾、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
 
行情迂回成本线
  我国TDI行情主要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在目前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价格一直上涨乏力。
  2013年我国TDI价格整体呈波浪式下跌走势,年跌幅13%。一季度价格持稳,二季度价格下跌,三季度价格冲高,四季度价格回落。年初延续2012年下半年强劲的上扬势头,加上正值春节时期,货源较紧张,下游工厂有部分备货行情,一季度高位平稳。3月受市场货源供应充足,内需疲软影响,价格开始下跌,从3月中旬24000元/吨跌至4月初20000元/吨附近,4~7月价格缓慢下跌,7月底价格最低19500元/吨,8月厂家检修,市场货源紧张,价格逐渐回升至2300元/吨,9~11月受进口低价货源冲击,加之代理商为完成年任务量,低价抛货,价格逐渐回落至19600元/吨,12月价格维稳在19600元/吨附近。
  2011~2013年我国TDI价格整体呈先升后跌走势,2011年价格最低,年平均价19428元/吨,2012年价格处于高点,年平均价22326元/吨,2013年价格逐渐回落,年平均价20852元/吨,详见图4。
 
行业前景黯淡
  2013年底新增的福建东南电化10万吨产能将在2014年释放,将使已经产能过剩的TDI行业更加雪上加霜。加之下游需求的持续萎靡,出口机遇减少,预计2014年国内TDI行业更趋艰难,企业竞争更趋激烈,价格持续低迷,企业亏损更趋严重。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