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2014年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
2015年1期 发行日期:2015-01-07
作者:zhoukan2012

 

2014年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
□ 石油和化学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李奋明
  2014年,在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的态势和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在继续实施和完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促进改革和各类政策的合力作用下,在经济结构调整及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保证了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的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处于总体基本平稳,并随着国际原油和矿产价格的不断下跌,进入二、三季度以后,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有所回升。
 
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企业效益增长乏力
  由于受到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2014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融资瓶颈约束明显、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突出,导致石油和化工行业全行业经济增长放缓。1~10月,全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主营收入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出口总额增长9.7%。能源生产平稳,主要化学品继续较快增长,市场供需总体稳定。但市场波动加剧,大部分产品价格起伏扩大。到11月,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导致国内成品油迎来首次“八连跌”,致使炼化企业效益大幅缩水。全行业出口增幅大幅回落,其中各个子行业的不平衡差异现象进一步扩大。2014年10月,全国石油化工通用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81.94亿元,同比增长为11.57%,环比增速为负8.05%。各子行业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差别较大,金属压力容器制造的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增长最快,达到47.17%,但除了泵、气体压缩机、石油钻井设备增速出现正增长外,其它几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速回落幅度最大,达到负11.81%。
  从整体上看,尽管受二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快速下跌和大部分矿产原料价格回落对行业经济的刺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升高有所控制,但在出口继续减缓、节能减排和环保及生态治理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大部分企业及行业整体经济运营效益增长乏力,并有少数企业出现较大亏损。行业成本高位运行,效益下滑加快,尤其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部分产品价格再次回落致使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投资趋于理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产能过剩及部分工艺及装备落后的结构性问题,在石油化工行业同样存在。随着产能过剩矛盾日趋突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进行及时引导以及市场的影响,使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过热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尤其是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环境保护部三部委联合发布《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成品油质量升级行动计划》的发布,明确成品油质量升级路线图,对能源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2014年以来,在炼化行业突出以油品质量升级改造为石油化工行业投资的重点,主要是围绕大型加氢裂化、渣油加氢、汽柴油加氢装置的技术改造在一些大型炼化企业陆续展开。在石油化工原料多元化产业政策的导引下,近年来丙烷脱氢生产丙烯的投资较为集中,在2014年相继建成及投产的有扬子江石油化工公司位于张家港的60万吨、烟台万华位于山东烟台的75万吨装置以及完成中交等主体完工的7套装置,总装置能力突破400万吨。同时,甲醇制烯烃的投资也较集中,2014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建成投产的主要有中煤榆林60万吨DMTO装置、神华宁煤二期50万吨MTP装置以及几套小型装置相继投产,2014年甲醇制烯烃总装置能力新增140万吨。另外,汇能集团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项目采用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技术的一期工程,包括LNG工程在近日投产。
  2014年石油化工行业的投资主要围绕产品质量升级改造、原料结构调整展开,在抑制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及升级换代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工艺、新技术不断突破
  近期,我国页岩气开采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石油化工石油工程公司自主创新的用于地下水平井进行分段的“分割器”——桥塞商用成功,这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第三个使用自主技术装备进行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
  中科易工(厦门)化学公司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和上海华谊工程有限公司组成“产学研设”的联合开发团队,在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和国家产业引导基金支持下,合作开发成功乙炔-二氯乙烷无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新工艺,即姜钟法工艺。该技术是以二氯乙烷联合乙炔-氯乙烯-聚氯乙烯的工艺路线,在打通全部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德州实华5000吨工业化试验装置投入运行,并在9月份通过了行业协会的技术鉴定。该工艺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我国西部的煤制烯烃与乙炔法PVC此联系在一起,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改造传统煤化工,彻底治理汞触媒的污染排放问题,促进产业早日转型升级。
  山东玉皇化工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建设的万吨级聚甲氧基二甲醚工业化装置,经过连续稳定运行,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国家级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并且正在建设30万吨装置,预计将于2015年10月投产。
  随着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技术不断突破,进一步促进了装备国产化、大型化等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航天长征化学工程公司在HT–L煤气化装备大型化及相关工艺技术完善的基础上,专门针对“三高煤”开发的粉煤气化新型煤气炉于10月在山西晋城投入运行,这将作为我国有效综合利用劣质煤炭资源和调整资源结构创造更好的条件。
 
安全生产及节能减排压力加大
  2014年,除了唐山开滦(集团)化工有限公司乳化炸药生产工房装药工段发生爆炸,造成13人死亡外,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还没有出现其他较大恶性安全事件。但是,3月1日在二广高速公路山西境内的一辆装载甲醇重型半挂车与另一辆装载甲醇的重型半挂车追尾相撞,导致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并波及隧道内另2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多辆煤炭运输车被引燃引爆,造成31人死亡,9人下落不明。7月19日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境内一辆运载乙醇的轻型货车在沪昆高速邵怀段追尾一辆大客车后发生燃烧,致5车烧毁,造成43人死亡的恶性安全事故。
  另外,经媒体曝光包括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区在内的企业私自乱排“三废”现象还是时有出现,也为石油化工的生产储运及全行业的安全运营提出严厉警示。
  依据石油化工“十二五”规划确立的全行业节能减排目标是: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比“十一五”末下降15%;化学需氧量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2%,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减少8%,废水达标排放。距离目标期还剩一年,包括能耗在内的大部分指标完成还是存在较大压力的。
  2014年11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目前,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际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些产业及装置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部分技术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与其行业整体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些行业工艺技术落后且更新换代滞后,再加上近年来的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石油化工全行业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为此,石油化工行业应及时抓住全球石油化工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上下游进行技术创新性的产业链延伸、优化与整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减排,并通过在发展中的结构优化,逐步形成由简单初加工向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的产业链条,实现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为特点的资源综合利用的现代能源化工产业体系目标。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