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打赢节能减排战役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2015年26期 发行日期:2015-07-10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打赢节能减排战役 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李寿生

  625日,2014年度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名单正式向全社会发布。这些能效领跑者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走在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前列,有的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广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树立了榜样。今后全行业要以此为契机继续扎实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业界的共同努力下,打赢节能减排这场攻坚战,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促进行业加快转型升级。

 

节能工作取得成效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能源产业、基础原材料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用能耗能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切实推进行业节能工作,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于降低能源消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贯彻国家能源战略,把节能减排摆在“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行业加快转型升级,保持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行业能效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全行业万元收入能耗为375千克标煤,同比下降0.1%,其中化学工业为412千克标煤,同比下降2.7%2014年,乙烯综合能耗816.3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2.3%;烧碱综合能耗374.1千克标煤/吨,降幅2.3%;电石综合能耗1010.2千克标煤/吨,下降3.1%;黄磷综合能耗3076.9千克标煤/吨,下降3.2%,纯碱综合能耗316.7千克标煤/吨,下降1.6%,行业能耗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节能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技术创新是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围绕“调结构、转方式”,广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联合攻关,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效水平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并在全行业广泛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如乙烯生产中的辐射炉管强化传热技术、氯碱组合式旋流干燥技术等,不仅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而且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行业节能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强化了规划、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行业初步建立了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连续4年向社会发布了相关重点产品能耗情况,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全行业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先后制定了26项涉及烧碱、尿素、聚氯乙烯等产品能耗限额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布执行;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也初步建立,有150多家重点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节能效果显著。

 

清醒认识严峻形势

    在行业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能源需求压力巨大等瓶颈,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着很大挑战,具体体现在:

    一是产能普遍性过剩严重制约行业节能目标的实现。在行业内,从炼油到无机化工原料、农用化学品、染料、橡胶制品等传统产业以及部分有机原料、合成材料等新兴产业的产能都存在过剩或严重过剩的矛盾。在这些过剩的产能中落后产能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直接拉低了全行业节能水平。在这次发布涉及的15个产品中,绝大部分产品落后者能效水平与领跑者的差距在50%以上,差距最大的产品超过100%。也就是说,同样生产1吨产品,落后企业消耗的能源是领跑者的两倍以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许多产能过剩产业仍在新建和扩建项目,产能过剩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行业节能减排任务更加繁重、更加艰巨。

    二是能耗总量持续增长,部分产品单耗出现反弹。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总能耗约5.28亿吨标煤,继2013年后再次突破5亿吨标准煤,行业能耗总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2014年,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65.08千克标油/吨,同比上升0.21%,这是继2013以来连续第二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是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合成氨、甲醇、乙烯等12个重点耗能产品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普遍存在10%30%的差距。

  四是单位节能投入日益增大。“十一五”时期,由国家节能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的项目,平均单位节能量投资为2382/吨标准煤,而“十二五”期间,节能技改项目的单位节能量投资需保持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行业节能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

 

下大决心实现目标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石油和化工全行业要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工作战略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决心、下大气力把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做扎实、做好、做出成效,绝不能拖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后腿,确保实现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首先,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通过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强化安全、节能、环保、土地等指标约束,认真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炼油、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产业的产能总量,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对新增产能要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对未完成任务的企业和地区实行区域限批。要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化工新能源和高端专用化学品产业,促进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优化产业结构。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的步伐。要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围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攻关,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核心技术。推进国家级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合同能源管理等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广应用乙烯裂解炉耐高温辐射涂料技术、低能耗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大型密闭式电石炉、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等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形成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行业节能减排管理体系。要推进能源体制革命,加快推进油气资源价格和税收改革,逐步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形成能源节约市场倒逼机制。进一步完善能效领跑者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重点耗能产品的能效领跑者及其指标,制定行业能效提升路线图计划,组织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引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企业要加强能源管理中心建设,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在线监测、分析工作,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

    最后,要做好“十三五”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的编制工作。“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全行业要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充分调动专业协会、重点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力量,共同开展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经验,分析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剖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五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和政策建议。

 

当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