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推进清洁生产 践行责任关怀
2015年26期 发行日期:2015-07-10
作者:zhoukan2012
fiogf49gjkf0d

推进清洁生产 践行责任关怀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周竹叶

   “十二五”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布局之年,同时也是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之年。全行业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期,行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约束越来越强,推进清洁生产、践行责任关怀的任务也愈发紧迫。

 

突出问题基本遏制  责任关怀形成共识

  2010年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13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6.4%,氨氮排放量自2005年以来已累积下降60%以上。

  重点行业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基本遏制。其中,氯碱行业针对电石法聚氯乙烯汞污染防治问题,着力推广低汞触媒及相关配套技术,2014年低汞触媒应用率已达到40%以上,汞使用量大幅度削减;针对铬渣污染问题,石化联合会配合工信部制定了《铬盐行业清洁生产实施计划》,通过宣传引导,目前清洁生产工艺的产能已达到52%,且完成了历史遗留铬渣的处理,现有企业的铬渣做到当年产生当年处理;针对磷石膏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磷石膏综合利用“十二五”方案,并通过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推动,目前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了30%以上,远远走在世界前列;针对高浓度含盐母液处理难的问题,积极推广膜过滤、高温焚烧、湿式氧化等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同时配套制定综合利用类产品标准,在促进“三废”资源化的同时避免污染转移。

  与此同时,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和推广步伐加快。近年来,一大批先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行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石油炼制行业应用的低氮燃烧、二乙醇胺脱硫、催化原料预加氢等技术,大幅度削减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以多喷嘴、航天炉为代表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在氮肥、甲醇等行业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传统装置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的难题。农药行业草甘膦副产氯甲烷清洁回收技术已基本覆盖全行业,草甘膦母液综合利用问题逐步解决。染料行业推广的膜过滤、原浆喷雾干燥等多项清洁生产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废水、废渣的产生。

  更可喜的是,责任关怀理念逐步形成企业共识。随着人们对健康、安全、环保的诉求日益提高,对石化行业的关注度也显著提升,安全环保问题已经越过工厂围墙和专业领域的边界,与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实施责任关怀有利于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环保水平,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是当前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和化工园区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越来越多的企业把责任关怀纳入企业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环保形势愈发严峻  减排任务更加艰巨

  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行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资源能源需求压力巨大、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等几个突出问题,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制约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全行业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2014年,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达5.28亿吨标煤,同比增长5.2%,位居工业部门第二位。“十二五”前四年,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积下降6.5%,距离“十二五”下降18%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13年,全行业排放废水40.4亿吨、废气6.0万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3.2亿吨,“三废”排放量均位居工业部门前列。尽管COD、氨氮排放量下降明显,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距离完成国家污染减排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

  另一方面,安全环保形势愈发严峻。2012年以来相继发生了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露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晋济高速隧道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漳州PX项目爆炸事件等重大安全事故,以及金帆达重大污染环境案、腾格里沙漠污染环境案、泰州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等重大环境污染案件,还相继发生了宁波、昆明、茂名等地的PX项目群体事件。安全环保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如何处理好行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全行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在看到行业自身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6月“两高”关于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新的司法解释明确列举了“严重污染环境”入罪条件的14项标准;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已于今年11日起实施,并配套出台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等配套办法;政府有关部门也在抓紧制订有关大气、水体、土壤污染控制的相关政策和标准。可以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对行业的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业面临着日益严格的环保法律和制度约束,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生态环保压力。

 

严守红线攻坚克难  刷新形象创造和谐

  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行业增速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安全转变,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重点,加快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必然要求全行业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行业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全行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红线意识  全行业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决克服麻痹松懈、侥幸思想,时刻紧绷环境保护这根弦,切实加强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落实环保责任制,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与生产协调发展。

  第二,瞄准“三废”治理重点难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目前行业仍有很多环境问题尚未解决,尤其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煤化工等行业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高浓度含盐废水、挥发性有机废气、恶臭治理、危废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国家对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很高、任务很重、压力也很大。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十条”,在控制常规污染物的同时,着重对石化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和油品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4月份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农药、染料等重点化工行业提出了专项整治和实施清洁化改造的要求。广大化工企业尤其是精细化工企业应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减轻末端污染治理的压力。希望环保技术单位能够围绕企业的环保难题做好技术攻关,积极开发先进适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力争在行业污染治理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全面推进责任关怀行动,逐步改善并努力提升石油和化工行业形象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安全环保的要求更加严格,产业发展与公众安全、环保、健康间的矛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严酷的现实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行业安全环保管理和责任关怀体系建设非常重要,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把健康、安全和环保工作做得更好。责任关怀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环保理念,这是一项要求更高、工作更细、把安全环保工作从企业围墙内扩展到企业围墙外的创新体系。希望企业积极实施责任关怀,主动关心职工健康和周边环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对群众诉求积极作出回应,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当前评论